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物什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戒指、梳子、香炉、手帕、荷包,还有鞋子、香水瓶、灯烛、纽扣、面具、镜子,这些美丽的物什,这些传情的物什,不论它们是渐行渐远了,还是仍然依偎在我们的身旁,在它们悠远的前世今生里,牵着我永难止歇的向往。我相信,这一场追寻,才刚刚开始……

内容推荐

在《物什记》中作者洞见了物什(诸如戒指、梳子、香炉、手帕、荷包、鞋子、香水瓶、灯烛、纽扣、面具、镜子),它们的材质,它们的形态,它们的用途,它们的价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那些悲欢离合总关情的故事,作者都用娓娓动听的笔调一一牵引而出,让人不禁生发感慨:这些熟悉的物什竟有如此不俗如此出奇之处,它们是人类七情六欲的道具,既可用为防守的盾牌,也可用为攻击的利器。

目录

戒指

梳子

香炉

手帕

荷包

鞋子

香水瓶

灯烛

纽扣

面具

镜子

写在后面的话

试读章节

才子佳人对玉梳

用过很多的梳子,有木梳子、牛角梳子、塑料梳子,甚至还用过一把有着长长手柄的铜梳子,虽然是硬金属的,但印象中没有一丝冷硬,只记得梳齿圆润光溜,划过头皮的时候有一丝稳妥的凉意。那手柄上还刻着一些枝枝蔓蔓,被摸得锃亮。玉梳子倒从未用过,总觉得易碎易折,那多半是属于戏文里的定情物,在生活中冒出来,未免突兀了些。然而又觉得梳子若要取个名字,带上“玉”字,才显得矜贵。心里一直放不下三个字,是一出戏,小时候看过的,叫《对玉梳》。

仍然是一出才子佳人的老戏,不过起头浪漫,结局完美,不赚人太多辛酸泪,对于观众而言,是比较轻松的喜悦。讲的是秀才荆楚臣与“小姐”顾玉香谈了两年恋爱,花掉了所有的银两,然后被认银不认人的妈咪赶了出去。可是顾小姐为妓不太守妓规,倒颇重情义,她死活不肯荆秀才走。妈咪于是想尽了办法羞辱秀才,还赶紧物色了一个大款,想以新欢换了旧爱,死了顾小姐的心。最后无奈,秀才再也抵不过羞辱,决定进京赶考。小姐只好含泪作别,又偷偷取出自己的私房钱,千叮咛万嘱咐,一片痴心不知何以为寄,终于摸着了一把玉梳,一折两半,作为信物。梳子作信物真是太体己不过了。不单止捧着抚着藏着掖着,还兼晨、晚梳理,时时不能忘,日日不能离。男人再忘性,也被时刻提醒着,像课堂里常开小差的小二郎,冷不丁就被先生掷来的一截粉笔头拎了回来。后来,荆秀才果然中了状元,当了官。巧的是,顾小姐为了断那大款的纠缠,和小、r环离家出走了,途中正被追来的大款持刀威逼,在生死关头,做了官的荆秀才,此刻,该是荆状元了,迎头撞上……结局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那一把一折两半的玉梳,真是福相,它被慎而重之地用金镶合,浑然天成。最难得,是才子佳人多的是怨男恨女,信物成空,而这把梳子,玉质金镶,郎情妾意,托的是元人贾仲明的福,他成心要撮合的。

梳子的接生婆

梳子最早的传说,大概源自黄帝的二夫人方雷氏。上古时期本来是没有梳子的,女人们也不常清理头发,连黄帝宫中的女子也是蓬头乱发。只到了重大节日,不得不整饬仪容,方雷氏才把这些女子集合起来,用自己的手指为她们捋顺乱发。可以想见,手指便是最原始也最自然的梳子,然而并不经用,方雷式的手指常常都有皮破血流的遭遇。难道,那时女子的头发都特别粗粝吗?也许,经年累月不常梳洗,头发虬结成团,乱麻似的,再灵巧结实的手指,终究也是血肉之躯,经不起太多的拉扯吧。

忽然想起一个笑话,讲一个懒婆娘很羡慕隔壁的巧媳妇,说:“你的头发真好梳啊,又滑又顺,一点儿都不费力气,我的头发可难梳了,你看,梳子都梳断了,还梳不顺。”巧媳妇问:“你多久梳一次啊?……一年呗!”

这个笑话也在教育我们,世上没有丑婆娘,只有懒婆娘。梳子永远是女人最体己的伴侣,无论贫贱、富贵,女人最不能离的就是它了。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墓里,静静陪伴着公主的就是一把“憎爱分明梳”,那梳子的形状像极了带鱼的刺。对了,就是带鱼的刺启发了方雷氏。方雷氏无意中看到一根根带鱼刺,那么精巧有趣,她捡起来,折了一节,不由自主地梳理起自己的头发来,慢慢地,满头乱发变得整整齐齐了,她兴奋起来,把鱼刺折成一节节,发给每一个女人,然后教她们梳理头发。可是,女人们很性急,一不小心,尖锐的鱼刺就扎破了头皮。有的用力过猛,一节鱼刺两下就断了。对她们来说,这玩意儿也就玩玩罢了,真正要梳头发,用两个手指头随意拨拉几下,不就结了?费事儿又不讨好的活儿,她们是懒得做的。可是方雷氏已经尝到了甜头,必须要有一样工具来梳理头发了。问题是鱼刺容易伤人又不结实,用什么替代它呢?也许木头可以?方雷氏思忖了许久,决定找人试试。她找到了当时黄帝手下的木匠睡儿,她要睡儿依照带鱼刺的形状做一把梳子。过了几天,仿带鱼刺的木梳子做出来了,不过那木刺比手指头还粗,更像一把耙地的耙子,方雷氏摸着这把巨齿梳,笑得喘不过气来,但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他们没有气馁,大家反复琢磨,反复试制,终于,一把竹子做的梳子诞生了,方雷氏成为名正言顺的梳子接生婆。

君子无罪,怀壁有罪

如果撇开传说,我们寻找证据,那么梳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我们看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出土的梳子,其实是在兽骨的一端,锉出几个尖角,大多有五个尖齿,应该是受了手指的启发。这个时期的兽骨梳子,形制还粗陋得很。可是,山东泰安大汶口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中出土的两件象牙梳子,就很美观了。在一截象牙上,略宽的一端凿了三个小圆孔,另一端则凿出十六条缝隙,细密而齐整,十七根长长的梳齿,外端打磨得尖尖的,同今天的梳齿并无二样。梳面上疏朗有致地刻着简洁流畅的纹样,是S和T的结合,似乎早已暗示了梳子的发音。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想不到,人类早期的梳子竞有如此精致的做工和质地。

P22-25

序言

距离《泰坦尼克号》在城中公映已有好多年了,想起那一段浪漫华美而又悲怆虚渺的故事,我总也忘不了罗丝独自来到甲板上,背靠着护栏,金色的鬈发用发簪盘绾成髻的样子。萧萧的海风中,发簪半隐半现插在金色的鬈发里,几缕旁逸的发丝乘着风妩媚地飘舞着,撩拨那静匿在髻中的簪子……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当近百岁高龄的罗丝在孙女的陪护下,乘直升机来到打捞沉船的大船上时,她从打捞出来的遗物里,恍然发现了那支发簪。在她深情的摩挲里,时光流转,往事重回……

我想,再没有比发簪更能曲尽女人风情的什物了。很小的时候,每当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的片子,就一定会眼巴巴地挤在人堆里,从人缝子里去看戏。我并不真的关心戏文剧情,只是盯着那里面满头珠翠的小姐丫环看,心里实在是喜欢那些翡翠的、玛瑙的玉石簪子,喜欢看它们在头发里半隐半现,还有簪端的珠坠摇曳的风姿,便羡慕做古代的女人有多么曼妙的风情啊。再看看周围的大人,竟找不到有那么美丽什物的。那时候的女人,不是织两股小辫,就是扎一个马尾,要不就是齐耳短发,清汤挂面。我于是深深地失望,又疑惑:这么美丽的东西,为什么就没有了呢?将来我是一定要有的。

终于我长大了,也许是时间过于悠长,又或许是过于仓促,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不知何时已然遗落了那个美丽的初衷。我的头发一直很短、很时尚地变化着,追随每一款流行的发式。先是蘑菇头,前面是密密的一排流海,后面颈窝上则是参参差差打削得乱的样子。而后又烫了满头满脑的小卷卷。再后来,等头发稍长了,又把小卷卷全部剪掉,打削得更短更薄,足像个男孩头。我总是不耐烦头上的发型,没完没了地折腾后,仍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懊恼和失落。直到那一年夏天,我看到《泰坦尼克号》里的罗丝,看到自深海回来的那支印记着浪漫爱情的发簪,我才如梦方醒,原来我遗落梦中的也是一支发簪呀。

为了有一日簪子能自发中隐现,我抛弃了所有的时尚短发。专心地蓄起了长发。头发一毫一厘地极缓极慢地长着,我则四处焦急地寻访我梦中的簪子。我幻想过一支镂着云纹凤翔的银质簪子,像妈妈的外婆用过的那种。或是一支暗绿的老玉簪子,我恍惚在哪儿曾得过,印象却模糊得难辨虚实。可我和簪子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宿缘,不然,它怎会生生植在我的梦里,总让我怅然若失?在专售古玩旧物的那条街上,我曾反复地搜寻。在那些蒙尘的博物架上陈列着模样久远了的瓷瓶瓦罐,也有各种首饰,玉石的、金银的镯子,戒指,项链,独独没有我想要的簪子。簪子究竟在哪里?街市流行的发饰除了夹子还是夹子。

夏天又来了,我披着已经越过颈肩的长发,撑一把手绘的纸伞在小街上漫步。

“小姐,要进来看看吗?”

我一怔,才发现促销小姐走过来,正冲我微笑。我凝神望去,她的身后赫然是一个重新装修过的店面,透过玻璃橱窗,里面琳琳琅琅。我点点头随她进去。小姐介绍说,这家店面开业不久,专事经营女性发饰用品。她说,这里汇集的发饰恐怕是全城款式最多、功能最全的了。是吗?我有些不信,但眼光已悠然越过了层层格格。咦?那是什么!我分明看见了一支簪子,正婷婷地斜倚在格架上,似乎还在熠熠发光。就是它哦的心神为之一振,不等我去拿,小姐早已轻捷地递到我手上。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不是银质的,也不是玉石的,大约是什么合金材质吧。颜色是那种浅浅的啡黄,又像是含着一些些绿,隐隐还泛着一层金属质感的光。这颜色、光泽极具现代感,可是,它的造型却又那么古典精致。簪头如丝萝般缠绕环叠,簪身由宽渐窄,约摸五寸长,像一枚修长的绣针,簪梢便是那细锐的针尖了。我细细地看了又看,终于等不及回家。  “小姐,帮我盘个髻吧。”我说。

一阵麻利的梳、绾之后,再回看镜中,那支发簪已斜斜挑插在发髻里,只簪头一截露出来,颇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蕴藉羞涩。我深深吸了口气,这,竟是我寻梦的第一支发簪。

我常常想,发簪栖在髻里,就像满头青丝有了依伴,三干烦恼丝啊,不会再寂寞!而当夜里灯下,镜前的女人慵懒地拔下簪子的一刻,那一头偌长的青丝会如何恋恋不舍地缓缓滑落……

在女人的发型越来越崇尚简短的今天,我更愿意为自己做最后的一点保留,保留一个不太简短颇有些费事的发髻,不为别的,只想为梦中的发簪留一个栖身之所,只想在周身现代文明的包裹里,留一份有些悠远的情怀,让髻上的簪子在隐隐现现中欲说还休。

张晨

后记

在写完《寻衣记——追寻衣服的似水流年》之后,这一本《物什记》又开始了追寻物什的前世今生。这是继《寻衣记》之后,社长丁双平先生交给我的第二本书,于是,我的物质文化系列写作便由此发端了。

关于物什种种,我是迷恋的。不仅迷恋它们的形貌,更沉迷于它们那源远流长的身世,在它们的故事里沉浮辗转,常常竞忘了自己的归程,我的写作被我放纵的迷恋拖得一塌糊涂。也许,女人对于物什的爱恋总是容易被宽宥的。感谢我的责编小姐、美编小姐,在我不可思议的沉迷里解救了我。

我想,这世上就没有不爱物的女人吧。女人和物什之间,仿佛有着某种相通的灵犀,那缱绻的深情,恰如繁钦的《定情诗》所言: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是了,定情定情,何以定情呢?是金环,是约指,是明珠,是香囊……读了这本书的人,对于定情的约指、香囊该不再隔膜了。约指即是如今的戒指,而香囊也如行世的香水,都是送给爱人理所当然的信物。还有梳子、镜子、鞋子、手帕、袖扣,哪一样不可以是爱的证物呢?

戒指。不只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它还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心事。在恋爱中?在婚姻中?是时刻准备着一次浪漫的邂逅?还是“冰冰有礼”,告诉你独身是她此刻的选择?不需要多言,只要看仔细戒指安栖的位置,我想没有谁不心领神会的。而婚戒,这甜蜜的小小枷锁,戴还是不戴呢?也够人费尽思量了。

梳子,传诵最广的当数《对玉梳》里的那把一折两半,后用金镶合的玉梳了。它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自然备受青睐。而最叫人难忘的,该是吉姆送给德拉的那套梳子,昂贵得叫人心伤!然而,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也许就是像他们这样,无私地爱着一个人,也被那个人深深地爱着。在梳子的历史中,不独有情人中意于它,更有人因它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个中因缘故事在本书里也一一道来。

镜子,从日水成鉴,到磨石造镜,再到金属镜、玻璃镜;从西方的镜戒,到东方的以镜避邪,镜子的面目忽而阴森鬼魅,忽而奇巧神圣。连传说中的无疾镜、照骨镜、照妖镜,还有震惊世界的透光镜,书中你都可以看到。而乐昌公主那面重圆的铜镜,自然是有情人的恩物了,那一番聚散离合,是值得我们感念至今的。至于,出身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嫁入法国王室的凯瑟琳和玛丽亚,她们那比名画还要贵三倍的奢侈嫁妆——玻璃镜,是如何引领了欧洲王室的风尚,也在本书的追寻中。

鞋子,特别是极女人味的高跟鞋,你也许没有想到吧,它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女人,而是为了男人。最早的高跟鞋不在女人脚上,而在男人足下。它是如何演变成女人脚下最风情最性感的物什的呢?追寻它的足迹,它曾经是专属责妇的鞋子,它是穿在奥尔良公爵,也就是后来的亨利二世的新婚妻子——凯瑟琳·德·关第奇的脚上进入法国宫廷的。它标志着巴黎宫廷最迷人的性感,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它是贵妇名媛最时尚的标签。尽管如此,“太阳王”时代,路易十四还是当仁不让的,再一次把男装高跟鞋的时尚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高潮。据说,为了打造自己高高在上的伟大形象,他让御用鞋匠把鞋跟一次次垫高,直到难以行走。在这场由皇帝陛下掀起的高跟鞋风尚中,大臣们亦步亦趋,水涨船高,君臣共同演绎了一场高跟秀。拜路易十四所赐,现在仍行世的男装高跟鞋,即名“路易高跟鞋”。

手帕,本是极日常的一样物什,而今好像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而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对手帕是极痴迷的,她精于折叠各种手帕,收藏的更是数不胜数了。在折玩手帕的过程中,皇后玛丽亚发现,正方形的手帕最为方便且最具变化。于是,在她的一再请求下,她的夫君——璐易十六在1785年6月2日正式颁布敕令:“在朕整个王国领土内,手帕应是每一边的长度相等。”为一方手帕下这样的圣旨,不为政治,仅仅是为了皇后的审美见地,这也着实凸显了法国人的浪漫气质。而在当时,那种被王令规范了的手帕,领导了世界手帕的新潮流,直到今天,仍是手帕的规范款型。

还有香炉、荷包、灯烛、面具、纽扣、香水瓶等等,这些美丽的物什,这些传情的物什,不论它们是渐行渐远了,还是仍然依偎在我们的身旁,在它们悠远的前世今生里,牵着我永难止歇的向往。我相信,这一场追寻,才刚刚开始。

张晨

二〇〇七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物什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553720
开本 其他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生产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68.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5
18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