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斜阳温柔(雷峰塔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名美丽王妃的绕指柔肠,一个青年将军的去意彷徨,一位末代君王的千古决策,一片锦绣家园的祥和回归。本书以雷峰塔建造的历史(公元976—978年)为背景,讲述的是雷峰塔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目录

第一章 /001

第二章 /020

第三章 /035

第四章 /052

第五章 /072

第六章 /088

第七章 /104

第八章 /128

第九章 /146

第十章 /162

第十一章 /186

第十二章 /203

第十三章 /226

第十四章 /242

第十五章 /255

试读章节

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

杭州南屏山发白天目,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即为慧日峰,峰下便是那吴越国的皇家寺院慧日永明禅院,对面又有夕照山,钱傲早就打算在那夕照山上建造一座西关砖塔,珍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吴越国的平安与胜利。

这个决定几乎是在沼令水丘将军出山时就同时作出的。延寿禅师和国主在筑塔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默契。喻皓大师就更不用说了,他同意放水丘执雷出山的前提,就是仗一打完徒弟就得回来,没有年轻又富有经验的水丘执雷,他一生的心事就完成不了。

没想到将军凯旋归来的第一天,朝廷上就发生了如此激烈的争辩,而且,论战并没有到此结束,只是换了一个论坛,新一轮上场的人物是更加重量级的,争辩的对手是下台丞相沈伦和现任丞相崔仁冀。

崔仁冀本来无心与沈伦争执,他是一个务实的人,只要事情做到了,面上吃点亏无所谓。但沈伦不一样,他是三朝元老,坚定的保境安民派,对一切企图破坏这一基本国策的人深恶痛绝,包括黄夷简、水丘执雷、罗约、鲍约等人,因为种种复杂因素参与平南唐行为的将臣们,他一个不剩地都骂了进去,结果几乎把自己骂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当然他也知道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认准了崔仁冀是他要往死里追的对头。从国主人宋朝觐归来,这老丞相就追来追去地追着崔仁冀没完,今日一早,就追到了慧日永明院。两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就在晨钟暮鼓旁激烈争执起来,先是慷慨陈词,再是声嘶力竭,最后是声泪俱下。

两位老臣吵吵闹闹地被拦在寺院门口,钱傲跨进了院门,仿佛无动于衷,望着寺院后面的南屏山,凝神片刻,回过头来,随从们以为他要下什么旨,却见他说:“今日阳光甚好,孤欲在此处品茶。”

话音未落,就听门口一声叫:“陛下,十万火急啊陛下,宋军就是眼热我们这支火箭军队,才不敢轻举妄动,才敢给我们三年时间啊,崔仁冀祸国殃民啊,陛下,请准我上奏吧,万万不可解散火箭神军,万万不可啊!”

钱傲听到他心里有一根弦断裂似的一声轻微的咔嗒声,右手握着的那圈佛珠中的一粒,又被捏碎了,几乎同时,他胸膛里无声地爆发出了一声咆哮:“杀此老奴!”

在他三十年的君王生涯中,他记不清自己已经捏碎过多少佛珠,这似乎可以证明他那近乎于强盗出生的盐贩子祖父的血液依旧在他身上激荡。

他指着院中身后的那株高大的菩提树,说:“就坐在这里吧。”

他又淡漠地告诉左右,让沈伦和崔仁冀都在寺外等着,随时等着他的宣召,然后,他就端坐于斑剥的树叶的碎影中,双手合什,双眼时合时闭,一心念佛,仿佛一切都已经被他悬置起来。这位早已被中原宋王朝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江南一方霸主,究竟在想什么呢?P73-74

序言

这部小说,是围绕一个王国的消亡与一座塔的诞生而演绎完成的。

国是吴越国,塔是雷峰塔,而时间则在吴越国将亡未亡的公元975—978年之间。

从史书记载看,雷峰塔恰恰建于这一历史时期。公元975年左右,也就是吴越国协助北宋灭南唐之时,西湖边净寺前夕照山下开始建造雷峰塔。公元976年春,吴越国末代国主钱椒第一次北上朝觐。两年以后的公元978年,钱椒再次北上,并纳土归宋,吴越国消亡。公元979年,钱椒随宋军出兵北汉,北汉亡。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分裂混乱之后,终于又进入了大一统的格局。

当我们指点历史上的明君时,开国君主是占有很大比重的,而几乎所有的亡国之君都可以进入昏庸无能的行列,吴越国的末代君王钱椒实在算是一个例外,他基本上是作为一位明君被肯定下来的。中国历史上鲜有这样的先例,一个王国消亡了。但百姓几乎意识不到朝廷已经换了姓,没有国破家亡的流离失所,更没有血流成河的狼烟四起。一个王国消亡了,但这片土地却更加富饶美丽,人民也相对的能够安居乐业。一个王族消亡了,但千百年来这个家族的后代强健而智慧地延续着,并且越来越壮大。

就吴越国纳土于大宋王朝的关系而言,是人民需要统一带来的安定,是历史在长久的分裂之后渴望终于来临的和平。一个国主就这样仿佛命里注定般地要来结束祖辈的基业,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个人的悲剧,但从更高更广的层面看,更是历史和民族的正剧。

我企图在这部作品里表达这样一种认识:关于终止的意义——对一切不人性的违背人民意愿和历史走向的事物的终止——尤其是自我终止,不仅是一个理想,一项善举,也是一种天意,终止是有终止的力量所在的。

在这部虚构的作品中,就这样出现了高贵却又忧郁的宫廷夫人,敏感而又复杂的将军和开明但更多疑的君主,他们围绕着一座塔——雷峰塔,展开了自己的命运故事。

即使是一部虚构的作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多少也要因为叙述和结构的需要作一些文学性的调整。比如为了叙事的需要,建塔时间被适度推迟了一些,而小说中那位吴越国高僧延寿的西归也随之推迟了一年。

即便小说中多少还会出现一些史实与常识的失误,但她的精神是真实的:一座塔,也是一双合什的手,是祈祷和平的象征。

雷峰塔自1924年9月25日倒塌,将于2002年9月25日重建开光。

我把我的这部小说献给重建之后的雷峰塔。

斜阳本是接近消亡的阳光,但它消亡得无比温柔,就像雷峰塔在夕照之中。

                  2002年7月6日

后记

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她和真实的场景情境相融,这就是我在小说的最后附上一张地图的缘故。有兴趣的读者将在地图上找到小说人物生活的痕迹,更可以在现实的漫游中印证虚构人物的“存在”。

由于这部小说基本上是围绕着西湖南线的雷峰塔展开的,故而,我们就以雷峰塔为中心,在纸上指点一番吧。

1924年9月倒塌的雷峰塔,将在2002年的9月重建开放,它坐落在西湖南线的夕照山下,是西湖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的文化景观。以往,关于白娘子的故事已经使雷峰塔家喻户晓,现在,人们是不是应该来看一看重建的雷峰塔是什么样子的?

雷峰塔对面隔着一条南山路,就是净寺了。这座吴越国时期的王家寺院,当然不可能有小说申的夕照院,但寺宇庄严,南屏晚钟那一百零八下的钟声,每日敲响。每年的元旦,全世界各地前来祈祷和平的人们,在此寺內,举行他们的盛典。

从净寺出来,往南不出几站,便是满陇桂雨之所在。从这里往前走,先是石屋洞,再是水乐洞,然后是烟霞洞。这就是小说中那对青年恋人游历的原路。面对烟霞洞,洞口左边石壁上刻着的,就是小说中根据那钱王所画的观音像雕塑的水月观音石刻像,我小说中的当归夫人就是根据这尊人物造型设计的。

如果您还有兴趣和时间,您还可以转回来,向对面的南山漫游。固然,那里已经没有王宫的多少印记了,但南山的将台山还在,钱王就是在这里与当归夫人长谈的。钱王的王宫后来成了南宋王宫的所在地,以后屡遭火灾,终于淹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至于六和塔,只要坐车往前,不久就到,那应该是喻皓大师的杰作吧。而保椒塔是站在西湖边总能看到的,它比雷峰塔早建起码十几年,将军和夫人曾经到这塔上鸟瞰西湖,谈情说爱,那时的保椒塔叫应天塔,是可以从里面登上塔顶的。

至于临安,那时被称为衣锦军,钱谬的墓地就在那里,他的父亲钱宽和母亲水丘氏的墓地也都在那里。那是专门要花一天时间去的。

我以为,倘若读了这部小说,又能亲历一下这小说申的现实场景,那会有另一番境况,我们不妨称之为是斜阳下的漫游吧。

是为跋。

初稿:2002年1月19日—2002年5月6日

二稿:2002年7月6日

定稿:2002年8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斜阳温柔(雷峰塔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24656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2-10-01
首版时间 2002-10-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4
13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