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且又成为当今人们健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等多功能的良好手段。
张耀庭主编的《中国武术史》在前人蹚出的道路上,以上下求索的精神,沿着武术自身发展的脉络,博采雄辩的史实,力求较全面地回答中国武术相关问题。
图书 | 中国武术史(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且又成为当今人们健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等多功能的良好手段。 张耀庭主编的《中国武术史》在前人蹚出的道路上,以上下求索的精神,沿着武术自身发展的脉络,博采雄辩的史实,力求较全面地回答中国武术相关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武术 第一节 中国武术的发源 一、生存竞争中技击的萌芽 二、原始战争促进武术萌生 三、原始宗教、教育、娱乐与武术的发端 四、原始武器的创造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武术 一、铜兵的使用与演进 二、拳搏与角力 三、射术的发展与射礼 四、商周武舞 五、商周武士教育 第三节 春秋战国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武术功能的多样化 二、武术技艺的多样化 三、武术意识的发展 第四节 先秦诸子与武术 一、儒家与武术 二、墨家与武术 三、道家与武术 四、兵家与武术 五、阴阳家与武术 第五节 先秦民族武术的交流 一、尚武强兵与“胡服骑射” 二、巴、蜀民族的武功 三、南方百越族的武术 四、滇族的武艺活动 第二章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 第一节 秦收兵器与汉代尚武 第二节 汉代武术流派、著作及理论 第三节 汉代武术套路、攻防格斗及练力试力 一、武术套路 二、攻防格斗 三、练力与试力 第四节 角抵、手搏与相扑 第五节 剑的演变与刀的勃兴 第六节 弓弩与射术的发展 第七节 其它武术器械的使用 一、长戟 二、双戟 三、手戟 四、矛(矟、槊) 五、长刀 六、双头矛 七、斧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 第四章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武术 第五章 两宋时期武术 第六章 辽、金、西夏及元代武术 第七章 明代武术 第八章 清代武术 第九章 民国时期武术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武术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耀庭 |
译者 | |
编者 | 张耀庭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9134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6 |
出版时间 | 1997-09-01 |
首版时间 | 1997-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2 |
CIP核字 | 199609947 |
中图分类号 | G85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293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