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武夷茶大典(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武夷茶是闽北地区所产茶总称,主要涵盖武夷岩茶、金骏眉、正山小种、北苑贡茶、政和功夫、政和大白、建阳小白、松溪绿茶等品种。杨江帆主编的《武夷茶大典》设置有、源流、传播与影响、茶树品种、繁育栽培繁商、茶叶制作工艺、茶叶产品、专业审评、审美鉴赏、贮藏与包装、营销与品牌、茶具茶室、实用冲泡、茶艺与茶道、茶效与科学品饮、武夷茶俗、茶著茶文、涉茶艺文、武夷茶诗、科技与教育、当今茶人二十章,以全新的历史文化与科学视野,审视分析武夷茶的发展与经验,发掘出隐藏于其中罕为人知的脉络,总结出一些规律。 目录 第一章 源流 起源时期 (一)“建茶”与“北苑茶 (二)武夷茶名的由来 (三)武夷茶正式定名 发展时期 (一)从上层宴饮到民间茶肆 (二)北苑茶园与张廷晖 巅峰时期 (一)北苑茶的风靡 (二)新意迭出之茶论 (三)蔚为大观的建茶诗 探索时期 (一)元代相对衰落 (二)明代探索变化 (三)清代重新崛起 (四)民国的错综复杂 现代化时期 (一)1949—1978年复苏期 (二)改革开放新崛起 (三)从数据看发展 第二章 传播与影响 武夷茶的国内传播与影响 (一)古代武夷茶的传播 (二)宋代北苑茶的传播 (三)乌龙茶的传播 (四)正山小种红茶的传播 (五)武夷红茶对福州港发展的影响 武夷茶的同际传播 (一)近代武夷茶的对外传播 (二)武夷茶的世界影响 第三章 茶树品种 闽北自然环境特点 闽北的茶树品种 (一)茶种 (二)宋代北苑茶树品种 (三)现代主要品种 (四)武夷山引种的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 第四章 繁育栽培 繁商 …… 第五章 茶叶制作工艺 第六章 茶叶产品 第七章 专业审评 第八章 审美鉴赏 第九章 贮藏与包装 第十章 营销与品牌 第十一章 茶具茶室 第十二章 实用冲泡 第十三章 茶艺与茶道 第十四章 茶效与科学品饮 第十五章 武夷茶俗 第十六章 茶著茶文 第十七章 涉茶艺文 第十八章 武夷茶诗 第十九章 科技与教育 第二十章 当今茶人 附录 闽北茶业大事记 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夷茶大典(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江帆 |
译者 | |
编者 | 杨江帆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798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6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62 |
CIP核字 | 2018213849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92 |
宽 | 220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