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一天 |
内容 | 作者简介 田耳,本名田永,湖南凤凰县人,1976年生。200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迄今已在《人民文学》《收获》《联合文学》《中国作家》《钟山》《花城》《作家》《天涯》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余篇,计两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三部,中篇小说二十部。作品多次被各种选刊、年选转载。曾获各种文学奖项十余次。现供职于广西大学君武文化研究院,并为江苏作协合同制作家。 书评(媒体评论) 在田耳内部有一只飞跑着的狐狸,他对听众的反 应,有敏捷的预感和判断,随时准备着再变一个魔术 ,赢得喝彩。 ——李敬泽 田耳有自己的小说标准,他一直在爬他的小目标 。他善于把清晰的写含混,把明白的写糊涂,把大的 写小。我喜欢他的那股糊涂劲。 ——李敬泽 《一天》真是杰作,那是拆了舞台,站在旷野上 ,听八方来声。细微处嘈嘈切切,绵延时如洪流般从 天地间涌来…… ——金理 田耳的平民视角,使他把某种创作者的神性置换 成了和人物休戚与共的权利,而这种姿态恐怕是当下 很多作家所真正需要的。 ——双雪涛 目录 一天 附体 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精彩页 1 比头茬闹钟更早的电话,一般都让人心惊肉跳。只响两声,我将手机接通,屏上蓝幽幽的来电显示,是我妻于碧珠。我起床往外走,不忘扭头看看床头,女儿小萤在睡,嘴角挂笑,显然做着好梦。她已三岁,开始做梦,好梦噩梦都有相应的表情。妻在县医院当护士,昨晚的夜班。这个时候,通常不会打电话来,怕惊醒女儿。她上班前哄小萤入睡,待次日小萤睁开眼,又能看见她。 像大多数佴城人家一样,私建小楼房,我住二楼,楼下住了老父母。楼下座机也在响,两边电话同时地响,这时,我隐隐感觉到某种关联。 “你堂哥家的女儿又出事了。”妻开宗明义。 “哪个堂哥?” “还能有哪个堂哥?” “跟我共一个爷爷的堂哥,有五个。”我提醒,于碧珠未必个个认全。我又说,“我晓得你是讲哪个?” “还能有哪个?” “三凿(凿读‘着’的音)?” 其实妻讲了头一句话,我便自动想到三凿。曾经,堂哥三凿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是双胞胎,名字还是进城跟我父亲讨来。我父傅桐川,曾是蔸头村头一个大学生,毕业分到县城工作,有文化。父亲给这一对侄孙女取名傅单妮、傅双婕。婕字难写,后改为洁。后来,三凿家里只有一儿一女。 我呼吸顿时有些浊重,清早时分,空气很潮。远处看去,六点半的光景,山的轮廓已然明朗,鸡也鸣狗也叫,河对岸的马路有了不少车辆。楼下的电话有人接,不出意外,是我父亲。母亲有眩晕症,不是随时能起身。 五点多,天还浓黑,下面救护车声音又紧了一阵,ICU收来县高级中学送的重病号,说是一女生从五楼跌下。是否跳楼,尚无定论。这样的事件,隐藏有故事,自是得到最快的传播。我妻在内一科,听人讲起。当时她正往多份病历上填写测查数据,错一项都可能是医疗事故,不敢分心。忙完那一阵,她才问起那女生的情况。一个同事说,女学生名叫傅单妮。妻有印象,赶紧再去打听。ICU大门紧闭,家属还没赶来,学校只有管女舍的阿姨和几个帮着抬人的老师,个个一脸错愕,尚未回过神,问什么全不肯说。稍后ICU门敞开,那女学生被推车推着跑,好几个医生护士护住,不让人靠近。后面就转了院,转到市人民医院,那里有更好的医疗设施以及水平。“女孩盆骨都骨折了,我们不敢乱动。”ICU的凌医生跟那些老师解释,“她还小,我们技术不过硬,要是没接上来搞成残废,那真叫抱憾终生。地市医院水平比我们高,希望更大。” 摆了基本情况,妻便依照经验,又讲起她的看法。“……显然,凌医生讲话是有策略。他怕惹麻烦,只肯讲骨折。他找一堆理由,把事情推给市人民医院。真实的情况,肯定要比这严重。” “有没有生命危险?”无疑,此刻,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脑里浮现着八年前的画面,犹在眼前。 “这不好说。”妻迟疑了又说,“换是以前,院长还是王景旷,没人会把这种病人往外推。王景旷维护下属,出了事他一人出去顶。那时遇到垂死的病号,医生敢接,毕竟抢救费用高,救不活也有几万。王大胆去年底出事,现在邹院长不敢担责,放话说谁的病人出事故,谁自己认赔。这一来谁还敢给自己找麻烦?稍微有风险的病人,都打发去市医院。” “你是说,要是王大胆还当院长,医生拒收单妮,情况反而凶险;换了院长,同样拒收,单妮可能还有得救?” “只是猜测,凌医生不肯讲真实情况。这种事谁会跟人讲?”妻不由感叹,“现在当医生,随时可能惹祸上身。” “家属来没来?” “三凿两口子赶到时,救护车正要出发往市医院去。他俩也上了救护车,堂嫂上车就哭,被拉下来,止了哭再爬上去。” “你再去打听,随时跟我讲。” “你和爸肯定要过去,帮着处理情况。”妻想得周全,“我跟他们打个招呼,马上赶回家,你只管去。” 我从侧梯下楼,站到一楼门口抽烟,刚扔掉烟蒂,门打开,他走出来。我父七十五,头发依然油黑,平时梳得丝丝不乱。现在,那一头零乱的发,像临时添加了几笔岁月的风貌。他脸纹深密,有如木刻版画。 P3-5 导语 《一天》是当代知名作家田耳的中篇小说集,选录他的最新中篇小说三部:《一天》《附体》《我女朋友的男朋友》。著名文学评论家、哈佛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王德威说,田耳的故事能够不动声色地把读者带入他所营造的世界中去,然后和读者一起对人性和存在进行着不停的追问,时而安然体味,时而诙谐起舞,总之他的小说具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召力。 内容推荐 《一天》是七〇后作家田耳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他的中篇三部:《一天》《附体》《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本部集子中的三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内容均涉及死亡。田耳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笔调,不一样的情绪为我们谱出三首不同的乐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181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8 |
CIP核字 | 2018080977 |
中图分类号 | I247.57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