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寻之旅--奥古斯丁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奥古斯丁的文学传记,以小说的方式生动活泼地纪录奥氏的生平。

该书客观生动的的描绘了奥古斯丁哲学思辨的青年,勇于护教的中年和鞠躬尽瘁的晚年,为读者提供第一手研究奥古斯丁的详细资料。

此外,本书还还原了公元四、五世纪古罗马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宗教面貌,帮助读者体会理解奥古斯丁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背景。

内容推荐

公元第四世纪,奥古斯丁从北非出走罗马,开始一场人生真理的追寻之旅,历经各种奇妙的波折,最终成为影响人类历史文化1600多年的伟大哲学家与神学家。

本书以类似小说的形式介绍奥古斯丁的复杂经历与挣扎心境,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有血有肉地活在真实时空中与你我一样性情的人。书中不仅生动自然地将第四、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呈现其间,更巧妙地把奥古斯丁等身的著述何时而写、为何而写以及篇篇卷卷的名称一一列出。

奥古斯丁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深刻观察,也将启发激励读者对自我的探索与认识。

目录

1 出走罗马

3 渴求真知

4  主教风范

5 平定风波

6 决志信主

7 安静清修

8 母亲之死

9 重返北非

10 神职之途

12 牧会风云

13 内忧外患

14 修院纪律

15 反扑势力

16 政教纷争

17 教义辩证

18 服事终点

19 属天之城

试读章节

“无论如何,你绝不可以把我们之间的约定告诉我母亲。”奥古斯丁一边说,一边把一小包银钱交给了客栈老板。

老板的黑眼珠里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但他随即深深地一鞠躬,附和说:“年轻的夫子啊,当然、当然!”

奥古斯丁向他点了点头告别,在这拥挤的房门口稍停了一下。他从厚厚的门帘后往院子里看,心里很担心:“看来妈妈的午祷还没结束。”和母亲蒙妮卡(Monica)共进晚餐前,他还有些事必须先跟那艘船的船长谈定。北非浓郁的花香和午后的炎热向来把他烤得昏昏欲睡,这会儿反倒提醒他时间紧迫,令他更焦虑了。

“果然,她还在那儿祷告!”母亲跪在橄榄树荫下,孤高的头低垂在她最喜爱的蓝色面纱下,双唇默默地颤动。在那迫切的祷告中,一滴眼泪沿颊缓缓流下。不知是几千几百次了,一股深深的罪恶感像黑死病般笼罩着奥古斯丁。然而,看到她这么专注迫切地祷告,他却感到万分庆幸。奥古斯丁知道他母亲正在向神祷告,希望他能留在北非。看来这整个下午她都会祷告个不停。

奥古斯丁悄悄地穿过门厅,走出客栈前门,踏入一片耀眼的阳光中。他匆匆往迦太基(Carthage译注:奥古斯丁最初教学地)的圆形大海港走去,在那儿有艘船不久就要载他远离那一群幼稚、吵闹的学生,远离一份要扼杀他天分的乡下教职,远离一个难以满足他求知饥渴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远离他的妈妈。因为从他一生下来,母亲就不停在他人生的每一步路上,用她那顽固又火热的基督信仰来管教他。

“第一丝曙光出现时,我们就出发前往意大利。”黝黑结实的船长喉咙深处吐出低沉的土话勃勃语(Berber,译注:北非方言泛称),问:“就你们三个人?”

“没错,”奥古斯丁说:“我自己、我的女人,还有我那快7岁的儿子。”说到这,他的声音不禁流露出骄傲。就像他儿子名字的意思,阿弟(Adeodatus)是神所赐的。

“很好。我可不会让小婴孩上船的。恐怕船还没离港,小家伙就在嚎哭中给热死了。”船长一把抓走奥古斯丁手上的钱,塞进粗劣的小帽下。“我把丑话说前头,黎明之前你还没有上船的话,我们会开船不等你的。”

船长看多了这些北非芝麻官娇生惯养的孩子。这些人满口拉丁文,受的是古典式教育,却不满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一心只想前往意大利,向往那儿的风采,总觉得罗马帝国西半部各大城市正等着欢迎他们去。这位年轻的教师竟然只给他这么一点酬金,却不想想他自己是多惹人注意的摩尼教徒(Manichae—anism),他的激进派思想使得他和家人在迦太基再待下去的话,多少会有危险。“年轻的笨蛋!”船长心里暗骂,往油灯烟熏的酒店泥地呸了口浓痰。

“我们会到的,”奥古斯丁坚定地说,“坦白说,你这艘破船根本不值这离谱的价码。”他眼眨也不眨,冷冷瞪着船长。

船长开始坐立不安,慌忙地吞下一大口酒,嘟囔着脏话说:“能准时到就好!”他那怀着恶意却又不得不佩服的眼光盯着奥古斯丁挤过这难闻又拥挤的房间,消逝在狭窄肮脏的街道上。

“你母亲还在祷告。”奥古斯丁回到客栈时,情人对他说。

“很好!”奥古斯丁回答说,“出发的事都办妥了。”

“我也把该带的都预备好了,”她恭敬地向他鞠个躬。顿了口气,一缕夕照轻抚着她乌黑亮丽的头发。“按着你的意思,我没对孩子说。可是,他知道有些事正在暗中进行。”

奥古斯丁先露齿一笑,随即又是一副痛苦的表情。“当然啦,阿弟一定会感觉到的,就像他奶奶一样精。我妈要是没跟着我们到这里来,那该多好!这回她八成知道出毛病了。我真希望她没做什么异梦,没发现我们的秘密计划。”母亲偶尔会做关于家中成员的异梦,梦里她能很准确地看到他们的秘密,甚至未来。“吃饭前我会先和阿弟说,免得他心中的怀疑脱口而出,让妈知道了。”他知道儿子会在几条街外的市集那儿玩,前几回他们去参观圣居普良教堂(chapel ofSaint Cypriall)及那附近的海边时,他就和一些男孩玩在一块。奥古斯丁轻抚情人瘦削褐黄的脸颊,去找阿弟了。

她看着他宽阔、结实、高大的身影大踏步而去。自他俩十多岁在一起以来,她一直对奥古斯丁忠实不移。她非常宠爱他俩的儿子,也教导他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可是在奥古斯丁所有书信记录中,我们找不到她叫什么名字。情人的社会身分很低,她自知,鲜有男人会把情人留在身边一辈子的,不过至少眼前他还愿意带她同往意大利,否则也不会告诉她这个计划了。

想到这儿,她丰满的唇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或许,等逃离了老太太身边,就算奥古斯丁为了事业野心去娶了某位贵族女儿,他依然会把她这个情人留在身边。无论如何,她会把自己当作温驯的仆婢,先去帮奥古斯丁的母亲预备晚餐。她知道,只要能做,老太太一向坚持亲手准备奥古斯丁的每一餐。身为奥古斯丁的情人,她知道分寸,也很识相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十二年来,她已懂得“是什么身份唱什么戏”了。

“求求你,奥古斯丁,跟妈回塔迦斯特(Thagaste)好不好?”母亲恳求,“过去待在迦太基(Carthage)的七年当中,你什么也没得着。你看,你的学生拒付学费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你爸在塔迦斯特可是大有地位的人,没有人胆敢这样子轻慢你,况且,你也好帮着弟弟纳威(Navigius)管理爸爸的庄园啊!”

奥古斯丁擦了擦唇角,从妈妈手里递过水盆,慢慢把手洗干净了。“爸的庄园就那么点大,纳威根本不需要我帮忙,你忘了,他的管理才能是我们家最棒的。就算他真的要帮手,也可以找姊姊佩儿(Perpetua)帮忙啊!你可别小看她的能力喔!”奥古斯丁把视线从双手移开,看着妈妈,笑着说:“她全都是从你身上学会的。”

母亲给了他一个不以为然的白眼,想要忽略儿子拍的马屁,可是到头来也只能意兴阑珊地叹一口气。全家也不是只有佩儿一个人从她这儿学会有关人与财产的管理艺术。

“喔,对了,妈,烤羊肉棒极了,而且从不失手。”

“对,奶奶,羊肉好好吃喔!”阿弟附和着。他就像父亲一样,从小学会只要夸赞奶奶的烹饪手艺,做奶奶的就算再严肃,心都会软化下来的。这小家伙打的主意就是下桌回到妈妈身边时,能顺手多拿些甜点带着走。

阿弟果然没失望,奶奶又往他手里放了些最喜欢的蜂蜜蛋糕。他突如其来给奶奶一个拥抱,这可奇了,小家伙平常好动得不得了,向来不肯停下来让人抱一下的。

……

P2-5

序言

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年)是古罗马帝国晚期著名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体系讨论了当时最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其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

随着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思想源流的梳理,奥古斯丁思想体系中的许多观点或理论,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重视。了解西方学术思想流变、历史传承,奥古斯丁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本书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奥古斯丁的文学传记。

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家庭并不富裕,但还是为他提供了北非最好的教育,送他到本地区最大的城市迦太基去,在那里学习修辞学。奥古斯丁早年信仰摩尼教,384年前往曾为罗马帝国首都的米兰任修辞学教师,在那里他接受了有名的大主教安布罗修的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两年后他回到北非,不久便在教会获得了高级职位。396年他被按立为非洲希波城的主教。从此,就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教会的事务以及反对异端的斗争。430年汪达尔人围攻希波时,他死于此城。在此期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主要有《上帝之城》《忏悔录》《三位一体》等。在他死后的1600多年间,他的思想不断给后代的思想者带来启发,影响甚至远远超出基督教的范围,成为普世思想的财富。

奥古斯丁的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亲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他受母亲的影响很深。人们常常拿他父母双方的禀性,来解释奥古斯丁复杂的个性:“奥古斯丁……既好色,同时也很属灵;他被世界所吸引,然而也潜心于智识的生活;他一方面屈从于友谊,然而另一方面又能断然放下。他是放纵与节制、想象与理性、神秘主义与逻辑论辩的混合体。”

事实上,没有哪种简单的说法可以对奥舌斯丁作出诠释。但是,我们却可以抱持“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的态度,藉由文学丰富的表现力来了解奥古斯丁追寻真理的一生和著述,以及这位时代巨子的人格魅力。

奥古斯丁生活的时代,哲学与神学合于一流,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独尊至圣的意识形态。本书作者因此选择了带有宗教意味的文学笔调,生动地描绘奥古斯丁哲学思辨的青年、勇于护教的中年和鞠躬尽瘁的晚年,为读者还原公元四、五世纪古罗马帝国走向衰落时历史情景和宗教面貌,也有助于读者体会理解奥古斯丁生活的那个世界及其思想背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寻之旅--奥古斯丁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瑞秋·菲利普斯
译者 董家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3848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03.1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9
15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