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日汉对照精装有声版)(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著名小说家,开启“私小说”风气之先。
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1867年出生,1890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1905年,38岁的夏目漱石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之后,他因被神经衰弱之旧疾折磨而备尝痛苦。
夏目漱石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通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修辞、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文人辈出,还曾提携过芥川龙之介。
目录
上 先生与我
中 双亲与我
下 先生与遗书
精彩页
上 先生与我

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所以这里也隐去真名实姓,只称他为先生。这并非出自对世人的忌惮,而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称呼才最自然。每当关于他的回忆被唤醒时,我就不由得想叫一声“先生”,伏案捉笔时也是同样的心情。如果使用洋文的首字母称呼他,我就感觉生分。
我与先生邂逅是在镰仓,当时我还是一介青涩的书生。一个朋友利用暑假去海边游玩,寄来一张明信片,叫我务必去消遣一下。我决定筹措一笔钱就动身。筹措这笔钱花费了两三天时间。不料我到镰仓还不到三天,叫我来的那个朋友突然接到老家发来的电报,催他速回。电文上称母亲患病,可是他却不相信。老家的父母很早以前就安排了一门他并不情愿的亲事,逼他接受。从现在的习惯来说,他结婚为时尚早,最关键的是他本人没有相中对方。他这才故意跑到东京附近游玩,回避回老家。他把电报给我看,问我怎么办才好,可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不过如果他母亲真的病了,他理所当然要回去。于是他最终还是回去了。我特地赶过来,却成了孑然一身。
离开学还有很长时间,当时的处境下,我既可以继续留在镰仓,也可以回去,不过还是决定住在原来的旅馆里。那位朋友是中国地区的一个富家子弟,家境比较阔绰。可是他毕竟在学校读书,又年纪轻轻,不能随便花钱,生活境况与我也不相上下。因此即便我孤身一人,也不必大费周章另找个更合适的旅馆。
旅馆位于镰仓的偏僻之处。要赶时髦打个台球或吃个冰淇淋都得走很长一段田埂,乘车去要花两角钱。不过这里零零星星地盖有好几栋私家别墅,离海又近。洗海水浴这里倒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我每天下海游泳。穿过一片陈旧的房子,这些房子的稻草屋顶被风雨侵蚀得黑乎乎的。我来到海滨,看见许多前来避暑的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在沙滩上涌动。我直纳闷:这附近怎么住着这么多城里人?有时大海犹如一个大浴池,上面蠕动着一群黑压压的脑袋。其中我没有一个熟人,只是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或慵懒地躺在沙滩上,或任凭阵阵浪花拍打着膝盖四处飞溅,优哉游哉。
我正是在这片嘈杂中发现先生的。那时海滩边有两家茶棚,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我习惯了去其中的一家。在长谷那边拥有大别墅的人除外,一般的避暑游客没有各自专用的更衣室,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公共更衣室。他们在这里喝茶休息,除此之外还在这里洗洗泳衣,冲洗咸津津的身体,或寄存帽子、伞之类的物品。我没有泳裤,也怕东西被人偷走,所以每次下水前都去这家茶棚把衣服脱得只剩一条裤衩。

我在茶棚遇到先生时,他刚脱完衣服正要下水。我恰好相反,任凭海风吹拂着湿漉漉的身体走上岸来。两人之间隔着无数个涌动的黑脑袋,遮住了视线。正常情况下,也许我就会与先生擦肩而过了。海滩如此嘈杂,我又是如此漫不经心,可我却马上留意到先生,这是因为先生陪着一个洋人。
那个洋人皮肤自得出奇,一进茶棚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穿着一件地道的日本式浴衣,脱下来往长凳上一甩,又着胳膊面朝大海兀立着。除了我们穿的那种裤衩,身上几乎一丝不挂。这一点首先让我颇感诧异。两天前我就来到由井浜,蹲在沙滩上久久地眺望着洋人下水的情景。我坐在略高的沙丘上,旁边就是一家宾馆的后门。我观望的时候,见到许多男人出来冲洗身上的咸水,但却没有人裸露出胴体、胳膊和大腿。女人们往往更是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人们大都头戴橡胶头巾,绛紫色、藏青色、天蓝色……五颜六色的头巾漂浮在波浪间。这样的情景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因此众目睽睽中竟然站着一个只穿条裤衩的洋人,在我看来实在太稀罕了。
过了片刻,他朝自己身边瞥了一眼,对那里弯着腰的一个日本人说了一两句话。那个日本人正在拾起落在沙滩上的毛巾。拾起毛巾后马上包在头上,朝着大海的方向走去。那个人就是先生。
我纯粹是出于好奇心,目送着他俩并肩走下沙滩。只见他俩径直前行,踏着浪花,穿过在礁石边的浅滩戏水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较宽敞的水域后,就朝着海的深处游了过去,两个脑袋越来越小。不久他们又折返回来,笔直地游到岸边。回到茶棚后,也不用井水冲洗,而是直接把身体擦干,穿上衣物,匆匆离去。
他俩离开后,我仍然坐在原来的长凳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愣愣地揣摩着先生这个人。我总觉得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在何时何地见过他了。
当时的我与其说是无忧无虑,不如说是百无聊赖。因此第二天,我盘算好昨天见到先生的时间特地去了茶棚。这天是先生一个人来的,戴着一顶草帽,不见洋人的身影。先生摘下眼镜,放在台子上。随即用毛巾裹好头,疾步走下海滩。他和昨天一样,穿过嘈杂的戏水人群,独自一人游了起来。我突然心生一念,尾随他而去。于是我从浅滩处挥臂游起来,水花溅到我的头顶,一点点游入深水。这时我瞄准先生用拔手泳游了过去,不料先生一改昨天的游法,划着一道弧线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游回岸边。因此我没能追上他。我上了岸,甩着滴水的手走进茶棚,这时先生已经
导语
当友情与爱情发生碰撞时,你会如何选择?当利己之心和道义之心发生冲突时,你又将如何取舍?善与恶,转变只在一念之间;罪与罚,一错竟成一生执念。
《心》,文豪夏目漱石晚年经典代表作,透视人性后娓娓道来的灵魂剖析,为你一层层剥开人类真实的内心,探讨理智与情感背后的无奈和悲情。
《心(日汉对照精装有声版)(精)》由翻译研究学者杜勤倾情献译,附赠日文全文音频和中文广播剧,中文音频由《疯狂动物城》中文配音张震倾情演播,让你在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学习日语,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享受倾听的乐趣。
内容推荐
《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它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1910年,夏目漱石经由于胃溃疡,历了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原先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从而造就了《心》这部经典著作。
“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日汉对照精装有声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译者:杜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853626
开本 32开
页数 48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12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中日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576
CIP核字 2018028698
中图分类号 H369.4:I313.45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4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