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古风俗(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郭雨桥编著的这本《蒙古风俗》分上下两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具体包括族源历史、人生礼仪、信仰节日、衣食住行、畜牧狩猎等风俗习惯。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知识性、文化性都很强,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尤其是热爱蒙古文化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郭雨桥编著的《蒙古风俗(上下)》内容包括族源、诞辰、婚礼、葬礼、节日、信仰、居住、饮食、服饰、畜牧、狩猎、交通等十二个方面,介绍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衣食住行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目录

上册:

自序

传奇蒙古史

 壹◎蒙古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贰◎北方英雄用武之地

 叁◎苍狼白鹿的家族之一

 肆◎苍狼白鹿的家族之二

 伍◎苍狼白鹿的家族之三

 陆◎满族与蒙古

 柒◎卫拉特风云录

 捌◎西迁卫士察哈尔

 玖◎东归英雄土尔扈特

 拾◎蒙古部族

1.巴尔虎

2.布里亚特

3.察哈尔

4.巴林

5.弘吉剌惕

6.鄂尔多斯

7.乌拉特

8.喀尔喀

马背摇篮曲

 壹◎故乡的摇篮

 贰◎吉格森高娃的摇篮曲

 叁◎蒙古人的摇篮宴

去发宴:母系社会的脉脉温情

 壹◎娘家去发

 贰◎尊者舅父

 叁◎厚待出嫁女儿

婚礼宴:是诗歌,更是戏剧

 壹◎订婚与彩礼

1.哈达美酒订终身

2.送上门来的女婿

3.彩礼——补偿与私奔

4.彩礼——交割牲畜

5.彩礼——高看母舅

 贰◎一个真实的鄂尔多斯婚礼

1.娶亲犹如上战场

2.中途埋酒祭鬼神

3.初到岳家敬“村灶”

4.伴娘请吃“闭门羹”

5.头份全羊表心迹

6.求名问庚闹通宵之一

7.求名问庚闹通宵之二

8.新郎穿衣娘家陪娶之一

9.新郎穿衣娘家陪娶之二

10.掰羊脖子伙吃肉

11.新嫁娘绾头上马

12.半路迎新丢羊头

13.女方也闹“新郎追”

14.新娘上门过火堆

15.祭火拜人抢大毡

16.男方摆羊大联欢

17.白马宴与交勺头

18.送客与回礼

 叁◎婚礼的尾声

1.巴尔虎:女婿当家岳父探女

2.科尔沁:“借姑娘”

3.一对新人三对爸妈

葬礼宴:顺着来倒着走

 壹◎人生的终结仪式

1.入殓

2.出殡

3.守孝

4.死人不走活人走

5.丧葬的礼俗成了平目的禁忌

 贰◎鬼魂对葬礼的影响

1.讲究“上路鞋袜”

2.路上灵车不停

3.前有旗幡领路

4.入土讲究颇多

5.返程不走原路

6,接受“水火之净”

7.分享死鬼“福膳”

 叁◎喇嘛与收尸者

1.喇嘛是葬礼的“总导演”

2.收尸者是死者肉体的安顿者

 肆◎丧葬的种类

1.天葬

2.土葬

3.火葬

4.孩儿葬

节日:蒙古族的“遗传密码”

 壹◎春节

1.戏说祭灶

2.春节的流变

3.初一“踩福路”

4.给牲畜过春节

5.劝食不劝酒

6.用洗印水洗脸

7.小年祭七星

 贰◎马驹节和赛马健儿

 叁◎迈德尔节盛况

 肆◎佛灯的节与吃灯的娃

 伍◎那达慕大会

1.那达慕浅释

2.摔跤

3.赛马

4.射箭

信仰:神秘与灵性之光

 壹◎萨满教

 贰◎喇嘛教

 叁◎敖包

1.敖包的样子

2.敖包的分类

3.敖包的建造

4.敖包的祭奠

 肆◎禄马风旗

1.禄马风旗与成吉思汗:一个符号,一则古老的传说

2.禄马风旗与喇嘛教:一幅神图,一个信仰的总汇

3.禄马风旗与人生三宴:一杆家旗,一块人生的里程碑

下册:

走进蒙古包

 壹◎蒙古包起源断想

 贰◎蒙古包的构件

 叁◎蒙古包的搭盖

 肆◎蒙古包的拆卸

 伍◎蒙古包的装载与搬迁

 陆◎蒙古包的内外布局

 柒◎蒙古包中的规矩

 捌◎蒙古包的六大性能

1.组合性能

2.伸缩性能

3.冷暖性能

4.环保性能

5.科学性能

6.文化性能

 玖◎蒙古包诸忌

服饰:衣着是最好的名片

 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贰◎蒙古族服饰的四大内涵

1.蒙古族服饰的生活内涵

2.蒙古族服饰的部族内涵

3.蒙古族服饰的礼仪内涵

4.蒙古族服饰的历史内涵

 叁◎蒙古族服饰举要

1.冠帽类

2.袍表类

3.靴袜类

4.佩饰类

 肆◎头戴须发

1.妇女头戴

2.男子发式

3.男子胡须

饮食:白、黄、红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

 壹◎一般饮食习俗

1.先白后红

2.以饮为主

3.轻便简朴

 贰◎茶

1.素茶

2.奶茶

3.擎茶

4.面茶

 叁◎奶食品

1.酸马奶和马奶酒

2.奶皮子

3.卷肯

4.初乳

5.查嘎

6.艾日格

7.塔日格

8.白油、黄油、酸油、黄油渣

9.酸酪蛋、奶豆腐、甜酪蛋

10.浩日木格

 肄◎肉食品

1.祭锅肉

2.羊背子

3.阿拉善烤羊

4.喀尔喀浩日霍格

5.灌肠

6.羊三样

7.高尔呼格汤

 伍◎炒米

 陆◎骨头文化

1.羊拐趣话

2.肩胛趣话

3.骶骨趣话

4.脖骨趣话

5.牛腿趣话

交通:诗意地行走

 壹◎驼运

1.拉脚的准备

2.骆驼鞍屉

3.上驮子的方法

4.上路宴会

5.艰苦的旅程

6.第一天与最后一天

 贰◎勒勒车运输

1.勒勒车及其组合

2.勒勒车的构造

3.勒勒车的制作

 叁◎雪爬犁运输

畜牧:牧业大文化的基座

 壹◎永恒的牧歌

1.畜群的配备

2.四季牧经

3.畜群的管理

 贰◎牧事时节

1.断羊尾

2.灌羊

3.打鬃与套马竞技

4.净身与“骟后”工作

5.分群与公马“上任”

6.马奶会洒奶祭天

7.跑马擀大毡

8.母牛归群祭

9.放神畜敬天地

10.踩羊圈起羊砖

 叁◎牧畜特点

1.以情服“畜”

2.以畜照畜

3.对牛弹琴

 肆◎驯马和驯驼

1.套马杆

2.驯马

3.驯驼

 伍◎牲畜的宰杀

1.杀羊

2.杀牛

3.杀马

4.杀驼

5.宰杀禁忌

狩猎:辉煌的历史和乐趣

 壹◎狩猎的一般习俗

1.祈赐“狩猎之福”

2.爱惜生长之道

3.原始古老的分配

 贰◎精彩奇异的狩猎方式

1.乌审网猎

2.巴林围猎

3.苏尼特奇猎

4.兴安岭猎熊

5.乌拉特猎狼

6.其他狩猎办法

 叁◎猎犬——牧人的帮手

1.敬狗如敬人

2.细驯出来的细狗

3.细狗的精彩捕猎

试读章节

如上所述,蒙古包是一种组合房屋,可以一件一件化整为零,这就大大减轻了牧民的负担。再说,为了适应游牧经济,牧民的生产、生活用具都比较简单。家中无长物,五个骆驼或者七辆勒勒车就可以把家搬走。假如没有蒙古包,跟农民同样住土房,搬上两次土坯就坏了。

(3)装载容易

千百年来,装载已经规范化、程式化,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骆驼搬运有骆驼搬运的方法,勒勒车搬运有勒勒车搬运的方法,就是一个碗也打不了。主要原因还是蒙古包可以拆卸,大件变小件,拿起来轻巧。

(4)修理方便

因为能化整为零,哪个地方坏了换一个就行了,不必整个从头开始。比如乌尼,跟土房的椽子差不多,但土房的椽子坏上一根,就要把房顶掀掉重来。蒙古包的乌尼,如系栅栏式和插孔式套脑,抽出来就可以换掉。

(5)部分利用

在搬迁途中,不用哈纳也可以搭起一座半截子蒙古包居住。新疆的蒙古人甚至常年住在这种蒙古包里,名之日“蚤劳牟”。甚至把两扇哈纳搭在一起,上面盖上围毡,就可以成为小帐篷。这对土房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2、伸缩性能

由于哈纳的发明,使蒙古包变成了一种神奇的居室,它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偏可正。

(1)哈纳可以调节蒙古包的大小

小包变大包,不用重新搭盖,顶多换一个套脑,增加一两扇哈纳就可以,原来的哈纳和乌尼都可以使用。甚至在套脑不变、哈纳数也不变的情况下,多加几个哈纳头,也可以把蒙古包扩大。

(2)哈纳可以调整蒙古包的高低、缓陡

哈纳上的皮钉,并不是·个交叉点上钉一个。假如那样,哈纳就被束缚死了,伸缩范围就非常有限,牧民叫作“不出气”了。正因为皮钉可以隔行来钉,就使哈纳变成了活的,可高可低,可宽可窄。雨季的时候挤得紧一些,搭出的蒙古包又高又陡,避免包顶存水;旱季的时候,蒙古包搭得扁塌点,这样包里的空间就扩大了。风大的时候,蒙古包也尽量要搭得低一些。

(3)哈纳可以调节蒙古包的外形

包址稍微不平一点,也可以通过围绳的松紧来调节。

3、冷暖性能

在主体架构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换和加减材料调节蒙古包的冷暖。这对土房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

(1)围毡和顶棚可以调节蒙古包的冷暖

通过增减围毡、顶棚的数量、薄厚,可以调节蒙古包的冷暖。夏天可以用一层毡子,冬天用两层毡子,再冷的时候可用三层毡子。

(2)防雨透风

夏天假如一层毡子还热,可以干脆把毡子去掉,顶棚换成苇帘,围毡换成柳笆。这两种东西,不仅凉快、轻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透风,同时又能防雨,简直是天然空调,在夏季牧场上使用非常适宜。

(3)凉亭

没有苇帘、柳芭的地方,夏天可以拿掉底边围子。再不行把毡边撩起,蒙古包就变成了凉亭。

4、环保性能

一是建造和拆迁的时候,不破坏环境,留不下垃圾,甚至原来做过棚圈的地方,草长得比周围更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居室周围的环境。

二是不用长途贩运,就地取材,省工省料,材料环保,不含污染,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三是基于以上优点,蒙古包可以频繁迁徙,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能够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草,有效防止草原沙化和退化。

P23-24

序言

《蒙古风俗》出版,主持者让我写序,这颇使我为难。写序肯定要说好,自己给自己说好,未免有老王卖瓜之嫌。

说起写序,自然思绪纷乱,要说的话很多,不知从何谈起,说多了读者讨厌。略加调理,我想起三句外围的话,想让读者了解我,引起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这是行者写的书。作者深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素来把下乡看成住外婆家。新世纪自提口号“走遍蒙古地”,一走十数年,到2014年底统计,已走129397公里,中国使用蒙古文的8省区走了7个,蒙古国的23个省走了22个,还远涉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共和国。所有的民俗事项亲自参与,有的还不止一次。作者反对坐在书斋里做文章,要写的地方走到,走到的地方写到。虽然这本书不是作者经历的全部,确系作者经历的产物。

这是译者写的书。作者的职称是“译审”(蒙译汉),读、写、听、说、译无所不能。近年来又学会了新蒙文和托忒蒙文,热爱蒙古文化,信奉长生天。与蒙古同胞交游甚厚,大爱若亲,到一个地方很快就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第一手材料。

这是作家写的书。记录在案的职务是“专业作家”。出过两本散文集,上过3年《人民文学》。这种运筹文学作品的习惯,也有影响到别类读物的写作,讲究起承转合、章法布局、文通字顺、逻辑严密什么的,不要让读者看起来犯愁。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都在往前走,都认为新的就是好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不知不觉丢掉了好多淳朴的东西。其实风俗不是迷信,也不是落后,恰恰是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活态文化。看了这本书,你会觉得少数民族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引发一点反躬自省的意识。

是为序。

作者2015年8月4日于墨酣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古风俗(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雨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505204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2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2015207357
中图分类号 K892.312-49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