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更——探寻生命本真之美的倔强灵魂
内容
编辑推荐

★淋漓尽致的生命旅程,饱受争议的传奇人生

在璀璨的后印象主义运动中,高更留给了世人最华丽的背影。他的人生即是传奇:抛开世俗的偏见与标准,憧憬原始的自然与生活,特立独行且饱受争议,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走过了一场多数人不敢选择的、淋漓尽致的生命旅程。本书以时间线为轴,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网罗高更的450余幅油画、原始风情的木刻、版画等作品,结合其生平背景和特定的艺术时刻,全面介绍了艺术家所使用的所有媒介和艺术技法,呈现了高更从后印象主义到综合象征主义的风格演变和其创造的艺术巅峰时刻。

★摆脱文明束缚的艺术殉道者,探寻生命本真之美的倔强灵魂

高更用他的勇气和半生时光寻遍最本真原始的生命之美。隐逸、自由的塔希提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他的画作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和原始情调,闪烁着“流金与阳光的欢乐”,但本质是孤寂、平静、至美、和谐的,令人感受到一种世间难寻的安宁。

★为后继者们留下了最具现代性的影响,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生

高更出道于印象主义,但他极度自我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执着及其诗意盎然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只属于他的艺术语言——强烈的轮廓线、主观化的平涂色彩、简化的形体以及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原始纯朴的美感……他摒弃了画作的客观性,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对于后继艺术家们来说,他留下的不仅是一段令人着迷的回忆,更为20世纪艺术展现了最具现代感的影响。

作者简介

琼·哈格罗夫(June Hargrove)是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是研究19世纪法国美术的国际知名专家。她在欧洲和美国出版了不同主题的诸多著作,获得了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并被美国高校艺术协会评为美术史教学名师。

她在美国的《艺术公报》(The Art Bulletin)、法国的《艺术杂志》(Revue de l’art)与荷兰的《梵高研究》(Van Gogh Studies)等期刊中发表过多篇关于高更的评论和论文。她的文章也被收录在《煽情的宗教:物质实践中的感觉与冲突》(Sensational Religion: Sense and Contention in Material Practice)以及《高更的挑战:后现代主义以后的新视角》(Gauguin’s Challenge: New Perspectives After Postmodernism)等文集中。此外,她还撰写了多部著作,其中《巴黎的雕像:巴黎街道和广场上的伟人形象》(Les statues de Paris. La représentation des grands hommes dans les rues et sur les places de Paris,Albin Michel出版社,1989年)已被译为法文。

内容简介

高更在绘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公认,但他在雕塑、陶瓷和写作领域的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十年来发表的令人振奋的论著和诸多的展览为我们提供了观察这位艺术家的新视角。本书将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高更的生平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时刻中审视他的全部作品,全面介绍他使用的所有媒介和他全新的使用方法,以此呈现其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其创作母题随主题发生的变化——将创造和意义交织在一起的变化。

此外,高更的诸多著述已经被视为字字珠玑的杰作和深入理解其思想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他在视觉艺术领域重新定义了独创性的范式,而他的革命性理论也将在本书所做的大量摘录中一览无余。

漂泊的童年生活使高更对不同来源的艺术产生了兴趣,进而促使他挑战着束缚他创造性的各种准则。由于这种摆脱陈规旧俗的渴望,他自愿流亡,离开了因循守旧的巴黎,来到了大洋洲。不少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把目光转向了非西方艺术,而他则是通过借鉴非西方艺术建立个人风格的第一人。他放弃了创作生涯初期的印象派的手法,创造了原始主义的美学,并以此突出了象征主义的主观视角。他将自己的艺术哲学和宗教融合主义立场结合在一起,独树一帜地把“美”等同为“精神”。这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最终成了为现代艺术开辟道路的大师。本书将在传说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重新勾勒出他的成长经历。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居无定所:从秘鲁到丹麦             21

第二章  漂泊的野蛮人                   67

第三章  周游外省:从布列塔尼到阿尔勒(1888年)        95

第四章  1889年世界博览会:世界变了              141

第五章  从综合主义到象征主义:往来于普尔迪和巴黎之间(1889—1891年)    171

第六章  塔希提:梦想                   199

第七章  重返现实:巴黎(1893—1895年)          259

第八章  出奔塔希提(1895—1901年)           293

第九章  欢爱之屋:马克萨斯群岛(1901—1903年)        339

结语  艺术不死:高更身后的荣耀               384

附录
年表                401
原注                404
参考书目               412
人名索引               415
高更作品索引              418

精彩书摘

 绘画是一切艺术中最美的。其中凝聚了所有的感觉。在绘画面前,谁都能发挥想象,创造传奇。只需一眼,灵魂就会被内心最深处的记忆占据。无需努力回想,顷刻间已百感交集。

高更《综合笔记》(Notes synthétiques)

千万别为一幅画费尽心机,
强烈的情感可以直接表达出来,
去幻想,去寻找最简单的形式。

 

用绘画表达不等于描述。
因此,比起画出来的小说,我更喜欢暗示形状的色彩
和构图中的比喻。……
如果我让你们感到了彼世,
那也许是通过有磁性的思想的电流。
我们不再了解、只能猜测其不受限制的活动。

 

静谧!我开始了解塔希提夜晚的静谧!
在静谧中,我只听见自己心脏的跳动。
而月光穿过竹屋均匀的缝隙,
嬉戏着,来到我的床上。
这些整齐的光斑让我想到了一种乐器。

前言/序言

“在我身上有两种气质,印第安人的和神经质的”

......

尽管高更备受争议,但没有人质疑过他的艺术独创性。他从不用任何条条框框局限自己。他的出身和性情使他难以适应古板的资产阶级。他理论上身在其中,却始终感到局促不安。他身后的名声有时为他招来了种种毁谤,而他本人应该对这些误会承担部分责任。他于1889年创作的自画像(图11)明确显示,他把自己投射到了圣人和罪人、学者和享乐主义者的角色里。他告诉妻子:“在我身上有两种气质,印第安人的和神经质的。”接着又宣布:“神经质的气质已然消失,使得印第安人坚定、笔直地前进。”高更把自己视为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式的高贵的野蛮人。他反抗堕落的文明,与承继自文艺复兴美术的学院派教条作斗争。他认为周遭的社会腐朽而虚伪,又自觉受到了这个社会的谴责。而从中逃离的唯一途径是转向一种更接近他出身的文化。

高更目无纲纪,不是因为他乐于违背既有的创造规则,而是因为这些规则限制了他的想象。不论以什么为载体,他所有的抱负——也可以说执念——都关乎创造。他凭借异常灵活的头脑和格外巧妙的手法,在不同媒介间穿梭自如。他搬移构思、突破手中材料的局限,从而使意义发生变化。高更重新划定了艺术领域的界限。在他的时代,再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在同样多的领域里掌握同样高超而创新的技艺。有人指责他三心二意、东拼西凑,也有人因为同样的原因向他致敬。无论如何,高更都把创造过程当作头等大事,在无尽的变化中不断地翻新了材料和技法。

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更为了说明自己的艺术理念,高更在越发彻底地远离同辈艺术家的同时,感到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形象。而在他挑衅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对创造的全身心的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责难过他的性别歧视和殖民主义立场。他最大的担忧——被后世遗忘——也险些成为现实。在立体主义压倒表现主义诸流派的时代,他在关于现代主义起源的早期历史著作中一度被边缘化。然而,尽管高更的为人颇受指摘——有时也不无道理,但作为艺术家的高更却始终是象征主义和19世纪抽象艺术的无可争议的大师和奠基人,他从根本上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

对高更主要作品的粗略研究足以说明这位不同寻常的艺术家的全部复杂性。他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决裂,选择了折衷的原始主义,嘲弄了法兰西艺术学院的所有清规戒律。他注重想象,因此摆脱了叙事和文学的主题。他把色彩从描述的功能中解放出来,用概括和简化突显了形状的表现语言。他发挥了暗示的作用,任由观者发现意义的多重层次。他在创作方法中融入了即兴、偶然性和意外性。总而言之,他肯定了艺术的装饰目的、或非模仿目的,为现代主义抽象艺术开辟了道路。画家用“什么都敢做的权利”,定义了自己留传后世的艺术遗产。

也许高更需要经历种种动荡,才能孕育出如此令人惊讶和困惑的艺术。他试图建立信念,因此对抗体制、质疑正统,却不曾料想,他大胆选择的道路将使自己在生活中作出痛苦的牺牲。也许正是因为他有着逞勇好斗、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才能承受在他身上接踵而来的压力。“我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我知道,”他安慰自己,“正因如此,我才忍受了这么多痛苦。”

精彩书评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贾拉尔?阿德丁?鲁米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要坚强,够坚持,才能承担孤独,才能独立独行。

                                 ——保罗·高更

内页插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更——探寻生命本真之美的倔强灵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琼·哈格罗夫(June Hargrove)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47753
开本 8开
页数 424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铜板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