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音乐上海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齐琨著的《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选择江南富庶乡村社区的传统丝竹音乐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中国近百年(1850-2004)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南汇清音这一传统乐种以何种音乐文化内应机制,既适应了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又延续了音乐文化传统。著作按照时间顺序,对清音在南汇一百多年的承传历史加以阐述;同时关注清音曲目增减、乐器组合形式和演奏技法中的加花变奏等内容,有重点地反映清音音乐本体中的承传因素;并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婚丧礼俗仪式和政治、政策宣传活动,体现清音音乐行为的社会意义。最后对上述音乐文化现象进行分析,阐释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变迁过程中音乐文化的内应机制。
作者简介
齐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城学者,获新世纪人才称号,《中国音乐》常务副主编。
已出版专著有《历史地阐释》(2007)、《江南丝竹》(2009)、《乡礼与俗乐》(2011)、《仪式中的音声表述》(2011)。主编《中国工尺谱集成》(江苏卷)(2015)、《悲欢离合:长江流域丧葬仪式音声个案与比较研究》(2016)。自1999年至2016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论文有《音乐文化内应机制》(2006)、《体验中的理解与见证》(2008)、《从123篇译文看西方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旅行》(2010)、《香火生活》(2014)、Sonic Expressions of Cosmological Awarenes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neral Rituals among Han Chinese Living in the Yangzi River Valley(2014)、《表述:从音乐到音声再到声音》(2016)等。
自2003-2016年,完成和正在进行课题有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项目1项以及7项省部级项目。曾前往英国、荷兰、美国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目录
序言:“音乐上海学”的意义

绪论
一、研究地域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与实地考察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五、历史研究的主观与客观定位
六、章节安排
第一章 名实辨析、源流考证及社区乐种背景
第一节 名实辨:丝竹、清音、江南丝竹
一、丝竹
二、清音
三、江南丝竹
第二节 源流考:清音的起源与流变
一、昆曲与十番锣鼓
二、清音、清客与清客串
第三节 背景说:与清音相关的南汇社区乐种
一、道教音乐与道教门图
二、职业礼俗音乐与鹤器门图
三、佛教音乐与“挂”
四、戏曲音乐与胡琴类乐器
五、浦东派琵琶与乐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850-1949年:乡村丝竹与礼乐教化
第三章 1949-1976年:群众文艺与政治宣传
第四章 1978-2004年:消费文化与文化市场
第五章 清音传承与变迁过程的分析与阐释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音乐上海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602162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6
出版时间 2017-11-01
首版时间 2017-11-01
印刷时间 201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720
CIP核字 2017123531
中图分类号 J632.3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70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