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给力时代须借力而行
做小事靠自己,做大事靠大家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合作
整合能够产生新的财富
第二章 整合效应无处不在
从“拼车”看成本整合:共享之妙
从“农忙”看流程整合:合作之强
从“借钱”看资金整合:造血之能
从“中介”看信息整合:捷径之路
从“讨论”看思维整合:智慧之门
从“下棋”看人事整合:布局之法
从“捆绑”看销售整合:结盟之利
从“打牌”看资源配置:运筹之策
我们正处在整合资源的佳时期
第三章 欲整合别人,先盘点自己
攒成穷人,赚成富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好地方就在你身旁
真的“物尽所用”了吗
恐怖的“声”化武器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别让机会困死在摇篮里
第四章 表面是缺资源,实际是缺观念
舍得有限,赢得无限
只需做好一个环节
固守资源=抱残守缺
不用占有资源,只需利用资源
没有人缺资源,只是角度不同
不利条件中往往也隐藏着有利
没有不能整合的资源,只有未被合作的机会
第五章 学习整合必懂的七条定律
自己努力,别人才给力
心态不开放,走到哪儿都是困局
与你不同的人,正是你好的补丁
让别人带来高度,让自己决定维度
别人的不足,正是你存在的价值
信任你的人越多,能整合的资源就越多
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成功程度
第六章 整合的八项能力
策划:让“计划”赶得上“变化”
交际: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自我推销的过程
识人:找对关键的整合对象
沟通:五分表达五分倾听
多线:让多件事齐头并进
判断:危机与转机的互换
分享:分享则久,独享则散
执行:是什么让整合成了“烂尾楼”
第七章 懂得借力就能万物不缺
天下万物均可借
别人为什么会跟你合作
资源整合的四个境界
欲合先分:资源整合是典型的“小狗经济”
合作不仅是态度问题,也是方法问题
稳固的合作关系怎么来
会做事是人才,会造势是人物
第八章 团队无优势,关键在整合
建立共识,行为才一致
弥勒佛公关韦陀管账
群体冷漠现象与责任分散效应
一团和气往往也是一种危机
不要让小事坏大事
取经团队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中心是个忠,两个中心是个患
第九章 没有人是你的固定资产
距离不是物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独享成果=独吞恶果
不是“用不上”就可以不联系
不在于你多会说,而在于你多会听
服务的人越多,潜藏机会越多
第十章 看看人家怎么做
海底捞你都学不会
三国核心人物的那些事
视角另类的发家史
“空手道”的高境界
中国互联网行业杀出一匹“黑马”
打造产品的方法
玩起整合来“小菜一碟”
精彩页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句话讲的就是团队的作用。作为自古以来就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中国人在合力这件事情上也是深有体会。除了上述那句俗语之外,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一系列的至理名言。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将这类名言奉为圭臬,因为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愈发明白,这是一个单枪匹马难以出头的年代。一个人,尽管很聪明,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但假如他想靠着单打独斗获得巨大成功的话,那也是天方夜谭。
当然,这并不是要打击任何人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只不过是将一个残酷但真实的现实讲出来。只有读懂了题目,才能解决问题,不是吗?
诚然,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强者,他们有着极强的个人能力,可能会成为众多猎头公司的捕猎对象。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强者就一定是最成功的人,道理很简单,因为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的个人能力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他们却因为能够笼络到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最终成就了自己。
这里以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刘备为例。
通过《三国演义》一书,我们知道,刘备原本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汉景帝阁下玄孙,算是正宗的帝室之胄。但后来由于刘备先祖触犯法律,导致家道中落。到刘备这一代时,他们已经成为与寻常百姓无异的凡夫俗子了。
但刘备不想只是做一个普通人。他自小就有称王称霸的雄心。他也知道,像逐鹿中原这种大事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他在人生中的每一处都小心翼翼地留下了“注脚”。
刘备15岁时,外出求学。在此过程中,他便开始为自己积累人脉。他首先认识的是卢植、公孙瓒等人。卢植是他的老师,公孙瓒是他的师兄。在刘备出道之前,这两人给予他不少的帮助。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神州大地上爆发了黄巾起义。当时的刘备籍籍无名,但是他知道要闯出一番天地来必定要多多借力,于是他与关、张二人结为异姓兄弟。
他选择关羽、张飞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他们身上有他没有的能力——智慧、武力以及财力。这关羽是在家乡杀了人逃出来的,勇猛过人,极具智慧。张飞是本地的屠夫,做起了很大的猪肉生意,不但能打还有钱。反观当时的刘备,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打架不用说,要钱也没有,整天挑着草席、草鞋贩卖,仅能养家糊口而已。
在后来的斗争中,刘备逐渐发展壮大,但始终只能算是一股小势力,刘备为人仗义忠厚,所以吸引了很多豪杰前来相助,头一批人便是赵云、徐庶。赵云是三国猛将,战力自不必说,他曾经七进七出,救刘备的儿子刘禅;而徐庶则更是帮助他在早期的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备除了招募人才外,还经常通过投靠比自己势力大的军阀以求壮大。他先后曾投靠过曹操、袁绍、刘表等人,每次投靠,都让他能够休养生息,趁机发展壮大。
这也是刘备集团发展史上的一个惯用招数:当他们面临被消灭的危险时,刘备总能够找到强大的靠山,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刘备通过徐庶的介绍将诸葛亮招入门下,诸葛亮的到来让刘备如虎添翼。后来,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渐渐起势,招募了一大批将才,武将如魏延、马超、黄忠等,文士有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正是这些人帮助刘备登上皇位,建立蜀国。
其实不只是刘备,古代打下江山的皇帝几乎都是靠着这种方式起家的,而他们本身,在智慧和武力上却总是弱于身边一些文臣武将。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起初他只是一个亭长。但后来他笼络到了一批能人,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他手下有徐达、李善长、常遇春、蓝玉等一批能人。
站在刘邦、刘备、朱元璋等人的角度来说,他们靠着自己的手段让一批人帮助自己完成大业。但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而言,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试想,假如没有韩信、萧何、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徐达、李善长、常遇春等人,刘邦、刘备、朱元璋能够成为开国皇帝,名留青史吗?
所以说,只有站在这些人的角度,我们才能发现,古往今来,做大事者绝不会是单枪匹马的,他的身边一定有一个像样的团队。
正所谓做小事靠自己,做大事靠大家,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想要依靠个人能力达成某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单枪匹马不是勇武,更像是一种鲁莽和冲动,当所有的人都在抱团以求整合的时候,一个单枪匹马的人无疑是要被这个时代淘汰的,光靠自己的力量就好比是攥起一只拳头,而懂得整合的人却是攥起数只甚至是几十只拳头,两者之间如果较量一番。相信高下立见!
P3-6
导语
这不是一个单枪匹马就能够出头的时代,也不是狄更斯所说的“最好的和最差的共存的时代”。余江编著的这本《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认为:给力时代须借力而行;整合效应无处不在;欲整合别人就必须先盘点自己;表面是缺资源,实际是缺观念;学习整合必须懂得七条定律;懂得借力就能万物不缺;……
序言
只有穷脑袋,没有穷口袋
网络上有人曾这样抱怨:4.0年前,改革开放,遍地是
机会,但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出生;20年前互联网开始兴起
,富了一帮信息技术人士,但我们那时候还小,不懂电脑
;10年前房地产业开始走上经济大舞台,但我们那时候穷
,没有钱买房。现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但是我们却没有
当年的资源。
我们无意去研究抱怨者所说的话是否属实,但其中透
露出的一种观念却值得我们深思。
什么观念?穷不在我,穷在环境!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他们将那些成功人士的成绩都
归结于环境,忽略了自身的因素,总抱怨时代,怪时代没
有给机会,怪最好的时代都在从前,现在却难觅机会。
果真是这样吗?
没错,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机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没错,20年前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发轫,一些搞信息技术
的人获得了成功;没错,10年前楼市开始发轫,人市即赚
。但有一条规律却被人忽略了,那就是任何从前都是从当
下走过去的,任何当下都要成为以后的从前。
所以,我们无须纠结于以前有什么,只需问现在有什
么。
其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机会比以前更多了。
40年前的传统行业中,有的仍然势头强劲,有的却在新行
业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新行业是一种机遇;20年前萌芽状
态的互联网如今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互联网
的机遇更好了;10年前的楼市走上经济大舞台,如今房地
产举步维艰,人们手上的资金却是更多了。
种种困难的背面都隐藏着巨大的财富,却总容易被人
忽略。
能够看到困难背面的人现在都在耕耘,他们又成为新
一轮财富角逐的主角;而看不到困难背面的人,却只能在
网络上发一发生不逢时的牢骚。这与其说是一种眼光上的
差距,倒不如说是一种观念上的差距。一种是平庸的观念
,认为资源和机会总在过去和未来,在当下看不到一点蛛
丝马迹;而另一种则是非凡的观念,机会无处不在,资源
无处不在,只要我努力就够了!
而那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正是拥有着非凡观念的一
批人,他们曾经也是穷小子,也缺资源,但他们却能够用
各种方式整合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他们明白,自己缺的,
这个世界都有。
平庸的人坐等资源,非凡的人整合资源。这既是一种
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坐等资源的人抱残守缺,原地踏步
;而整合资源的人却在不断拥有,直至成功。因此。穷口
袋是由穷脑袋决定的,如果有整合的脑袋,何愁无资源,
何愁无机会,又怎会变成穷口袋呢?
整合真的那么高深吗?并非如此,早在石器时代,人
们已经开始在整合了。从物物交换到结成部落,这都是整
合的微观模型。从这种整合当中,人类变得更加强大,并
最终走到了今天。
整合真的那么困难吗?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白手
起家的人,他们能够从一无所有到平步青云就已经证明了
,整合只不过是一种折腾,一种努力。只要你够努力、够
胆大、够聪明,它不过就是“小菜一碟”。
整合不高深,也不困难,那为什么踌躇不前,不去整
合呢?
我们只能告诉你,在任何时代,你所缺的资源,这个
世界都有,不管你是企业家、中层管理者、员工还是个体
户,你都可以从这个世界上整合到你想要的任何资源。技
能、人脉、资金、智慧,你能想到多少,它就有多少。
为什么?因为你也有自己的资源。你的知识、你的经
验、你的圈子、你的智慧,这一切都是你所拥有的资源,
只是你从未发觉。你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利用你有的,
去交换你想要的。
这不是一个单枪匹马能够出头的时代,这也不是狄更
斯所说的“最好的与最差的共存的时代”,对于整合而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
,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的一切,
成功自然会到来!
内容推荐
余江编著的这本《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从改变人的思维角度出发,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案例,向读者揭示通过整合资源,从整合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读者在人生中不断获得新的机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江
译者
编者 余江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019865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8142057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