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著作评介集成/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著作评介集成》由谢清果、钟海连主编。
华夏传播学,又称华夏传播理论,是对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活动和传播观念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和扬弃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能够阐释和推进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传播机制、规律和思想方法的学说,亦即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能够阐释中华文明传播的变迁历程。并能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提供精准的传播方案,进而能运用中华术语建构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
目录

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回眸
宋代新闻史(朱传誉)
先秦传播事业概要(朱传誉)
中国民意与新闻自由发展史(朱传誉)
中国上古演讲史(宋嗣廉)
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朱传誉)
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吴予敏)
中国传播媒介发源史(吴东权)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尹韵公)
先秦的口语传播(吴东权)
先秦的传播活动及其影响(张玉法)
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李敬一)
新闻理论的中国历史观(王洪钧)
中国传播思想史(关绍箕)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周月亮)
史记与新闻学(缪雨)
唐前新闻传播史论(赵振祥)
中国古代传播史(王醒)
中国传播史论(郝朴宁、陈路、李丽芳、罗文)
中国传播思想史(金冠军、戴元光)
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孙藜)
清末民初新闻出版立法研究(殷莉)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书写材料的文化史([日]富谷至)
清代前中期新闻传播史(史媛媛)
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钱锡生)
元代传播考:概貌、问题及限度(李漫)
殷商文化传播史稿(巫称喜)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李彬)
宋代新闻传播与政治文化史稿(刘大明)
中国文化中的“报”“保”“包”之意义(杨联陛)
华夏传播的理论建构
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余也鲁、郑学檬)
华夏传播论(孙旭培)
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黄鸣奋)
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李国正)
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选辑(郑学檬)
中国传播史论(李敬一)
中华文化与传播(孙顺华)
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美]陈国明)
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毛峰)
传播理论的亚洲视维([美]赵晶晶)
具象传播论——形名学之形学(杨钢元)
“和实生物”——当代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美]赵晶晶)
文明传播的哲学视野(杨瑞明、张丹、季燕京、毛峰)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谢清果)
华夏传播学引论(谢清果)
华夏传播的政治沟通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杨美惠)
道教的社会传播研究(曾维加)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思想研究(陈谦)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白文刚)
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传播制度研究(陈谦)
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杨焕英)
心有灵犀:儒学传播谋略与现代沟通(张立伟)
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崔炼农)
阳光下的孔子——孔子与大众传播学(孔健)
老庄传播思想散论(魏超)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谢清果)
和老子学养生——老子的健康传播智慧(郭汉文、谢清果)
佛教道教传播与中国文化(刘晓英)
先秦诸子传播思想研究(仝冠军)
《道德经》与当代传媒文化(谢清果)
华夏传播研究的媒介场域
中国邮驿发达史(楼祖诒)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张秀民)
中国印刷发展史(史梅岑)
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臧荣)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关]托马斯·弗朗西斯·卡特)
中国交通史话(陈鸿彝)
中国古代邮驿史(修订版)(刘广生、赵梅庄)
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叶树声、余敏辉)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于翠玲)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朱迎平)
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路善全)
明清江南城市商业出版与文化传播(刘天振)
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基于对电视传播的考察(晏青)
华夏传播研究的修辞视角
中国古代演说史(宋嗣廉)
实用修辞学(关绍箕)
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库)
中国古代论辩艺术(张晓芒)
孙子:谈判说服的策略(方鹏程)
论辩传播述评·游说·社会·人生(贾奎林)
巧辩不如攻心:三国的说服智慧(陈禹安)
中国古典说服传播范式及隐喻叙事研究(马兰州)
中国古典说服艺术(李亚宏)
向子贡学说服(陈禹安)
鬼谷子:说服谈判的艺术(方鹏程)
华夏传播研究的民俗视维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郝朴宁、李丽芳、杨南鸥、郝乐)
民俗传播学(仲富兰)
传播习俗学论纲(杨立川)
民族文化传媒化(刘建华、[奥]Cindy Gong)
民族文化传媒化(程郁儒)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孟建煌、帅志强)
西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文化传播研究:以通渭小曲为例(姜鹏)
闽台妈祖文化传播研究(吉峰)
华夏传播研究的文艺视域
《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杨代春)
《西厢记》传播研究(赵春宁)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概要(康晓红)
八仙信仰与文学研究——文化传播的视角(党芳莉)
包公文学及其传播(李永平)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黄镇伟)
《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影响(牛景丽)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聂付生)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王金寿
导语
谢清果、钟海连主编的《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著作评介集成》首先力求充分把握这一领域前沿热点的研究成就,并归纳出其显著特征,进而从反思“传播学本土化研究”问题入手探讨“华夏传播研究”的合法性,再基于四十年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变迁与近年来发展的丰硕成果,从核心概念辨析、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建构、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培育、华夏传播理论体系构建等维度,全方位、前瞻性地展示出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的基本态势与发展路径,为最终“中华传播学”的形成奠定历史与文化的基石。
该书所以取名“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是希望学者能够突破学科的界限,开展跨学科对话,展开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描绘出以传播学为底色的中华文化的全览图。因为华夏传播学本是文史哲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与新闻传播学交融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以传播学的研究视角观照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吸收各学科研究成果,打造出传播学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也是建构中国传播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应有之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中华文化传播研究著作评介集成/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清果
译者
编者 谢清果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73881
开本 16开
页数 5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8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872
CIP核字 2018163062
中图分类号 G206
丛书名
印张 3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