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从卖花女到窈窕淑女--音乐剧的构思到诞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窈窕淑女》是根据萧伯纳的话剧《卖花女》改编的百老汇音乐剧。金晓曦著的《从卖花女到窈窕淑女--音乐剧的构思到诞生》对话剧《卖花女》与音乐剧《窈窕淑女》进行了平行对照研究。本书由表及里的对比分析了两部剧的不同特质,主要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关系配置,戏剧动作结构,戏剧语言特性及戏剧功能。最后阐述了其戏剧主题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人物分析:采用局部对照的方式,观察人物形象在话剧与音乐剧中的不同表现。结构分析:采用“问题揭示脉络”和“戏剧情节点”这两种不同的分析坐标,分别对《卖花女》和《窈窕淑女》进行了戏剧动作结构分析。戏剧语言分析:对音乐剧与话剧戏剧语言的主要戏剧目的和完成方式进行了阐释。戏剧主题分析:对两剧的戏剧主题核心进行了归纳,从英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差异,两剧作者的生活背景、戏剧观念与创作意图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音乐剧观众与话剧观众的不同受众心理,寻找造成两剧戏剧主题与艺术风格迥异的根源。 作者简介 金晓曦,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1998级,先后师从于吴迎、苏彬。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在上海音乐厅演奏贝多芬钢琴协奏曲。2002年作为艺术辅导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2004年师从陶辛,研究音乐戏剧理论,并担任音乐剧史及赏析的教学工作。目前担任音乐戏剧系部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艺术辅导教学工作。 与上海交响乐团多次合作,演奏钢片琴、击弦古钢琴等。曾在东华大学、华东神学院兼职任教。在音乐剧《汤显祖》中担任艺术指导。在音乐剧《魔法坏女巫》英国团队世界巡演的乐队中担任键盘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形象 第二节 人物关系 第二章 结构 第一节 戏剧动作结构 第二节 音乐剧戏剧张力结构 第三章 戏剧语言 第一节 音乐剧《窈窕淑女》的戏剧语言 第二节 话剧《卖花女》的戏剧语言 第四章 戏剧主题 第一节 话剧的戏剧主题 第二节 音乐剧的戏剧主题 第三节 两剧戏剧主题不同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卖花女到窈窕淑女--音乐剧的构思到诞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金晓曦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2364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9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44 |
| CIP核字 | 2018143064 |
| 中图分类号 | J8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