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灵奇踪/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
内容
编辑推荐

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

终是妖邪难胜正,落得贞名扬今天。

集话本大成,写小说新篇。歌颂真挚爱情,谴责无耻负心。展现市井风俗,勾勒人问百态。读罢掩卷沉吟处,几多风情笔底收。本册“神灵奇踪”,将为你精彩呈现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张古老种瓜娶文女、陈可常端阳仙化、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等故事。

内容推荐

目前,坊间出现的古代小说选本已数不胜数,但大多不分题材,将各类作品混编在一起,分类编成套书的似不多见。为此,我们拟将历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传世经典之作遴选出来,按爱情婚恋、公案侠义、政治风云、神灵怪异、世情百态、史话新编等分类编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因中国古代小说大多以“奇”取胜,人奇,事奇,因而又叫“传奇”。为体现中国古代小说的这一特点,本书各卷拟分别命名为“情爱奇缘”、“公案奇局”、“官场奇闻”、“神灵奇踪”、“市井奇话”、“名贤奇遇”。本册为“神灵奇踪”。

目录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陈可常端阳仙化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皂角林大王假形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张道陵七试赵升

陈希夷四辞朝命

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明悟禅师赶五戒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灌园叟晚逢仙女

大树坡义虎送亲

薛录事鱼服证仙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南屏醉迹

试读章节

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去这东京汴梁城内虎异营中,一秀才姓陈,名辛,字从善,年二十岁,故父是殿前太尉。这官人不幸父母蚤亡,只单身独自。自小好学,学得文武双全。正是文欺孔孟,武赛孙吴;五经三史,六韬三略,无所不晓。新娶得一个浑家,乃东京金梁桥下张待诏之女,小字如春。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这陈辛一心向善,常好斋供僧道。

一日,与妻言说:“今黄榜招贤,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改换门间,多少是好。”如春答曰:“只恐你命运不通,不得中举。”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旬日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琼林宴罢,谢恩,御笔除授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司巡检。回家说与妻如春道:“今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我闻广东一路,千层峻岭,万叠高山,路途难行,盗贼烟瘴极多。如今便要收拾前去,如之奈何?”如春曰:“奴一身嫁与官人,只得同受甘苦。如今去做官,便是路途险难,只得前去,何必忧心?”陈辛见妻如此说,心下稍宽。

当日,陈巡检唤当直王吉分付曰:“我今得授广东南雄巡检之职,争奈路途险峻,好生艰难,你与我寻一个使唤的,一同前去。”王吉领命,往街市寻觅,不在话下。

却说陈巡检分付厨下使唤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不得有缺。”

不说这里斋主备办,且说大罗仙界有一真人,号日紫阳真君,于仙界观见陈辛奉真斋道,好生志诚。今投南雄巡检,争奈他妻有千日之灾。分付大慧真人:“化作道童,听吾法旨:你可假名罗童,权与陈辛作伴当,护送夫妻二人。他妻若遇妖精,你可护送。”道童听旨,同真君到陈辛宅中,与陈巡检相见礼毕。斋罢,真君问陈辛曰:“何故往日设斋欢喜,今日如何烦恼?”陈辛叉手告曰:“听小生诉禀:今蒙圣恩,除南雄巡检,争奈路远难行,又无兄弟,因此忧闷也。”真人曰:“我有这个道童,唤做罗童,年纪虽小,有些能处。今日权借与斋官,送到南雄沙角镇,便着他回来。”夫妻二人拜谢曰:“感蒙尊师降临,又赐道童相伴,此恩难报。”真君曰:“贫道物外之人,不思荣辱,岂图报恩?”拂袖而去了。陈辛曰:“且喜添得罗童做伴。”收拾琴、剑、书箱,辞了亲戚邻里,封锁门户,离了东京。十里长亭,五里短亭,迤逦而进。陈巡检骑着马,如春乘着轿,王吉、罗童挑着书箱行李,在路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罗童心中自忖:“我是大罗仙中大慧真人,今奉紫阳真君法旨,教我跟陈巡检往南雄沙角镇去。吾故意妆风做痴,教他不识咱真相。”遂乃行走不动,上前退后。如春见罗童如此嫌迟,好生心恼,再三要赶回去,陈巡检不肯,恐背了真人重恩。罗童正行在路,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陈巡检也厌烦了。如春孺人执性,定要赶罗童回去。罗童越耍风,叫:“走不动!”王吉搀扶着行,不五里叫腰疼,大哭不止。如春说与陈巡检:“当初指望得罗童用,今日不曾得他半分之力,不如教他回去。”陈巡检不合听了孺人言语,打发罗童回去。有分教如春争些个做了失乡之鬼。当日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陈巡检夫妻和王吉三人前行。

且说梅岭之北有一洞,名日申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日申阳公,乃猢狲精也。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圣母。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这齐天大圣在洞中,观见岭下轿中,抬着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意欲取他。乃唤山神分付:“听吾号令:便化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他必到此店投宿。更深夜静,摄此妇人人洞中。”山神听令,化作一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中。却好至黄昏时分,陈巡检与孺人如春并王吉至梅岭下,见天色黄昏,路逢一店,唤招商客店。王吉向前去敲门,店小二问曰:“客长有何勾当?”王吉答道:“我主人乃南雄沙角巡检之任,到此赶不着馆驿,欲借店中一宿,来蚤便行。”申阳公迎接陈巡检夫妻二人入店,头房安下。申阳公说与陈巡检曰:“老夫今年八十馀岁,今晚多口,劝官人一句:前面梅岭,好生僻静,虎狼、劫盗极多;不如就老夫这里安下孺人,官人自先去到任,多差弓兵人等来取,却好?”陈巡检答曰:“小官三代将门之子,通晓武艺,常怀报国之心,岂怕虎狼盗贼?”申公情知难劝,便不敢言,自退去了。P001-003

序言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最受市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竞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

宋代话本作为一种市民文学,它主要描写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话本小说摒弃了典雅的文言,采用白话口语,通俗、朴实、形象、生动。这些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都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鲁迅先生说,话本小说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到了明代,“说话”艺术仍很发达,话本不仅由说话艺人继续讲说,而且成为案头阅读的作品,出现了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拟话本。较之宋元话本,拟话本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描写更加细腻,情节也更加曲折丰富,艺术上更趋成熟。同时,明中叶以后,文人开始对长期以单篇形式流传的宋元话本加以收集、整理、刊印,出现了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专集和选集。伟大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就是三部话本和拟话本的合集。明末凌濛初编撰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则是凌氏个人创作的两部拟话本小说专集。“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此外,明末还有《石点头》《西湖二集》《醉醒石》《型世言》《鼓掌绝尘》《欢喜冤家》(又名《贪欢报》),清代又有《照世杯》《西湖佳话》《豆棚闲话》《五色石》《娱目醒心编》等等。这些小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应该采其精华而弃其糟粕。“三言”、“二拍”虽然也堪称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精粹,但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而言,篇目还是过多,一般读者难以也没有必要将其全部读完。

目前,坊间出现的古代小说选本已数不胜数,但大多不分题材,将各类作品混编在一起,分类编成套书的似不多见。为此,我们拟将历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传世经典之作遴选出来,按爱情婚恋、公案侠义、政治风云、神灵怪异、世情百态、史话新编等分类编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因中国古代小说大多以“奇”取胜,人奇,事奇,因而又叫“传奇”。为体现中国古代小说的这一特点,本书各卷拟分别命名为“情爱奇缘”、“公案奇局”、“官场奇闻”、“神灵奇踪”、“市井奇话”、“名贤奇遇”。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更多的故事,我们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删除了正文前面的“入话”和一些与情节关系不大的诗词韵文。各篇作品的排列,能确定创作时间的按时间先后为序,不能确定创作时间的则按成书年代先后为序。对入选名篇作品,我们均据权威版本进行了认真的校勘,对底本中明显的误字径予改正,同时以括号括注原本误字。但为忠于古代作品原著风貌,也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感知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运用及其独特魅力,我们遵循古籍整理通例,对古人较常用的俗体字、异体字、通用字等,一般未作改动。同时因各篇作品选自不同作家的小说集,因而偶有同一字而异形的情况。这虽然使得全书用字似不规范、统一,明显地有悖于《现代汉语词典》的用法,但为保持原著风貌,也只好如此了。读者鉴之。

在时下令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希望本套图书能以其新颖的视角、精彩的故事赢得您的喜爱与青睐。当然,套书选篇或有未精,归类或有未当,删节或有未妥,凡此种种,诚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是所愿也,亦所感也。

刘洪仁

2010年1月

于川教院不亦说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灵奇踪/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洪仁//孟成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9896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2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