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雨伊东:揭秘鄂尔多斯能源发展变局
内容
编辑推荐

回望三十年曲折来路,风雨兼程的煤炭企业,在经历辉煌之后,面临艰难变革…… 

作者简介

朱日岭,资深媒体人,历任内蒙古商报记者部主任,纳税人报副总编,内蒙古新闻网执行总编,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旗下《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

内容简介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曾长时间在鄂尔多斯走动,深入过许多企业了解情况。与伊东集团的接触让我深感其与众不同:鄂尔多斯较早进行煤化工尝试的民营企业,煤化工占公司产业比重超过50%,历经政企分家、国企改制,从负债累累的濒死国企到中国民营500强,十多年间,资产增值率达700倍!这家企业的步伐踏着中国能源转型节点。它折射着改革开放中西部地区能源经济发展的进程。本书试图通过一个典型性企业的成长过程来梳理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中的得与失,我隐约觉得,从中可以找出一些东西,或许对这个行业和地区有所裨益。

目录

自序 / 001

引子:伊东三十年:一个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002

中国能源格局下的超常规成长 / 004

一个企业的战略和一个人的胸怀 / 007

转型升级是煤企发展方向 / 010

“百年伊东”的几大条件 / 012


第一部分:变革?从阵痛开始

第一章?伊东前传,政企合一 / 016

杨二喜结缘煤炭 / 018

鄂尔多斯亮相全世界 / 019

准格尔旗:中国煤炭第一县 / 024

第一次辉煌:准格尔旗财政的半壁江山 / 027

郭金树推行改革?煤炭实体诞生 / 029

第二章?企业家精神:由局长到总经理 / 037

高调提拔?低调上任 / 038

国企改革来临 / 042

决择:我更喜欢干点实事儿 / 044

分家之后,身陷困局 / 046

第三章?从神陶到伊东,杨二喜的创业往事 / 050

杨二喜前传 / 050

老厂长眼里的千里马 / 054

杨厂长上任记 / 060

二轻企业也能干大事! / 067

内蒙古第一大陶瓷产业集团 / 073

请记住黄天棉图 / 077

第四章?国企难关! / 080

有劲使不上的痛苦 / 081

国企员工的价值观 / 084

股改,人心在变化 / 087

第二部分:生存?从艰难说起

第一章?民营企业,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 092

国企“伊东”的兼并风波 / 092

缺钱的日子 / 095

民营化转制 / 098

清欠解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 102

退股风波,顺势而为 / 103

第二章?全员销售的岁月:我们都是“卖炭翁” / 107

承包经营制,让能干活的人去一线 / 107

我们都是卖炭翁 / 111

铁路外运,走不通的光明大路! / 114

刘二文加盟伊东 / 116

第三章?杨氏生存学:困境中求变的韧性 / 122

狼羊共牧的岁月 / 122

资源扩张,逆势求进 / 124

风险思维,试水煤炭深加工 / 128


第三部分:成长?与时代同步

第一章?鄂尔多斯最早的煤转化尝试 / 134

一块黑炭引发的思考 / 135

杨二喜的煤转化启蒙 / 140

上马超纯煤,再探煤转化 / 143

第二章?鄂尔多斯煤矿大改造 / 148

煤炭市场转暖 / 148

购矿之争,确立资源扩张战略 / 151

从1亿吨煤炭资源开始 / 155

刘二文的现代化大矿思维 / 158

扶贫煤矿的大胆尝试 / 160

刘二文与市长对赌! / 164

鄂尔多斯启动三年攻坚战 / 169

伊东集团先人一步全面进行综采改造 / 171

第三章?伊东梦想:百强伊东,百年伊东 / 176

确立五年发展目标,将“一体两翼”写入规划 / 177

竞争白热化的承包责任制 / 179

管理升级,从承包制到统一销售 / 184

2005年创下的奇迹 / 189

中国西部第一个现代化集装站 / 192


第四部分:发展?从转型开始

第一章?鄂尔多斯之变 / 200

内蒙古第一市 / 200

资源利用之变 / 202

第二章?鄂尔多斯的第一条煤化工产业链 / 207

管理层与决策层分离 / 207

循环经济产业园思路 / 210

循环经济园区的双子座 / 214

尝试,打造产业集群 / 220

伊东的百亿大跨越 / 225

第三章?大化工蓝图 / 231

内蒙古出台新的产业政策 / 231

一次别开生面的合作洽谈 / 234

挑战大化工,伊东掀起转型之战 / 237

外行做事,实在“太可怕啦”! / 240

东华传喜讯,甲醇终达产 / 244

大事做细,难事做易 / 248


第五部分:跨越?大集团战略

第一章?大集团战略,华丽转身 / 253

企业要跟上政策走 / 253

前看四年,后看四年 / 256

大集团战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 258

兼并重组,大集团战略平台搭建 / 262

做强四大产业基地 / 266

跨步上位,华丽转身 / 271

第二章?党旗领跑企业 / 276

伊东价值观:社会支持伊东,伊东回报社会 / 276

好书记,郝书记 / 280

民企党建模式:“五有”工作法 / 283

第三章?新伊东的管理革新 / 293

管理架构调整:由“三驾马车”到“四轮驱动” / 294

加强集团管控能力 / 297

产权制度变革尝试 / 299
尾声:未来?依然站在变革的风口

市场断崖下跌 / 308

银行紧急追债 / 310

伊东集团换届易帅 / 313

推行混合所有制 / 314

参考文献 / 319

精彩书摘

伊东三十年:一个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2015年,伊东集团走过30年的风雨春秋,一个曾经的县级小企业已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47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00位,全国煤炭企业百强第35位,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第18位,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100强第4位。伊东集团现拥有总资产430亿元,下设7家一级子公司,煤矿16座,员工12000多名。30年间,凝聚于这个企业内的更多文化元素所体现的是适应市场环境而立地生根的变革精神和坚韧品质。溯源30年的企业发展史,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企业的成长历程与改革开放同步,与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同步,它所折射出的是共和国旗帜下一个企业曲折成长的光环。在它身上你看到了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能源发展史。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多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成了全球瞩目的能源基地,它所供给和支撑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动力支持。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工业需求的巨大刺激使黑炭成为黑金,这是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格局下必然的选择。以2012年为节点,中国煤炭生产总量达到36.2亿吨,煤炭消费总量为35.15亿吨,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但与其他行业和区域有所不同,挖煤获利与打造百年企业竟然是个悖局!中国能源地区和行业所需要的可持续远比获利要难得多!因而能源地区的结构转型之路显得更加迫切。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保证地方财税的增长,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忧心忡忡地思考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才能防止吃子孙饭造成的恶果。政府如此,企业却并不全部这样想。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煤炭资源是企业必争的“唐僧肉”。与山西相区别,内蒙古依托的是后发优势,大面积资源富积区一直处于“处女地”状态,引进大型央企,优势资源与优势资产优先配置给优势企业,道路交通、技术设备、资金政策等条件双方共同解决。内蒙古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与能源领域的央企在同一战车上前行。不同于国企和央企在全国以及地区内对资源的调配能力,立足于华北一个小县,伊东集团作为一个民营能源企业的有限性使其从一开始就不得不考虑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作为伊东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二喜很早就给自己做了几个设问句:如果是为了挣钱,多少就够了?如果是为了发展,多久才算够长?其实这样的问题已经不需要回答,为了更久,所以才要忍痛变革!从500人的县级小企业,到1万人的大型集团公司,这个历程伊东只走了十年。泱泱万人企业,已然不仅是一场生意!民营企业壮大之后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与国企无异!挖煤不能挖出“百年企业”,想持续发展面临的必然是转型。

精彩书评

中国煤炭大市鄂尔多斯,历经三十年发展兴衰,路在何方?中国煤炭黄金十年之后,能源企业将如何存活?在这样一场过山车式的起落之后,一切终将归于何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雨伊东:揭秘鄂尔多斯能源发展变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日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36198
开本 16开
页数 118页
版次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轻型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