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体内的魔鬼(茨维塔耶娃回忆录)
内容
作者简介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
俄罗斯女诗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具有高度艺术教养的家庭,六岁开始写诗,十八岁出版第1部诗集。1922年起流亡欧洲,1939年回国,但不久丈夫被捕(后遭处决),女儿被流放,1941年在绝境中自缢。著有数百首抒情诗、十二部长诗、七部诗剧以及自传、回忆录、评论等,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之一。
目录
自传
母亲与音乐
魔鬼
我的普希金
鞭笞派女教徒
往事
老皮缅的房子
爬满常春藤的塔楼
母亲的童话
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
桂冠
博物馆揭幕
父亲和他的博物馆
未婚夫
你的死
中国人
人身保险
马的奇迹
精彩页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
1892年9月26日生于莫斯科。父亲——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茨维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教授,美术博物馆(又名造型艺术博物馆)的创立者和收藏家,杰出的语言学家。母亲——玛利亚·亚历山德罗夫娜·梅因,是一位狂热的女音乐家,热爱诗歌,自己也写诗。我对诗歌的狂热遗传自母亲,对工作和大自然的热情则来自父母双方。
我最初接触的语言是德语和俄语,七岁左右,习得法语。母亲为我们出声朗读并演奏音乐。读《温蒂涅》《鲁斯捷姆与佐拉布》《草丛中的女王》。我独立阅读的,是《尼洛与帕特拉什》。从四岁起我最喜欢做的事是阅读,五岁起则最爱写作。我爱这一切爱到七岁,之后别无他爱。四十七岁这年,我说:我应当认知的一切,在七岁以前都已认知完毕,接下来的这四十年,我一直在醒悟。
母亲本身多愁善感。我是她的长女,但她最宠爱的不是我。她为我感到自豪,爱的却是二女儿。幼年时我为母爱的缺乏懊恼万分。
十岁以前是我的童年。我家住在莫斯科三塘巷的一幢老房子里,在奥卡河畔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别墅,叫“佩索奇内”,靠近卡卢加省的小城塔鲁萨。
我上的第一所中学是左格拉夫一普拉克辛娜音乐学校,坐落在梅尔兹利亚科夫巷。入学时,我是年龄最小的学生,还不满六岁。第二所学校是第四中学,我在这儿读预科班。1902年秋天,我随生病的母亲前往意大利海滨疗养,住在热那亚附近的小城内尔维。在这里,我初次结识了一些俄罗斯革命者,接触到革命的概念。我写了一些革命诗歌,在日内瓦出版。1903年春天,我去了洛桑的一所法国寄宿学校,在那儿读了半年,写了一些法语诗。1904年夏,随母亲去德国的黑林山,秋天就读于弗莱堡的一所寄宿中学,写德语诗。这段岁月里我最爱的书是豪夫的《列支敦士登》。1906年夏,和母亲一同返回俄罗斯。还没到莫斯科,母亲就死去了,死在佩索奇内别墅,靠近小城塔鲁萨。
1906年秋,我以寄宿生的身份进入莫斯科冯一戴尔维兹中学,写革命诗。冯一戴尔维兹中学之后,在阿尔菲罗夫中学寄宿,随后在布留霍年科中学读六、七年级。夏季,我前往国外,去了巴黎和德累斯顿。在此与诗人埃利斯和语文学家尼伦德尔建立了友谊。1910年还在读中学时,我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册》,收录我十五岁至十七岁写的诗。同年结识诗人沃罗申,他写了第一篇(如果没记错的话)关于我的长篇随笔。1911年夏,我前去科克捷别尔拜访他,遇到未来的丈夫谢尔盖·埃夫隆,那时他才十七岁,我就已经无法与他分离。我嫁给他是在1912年。1912年,我出版了第二本诗集《魔灯》,我的第一个女儿阿丽阿德娜也是在这一年出生。1913年,我父亲去世。
1912年至1922年间,我写诗从未间断,但没有出版诗集,只在杂志《北方纪事》上发表过几次。
从革命开始到1922年,我住在莫斯科。1920年,我的二女儿伊丽娜在孤儿院天折,时年三岁。我1922年出国,在国外待了十七年,三年半在捷克,十四年在法国。1939年,我回到苏联——为了追随自己的家人,同时也为给儿子格奥尔吉(他1925年出生)一个祖国。
我最喜爱的作家是:西尔玛·拉格洛芙、西格利德·温赛特、玛丽·韦伯。
1922年至1928年,我的诗集陆续出版:1916年,《少女国王》《俄里》由国家出版社出版,柏林和其他出版社出版了长诗《少女国王》,诗集《别离》《给勃洛克的诗》《手艺》《普绪刻》,但1912年至1922年间写的很多诗,这些诗集都没有收录。1924年,我在布拉格出版了长诗《勇士》,1928年在巴黎出版诗集《俄罗斯之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诗集。
我在国外期刊发表作品如下:从莫斯科就开始写的抒情诗剧——《命运》《奇遇》《卡桑诺瓦之死》《暴风雪》,长诗——《山之诗》《终结之诗》《阶梯》《来自大海》《房间的尝试》《空气之诗》,《忒休斯》三部曲中的前两部——《阿丽阿德娜》和《费德拉》,还有《新年问候》《红色小公牛》《西伯利亚》。我的法语译著有:《勇士》(按照原诗格律翻译的自己的长诗),书中配有冈察洛娃绘制的插图,还翻译了普希金的部分诗歌、俄国和德国革命者的诗歌,以及一些苏联歌曲。在回莫斯科的路上我翻译了菜蒙托夫的诗。其他译作未能出版。
P1-4
导语
以诗歌为呼吸,在爱与苦痛的激流里贴紧心跳,展露出一个苦难世纪里的女性天才的灵魂图景。
《我体内的魔鬼(茨维塔耶娃回忆录)》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女皇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回忆录。
人在地球上的唯一使命是忠实于自己,真诗人总是他们自己的囚徒;这堡垒比彼得-保罗要塞更坚固。——茨维塔耶娃
内容推荐
《我体内的魔鬼(茨维塔耶娃回忆录)》由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著。她是天才的诗人。面对一心想把她培养成音乐家的母亲,她说:“有了这样一位母亲,我就只能做一件事了:成为一名诗人。”
她是时代的叛逆者。她与世界的搏斗在彼此身上都留下了痛苦的烙印。
她是魔鬼的小孤女。在1941年夏天的最后一天,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说:“我体内的魔鬼没有死去,他活着,活得很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体内的魔鬼(茨维塔耶娃回忆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玛丽娜·茨维塔耶娃
译者 译者:李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16636
开本 32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16
CIP核字 2018248178
中图分类号 K835.125.6=5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1
150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