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内容
试读章节

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我们在开设妈妈学堂之前,做了这样一个活动,从三十个主题中,让家长投票选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三个话题,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得票最多的居然是“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高贵的渴望。这篇文章的产生是由于我之前的工作,因为长期和西方人打交道,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因而由感而发。

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曾经带一个北欧团乘飞机从桂林飞往西安,那天正好赶上晚航班。飞机上一百多人,除了七、八个中国人外,余下的都是外国人。飞机抵达西安时,在前轮刚刚碰到地面的一霎那,那七、八个中国人就像子弹一样从位子上弹了出去,一下全都涌到了机舱门口,干嘛呢?抢着下飞机!此时飞机还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险,空姐无奈的把同胞们一个个又按了回去。这时我看到我旁边的美国人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美国人是很少掩饰自己情感的,他们觉得太可笑了,怎么会有人抢着下飞机?欧洲人也轻蔑地笑着,修养好的客人会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我们团里很多客人都扭头来看我,因为除了那七、八个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下了飞机客人还在议论这事,虽然同胞们的行为让我难堪,但作为中国人我还是有些不平。我在车上对客人说:“首先我为我的同胞刚才的行为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和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其次我也想为他们的行为说几句话。1、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你们国家呢?五百万,谁能保证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都坐过飞机!他们以前没坐过飞机,今天有机会坐了,知道坐飞机不用抢,下次就不抢了,对吗?2、再者,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物质经济水平。中国很多地方刚刚脱贫,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以前在中国不抢就吃不上,就得不到。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是不人性的,不讲人权的,但是试想如果这三十年中国不计划生育,我们的人口会达到近二十个亿,我们怎么能保证这二十多亿的人个个都能象你们在座的诸位一样,生活得体体面面呢?所以说当我们的人口得到控制,物质水平提高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时间。3、你们知道,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中国,留下来的就剩中国了。遥想当年在唐朝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曾经有二十四位外国使节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日本的和服、盘头、筷子的使用,甚至文字,都是唐朝时从中国学去的,我们曾经也是个礼仪之邦,我们有着良好的文明基础。只是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原因、历史原因,特别是文革,让我们把祖先留下来的好传统弄丢了。今天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正在把丢掉的传统捡回来,在不久的将来,请相信中国人是会把文明的火种传播下去的!”

话音刚落客人就鼓掌了。在我的工作中我一直坚持一点,那就是做人,特别是做中国人,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这与贫穷富贵无关,这与职位高下无关,这是做人的尊严,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

对外我们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但是对内,关起门来,我们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的确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大声喧哗、排队加塞,随地吐痰——

随着大批的国人出国旅游,中国人也被贴上了特定的标签。在法国的卢浮宫——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珍藏着达芬奇的蒙那丽莎画像。你听吧,中国团大声地叫着:“哥们,蒙娜丽莎在这屋呢,快来呀!”人家蒙娜丽莎那么安静地神秘地微笑着,你那么大声的嚷嚷着,多不协调。还有很多的中国游客头戴遮阳帽,身穿蓝色西服,脚蹬白色旅游鞋,斜挎着大书包蹲在艾菲尔铁塔下面抽烟。这一幕幕构成了中国游客的众生相。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评价就是四个字:又爱又恨。爱的是你们每个团都能几百万、几千万的购买他们的高档奢侈品,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爱死中国人了,恨的是你们把他们美丽的城市弄脏了.

当今中国出现了许多“富二代”“土豪”,他们的孩子可能会很快地成为中国的“富三代”。俗话说三代出贵族,如此算来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将会出现真正的贵族——所谓的“中国新贵”。因此现在大陆许多富二代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贵族风范。小的时候上贵族学校,大了考世界名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开跑车、学马术、打高尔夫,享用高档奢侈品,可是总觉得他们离贵族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是什么呢?——贵族的修养和修养所表现出来的礼仪风范。

我们先来说说贵族的修养。它应该分为三部分:

第一、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养自己高贵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精神。

第二、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以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但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

第三、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内心高贵,风雨兼程,坚持不懈!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而所有的精神又是行为的表现。

台湾总统马英久的两个女儿就是很好的典范,家里这么有钱, 可大女儿马唯中在美国读书时照样勤工捡学,工作了,别人做什么她做什么,从不搞特殊。周围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她们是总统的孩子,每次外出都是自己拿行李。孩子这样是因为有父母的榜样。马英久的岳父曾经送给他一块表,他一戴就是三十年,为的是感谢岳父把女儿嫁给了他。妻子周美青也一直过着低调、简朴的生活,每周必和母亲一起吃一顿饭,上班时来回都坐公交车。所以说真正的贵族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坚韧的精神力量。真正的贵族精神,恰恰是在浮华社会里节制物质享乐,以文化艺术修养身心;即便手握权柄,也坚守心中的那份荣誉与道德。

我们再来说说礼仪风范,在这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和大陆相比,台湾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传统继承的更好一些。我认识一对台湾的兄弟,初次见面在是二十年前,他们认我做了姐姐,那年他们刚上大学。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便让我终身难忘。上电梯时,他们会用手扶住电梯门,身子微微前倾说:姐姐请;上车他们一定会替长辈把门先打开;吃饭时,他们一定会双手举杯给长辈敬酒,长辈动筷,他们才会动筷。他妈妈说兄弟俩有一次打架了,哥哥教训了弟弟,弟弟说,你是我哥,我让你三拳,第四拳我要还手了。他们长幼有序的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脑海中了,而作为同是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姐姐,我却有太多的地方做的不到。想想也是,我小的时候正是文革时期,父母正热血沸腾地忙着闹革命了,哪有工夫教我礼仪呀,况且这些礼仪规矩被当成封建礼教破四旧给破掉了。开始我很怕和他们在一起,处处都显的我失礼,后来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做,我想我们这代没做好那是因为有政治原因,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不能没有良好的教养啊!修养不是教出来的,是潜移默化地学出来的。我们只有自己改变了,我们的孩子才能做好。所以我们这代人要有意识地把我们民族好的传统捡回来,把我们沦陷的礼教捡回来。不要让西方人一提到CHINA这个词便是“MADE IN CHIAN”(中国制造),而是要把我们华夏的思想文化、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美国人在国内买的《中国旅游指南》上是这样形容中国人的:中国人不会笑,说话大声,行为粗鲁。我看后特别生气,对他们说这是污蔑!我们会笑,我们笑的比谁都甜,我们是心地最善良的民族。举个例子中、日、韩三国学生有个生存比赛,赢的一定是日本学生,日本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因为他们一定会在最后胜利的那一刻喝完最后一口水,而中国的孩子在半路早把自己的水借给同伴喝了。我们一起出行的中国团队,哪个人有困难了,哪个小孩病了,大家都会帮忙。相比起来,西方人会更冷漠,更自顾自。我接待过一个北欧自行车团,一个老太太身体不好,不能骑车了,人和车都上了汽车。另一个老太太的车胎暴了,可还想骑,就和那个老太太商量,能不能先借用一下她的车,那个老太太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非常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你的车坏了那是你的事和我无关。结果两个人都骑不成。外国人的观点是: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中国人是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那么如此热情、善良的中国人为什么总让人觉的素质低呢,其实不是内心的不高贵,而是外表的羞怯,我们缺乏的是仪式,我们缺少的是表达,而这种却失已经长久地成为一种习惯。

P68-73

目录

第一章 关系篇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间的亲密关系

 爸爸,你在哪里——父爱的力量

 家教要兼容,婆媳要互帮

 妈妈VS保姆

 亲爱的,我爱你!

 我拿什么拯救你——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

 不要让孩子成为人际交往的“极品”

 妈妈的脸色,孩子的天空

第二章 家教篇

 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自信的母亲教育孩子更从容

 养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

 以爱的名义

 宝宝爱宝宝——培养孩子的高自尊

 揭开“70后”溺爱孩子的面纱

 我要对“鹰式教育”说:不!

第三章 问题篇

 幼儿园——分离焦虑的开始

 妈妈我从哪里来——儿童性教育

 解密孩子稚嫩的谎言

 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调教

 任性背后的真相

 儿子总受欺负,我该怎么办?

 孩子的敏感期,你错过了吗?

第四章 女儿篇

 爱——滋养孩子心灵的秘方

 十六岁花季

 孩子,你恋爱了吗?

 女儿的生意经

 特殊的生日礼物

第五章 特殊家庭篇

 请在孩子面前脱掉军装——写给军人爸爸

 破碎的心拾起完整的爱——单亲妈妈必修课

 隔代教育——中国家庭教育的国粹

 妈妈,您能不偏心吗?——写给二胎妈妈

序言

我是在1990年的8月结识珊儿的。那时北京正在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本人作为台湾大专体育总会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开幕式活动。那是我第一次访问大陆,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我们拜访了国内各大知名高校,并观赏了开幕式及多项运动赛事,而陪同接待我们这个代表团的正是邵珊女士。

在这十四天的接触中,她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理以及敬业精神颇受代表团各位教授的青睐。在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征得邵先生及我内人的同意,正式认其为义女。93年我和太太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了珊儿的婚礼。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书信、电话方式保持着联络,从未中断过。

有幸的是这种情谊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了几代人的往来,我的两个儿子也和大陆的这个姐姐保持了密切的联络,并且成为了小乖(邵珊女儿)的舅舅,他们关注着小乖的成长和点滴的进步。看着她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毛头长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完成了她人生中的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我至今收藏着我太太和珊儿的所有书信,而如今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儿子一刷微信一看人人,小乖的动静就全在舅舅的掌控中了。虽说联络方式变了,但不变的却是那份切切的关怀和悠悠的牵挂。

早些年,每年的暑假我们都会去北京,看望珊儿一家,那时总盼望着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来台湾。现在两岸终于三通了,珊儿也终于来到了台湾。当她漫步在台大、政大的校园里时,再也抑制不住那份期盼已久而终于谋面的兴奋。

我和内人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退休前在台湾政治大学任体育系主任,退休后在健行科技大学任学务长,内人是台北市大安国中的教务主任。因此每每和珊儿相聚时,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珊儿虽然学的是外语专业,但却热衷教育,每当小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她都会和我们讨论并反复思考,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我们的教育理念自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在我看来有三点:

第一,相比之下,台湾会更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我们会教小孩子很多做人及生活的规矩,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这种培养从了解、认同到最后的实践、内化。它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家庭、到学校乃至到社会。这就是大家看到台湾的小孩子会更加有礼貌一些的原因。

第二,中国大陆的一胎化现象成为家庭教育一个独特的景观。大陆近三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整整两代人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而备受家长的关注,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台湾在教育上更注重全人教育,而大陆更偏重于智力教育,这或许和大陆现行的高考制度有关。应试教育孩子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学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而非孩子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仅是我个人对两岸教育上的一点看法,不到之处请多多包涵。

珊儿改行从事儿童教育并写下这本书,出乎我们的意料,却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她的确如她所愿在她四十岁的时候抛开一切去做了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本书是珊儿近二十年来的研修心得与自己养育女儿的切身体会。书中列举了诸多活生生的例子,生动且贴近事实,并佐以儿童教育心理的理论支持,内容详实精炼,值得家长们参酌、思考、学习。新理念的引介与推广,浅显的文字和清晰的语意是必须且相当重要的一环。珊儿很好的把握了这原则循序渐进,很系统的将教育子女的理念介绍给新妈妈们,不愧为当下一适当而明智之举。

义父 范振凤

2013.8.5

内容推荐

邵珊编著的《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是一部集大成的家教教科书,《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关系篇”,探讨了父母之间的关系、妈妈和保姆之间的关系、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其中父母之间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这一观点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部分“家教篇”,着重谈了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应该怎样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这一部分谈及特殊案例“鹰式教育”。

第三部分是“问题篇”,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办法。如幼儿园焦虑症等等。

第四部分是“女儿篇”,现身说法,以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和女儿对自己的回报,给广大读者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可供借鉴的对象。

最后一个部分是“特殊家庭篇”,针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军人家庭、单亲家庭、二胎家庭及隔代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家长指导性的意见,不失为整部书的特点。

编辑推荐

  《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作者邵珊对东西方家庭教育有独特的感悟和见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的育儿经验,深受广大年轻父母和祖父母的欢迎。

本书是邵珊近二十年来的研修心得与自己养育女儿的切身体会。书中列举了诸多活生生的例子,生动且贴近事实,并佐以儿童教育心理的理论支持,内容详实精炼,值得家长们参酌、思考、学习。新理念的引介与推广,浅显的文字和清晰的语意是必须且相当重要的一环。邵珊很好的把握了这原则循序渐进,很系统的将教育子女的理念介绍给新妈妈们,不愧为当下一适当而明智之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0523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3204463
中图分类号 G780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