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英雄/南阳青年作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马东伟著的这本《寻找英雄》就是其中的一部南阳文学作品,共收中短篇小说14篇,包括《清明节的紫荆花》、《无双的爱情》、《三个老兵的同一场战争》等。

内容推荐

马东伟著的小说集《寻找英雄》通过对当下、历史、未来的思考,从人的立场剖析战争;通过对现代社会不同职业人物生存状态的描摹,展示事件的成因,反思时代制度和道德的双重残缺,讴歌其中的人性光芒。总体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结合具体文本运用反讽、荒诞、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在语言上突出南阳的地域文化韵味,力求文本内容和形式自然、和谐。

目录

寻找英雄

较劲

清明节的紫荆花

张三请客

无双的爱情

香水有毒

三个老兵的同一场战争

亚健康生活

伙伴三记

年轮

李翔的马拉松

国企那些事

局长的眼泪

谁是“楼”

见证想象与虚构的真实生活——读马东伟的小说集《寻找英雄》

后记

试读章节

寻找英雄

如果你问我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什么。以我20年的从业经验,简而言之:真实。干新闻报道这一行,离了真实就是瞎胡说,就是吹牛,就啥也不是。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当年带我的汪主任说的。我至今记得汪主任说这话时的样子:情绪亢奋,目光如炬,一沓儿报纸随着话音被拍在简陋陈旧的办公桌上,惊起烟灰无数。那些飘飞在空气中的烟灰在1987年夏日阳光的照射下,像初出茅庐的芭蕾新手,很羞涩地做了几个翻滚动作就匆匆收场尘埃落地。那年夏天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市日报社上班,跟着汪主任见习。我对饱经风霜仍然壮心不已的汪主任一直心怀崇敬。

20年弹指一挥间。汪主任早就离休了,现在我坐了他的位子,人们叫我刘主任,更多的人叫我刘记者。我很忙。因为我所在的社会一部负责本市社会新闻的组编稿工作,在版面上有醒目的市民报料电话,有办公室的也有个人的,一天到晚电话不断。现在挤在城里闯世界的人多,事儿也就多。就我们版面上登的,买到假货索赔遭拒者有之,讨薪未果跳楼示威者有之,飞车抢夺财物市民受伤者有之,断水断电野蛮拆迁者更有之。至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非法传销死灰复燃,家庭暴力寻求帮助,虚假征婚骗色骗财等,凡此林林总总大事小事,只要是百姓生活中遇到的事,市民都可以拨打我们的编辑电话,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您说,我能不忙吗?

在我们这个四季分明的盆地城市,2007年的夏天和往年似乎没有区别,只要躲过中午的曝晒,你就不会觉得酷热难耐。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这座水城夏天的秘密:穿城而过的白河被修葺成了风景游览区,万亩水面一如既往地带给人们清凉。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总有人在河边钓鱼、游泳。河堤上矗立的全球最大电视墙忠实地为乘凉的人们转播着新闻、广告、球赛和热门电影,你可以和家人躺在草地上看,也可以把车开到河堤下看,还可以划着小船到河中间看,只要别落水,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总之,这个夏天和往年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每天的事情雷同,工作克隆,气候、风景以及人们的心情都像是上一年的翻版。

我不是工作狂,所以我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养生专家们说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使人长寿的前提之一,谁知道呢,姑且信之。于是,这天中午,我特意在家做了一顿美食,打算吃完后眯会儿觉。午休是对付盛暑酷热的好方法,相信大多数人都深有体会。我所谓的美食就是鸡蛋番茄捞面条,外加蒜汁一小碗,黄瓜丝一盘。这可是我们这个地方男人们的最爱。在一些场合,如果某人想表明和领导或某位重要人物关系密切。会说他们某天在家一起吃了碗捞面条。而且还是一个掌锅一个捣蒜。但如果把吃饭地方改到某某高级酒店,不管内容如何丰盛,只能说明他们还很客气。  一碗面还没吃完,《梦里水乡》的笛子又响了,那是我的手机铃声。拿过手机看来电,是个陌生的号码。“喂,哪位?”我又扒了一口面条。

“是刘峰刘记者吗?”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的声音在电话里传来,而且显得很焦急。通常这类电话是报料电话。

“是我,有什么事儿请说!”

“快过来看看吧,有个女孩儿掉到白河里了,两个小伙子正在救人呢!”

这绝对是块儿新闻猛料!我顾不得美食和午休了,换了鞋就往外走:“在哪个位置?”

“卧龙大桥东300米左右,正对着滨河路市委党校。”

“好,好,谢谢!我这就到。您贵姓?”

“免贵姓张,我叫张志强。”

7月的正午骄阳似火。天气预报说最高温度38摄氏度,他们可能是在树荫下量的。反正这种鬼天气人只要一走动就是一身汗,更别说做个什么事儿了。据说夏天吵架的人特别多,大概是人们都被高温蒸昏了头脑,变得缺乏克制力和耐心。当十多分钟后我“水灵灵”地出现在党校对面的堤岸上时,浑身上下只有头脑还保持冷静。因为我判断出了谁是张志强。这得益于我多年的职业素养,没办法。

我出现在河堤上时,岸边台地的一片柳荫下正聚着五六个人。在阶梯的下面,一个40岁左右的穿白汗衫的男人拿着手机,正望着卧龙桥的方向出神。我走近他时就打招呼:“是张志强先生吗?”

“啊,是,是。”他指指卧龙桥的方向,“他们刚走。”

“谁呀?”

“救人的俩年轻人。”他的表情怪怪的,说不上高兴还是赞许,倒显得有些无奈。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张望,已经看不见那俩年轻人的踪影。正午的阳光下,岸边台地上的景色美得有些晃眼,绿草、鲜花、垂柳、河水,线条分明,色彩浓烈,只是曝光有点过。

“人已经救上来了,正在树下歇着呢。”张志强又望了望不远处那一群人。

……

P1-3

序言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最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最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河流纵横,山川秀丽,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冲,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且也考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国家级作协会员30人、省级作协会员340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新会

2015年11月19日

后记

恍惚间,已在文学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了十多年。盘点这十多年的收获,最宝贵的是得到了南阳文坛老一辈作家的认可和鼓励,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风雨同行。人生短暂,能在最美的年华和最喜欢的人在一起,夫复何求?

我曾应凤凰网的要求,在微电影《香水有毒》的创作谈中写道:“生活的吊诡之处就是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这或许是上帝之手撒给我们的诱饵,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一份好奇和敬畏。”我们这个时代的旋律转得太快,它的面孔每天都在更新,让疲于奔命的人们找不到北。灵魂是有过的,可是早已被盲从的脚步遗失在遥远的角落。理想是有过的,可是早已被骨感的现实挤压得没了地方。位子、票子、房子……生活中过多的杂质和欲望,甚至让最简单的快乐也成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更遑论其他。

其实生活应该有更宽广的选择,只要你懂得取舍之道,你就不会浑浑噩噩。作家王俊义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一个人的日子无论如何的贫困抑或富裕,他们面对的都是同一条时间的河流。生活对于他们可能是不公正的,但时间是公正的。在一定的时间流走之后,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位置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时间是个旁观者,它不会去偏袒任何一方。我们面对的是同一条时间的河流,每个人都“只能取一瓢饮”。而真水无香,可以长品;道隐无名,是为常道。太拘泥于生活的桎梏,心灵就难以舒展,如何安放疲惫的灵魂?文学,不失为一种选择。

“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只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许多作家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以文学为伴一路同行。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一位前辈也说过:写作是为灵魂寻找诗意的栖息之所,它没有捷径可循,把文学当情人来对待,肯定能写出好作品。当然,写出一部好作品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技巧的打磨和素材的提炼升华,这些都是我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尽管在这个非抒情时代文学成为小众阅读,我仍会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感谢一直鼓励和支持我写作的老师们、朋友们,是他们帮助我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最好方式。

马东伟

2015年11月12日于郑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英雄/南阳青年作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东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78407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201604118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河南
228
15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