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内容
作者简介
薛凤旋,原藉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并受教育。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47—197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市、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澳门五百年》《香港发展地图集》《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等。
目录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多元的先民文化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第二章 从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原始文明
仰韶晚期的聚落
姜寨一期
大地湾四期
城头山初城
初城的性质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什么是城邦
龙山时代的社会
龙山聚落和城市
城市结构和功能
龙山城邦国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核心地区
周边边远地区
夏代的城市文明
其他夏代城市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商帝国和商文明
仁君
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经济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距都城300千米内的区域性中心
边缘地区的区域性中心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历史的分水岭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封建制度
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1叭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
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宗周
成周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
临淄
曲阜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经济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结构
长安
洛阳
临淄

成都
邯郸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一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运河城市
长江沿岸城市
东南的海港城市
行政及军事重镇
唐代的城市结构
曹魏时都城邺城
北魏(北朝)都城洛阳
六朝(南朝)建康
长安
扬州(中晚唐)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两宋社会的特点
抑军政策
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
商业国家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开封
临安(杭州)
平江(苏州)
明州(宁波)
西夏、辽和金的城市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
明代的城市化
明代城市案例
南京
京师(北京)
临清
大同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清代: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中国的城市文明
城市动力
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新儒学的城市文明
清代后期的城市化:半殖民地化的城市
对世界霸权的依赖
列强影响下的城市
其他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空间分布
城市案例
广州
西安
汉口
上海
结论:城市体系和行政体系混合为一个有机体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发展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的特殊价值观基础(1949~1981年)
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式社会主义城市化(1949~1981年)
毛泽东时代的城市和城市化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对城市功能的社会主义改造
城市区域(city—regioil)
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结构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1981年起)
深圳案例
结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
真正城市:西方的一些偏见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不是某种文明的产物
马克思所归纳的四类城市
亚洲类:城乡的统一性
远古类:城市的乡村化
封建类
资本主义类:乡村的城市化
中国传统的城市文明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的路向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导语
薛凤旋著的《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自2009年面世以来,国家大局和世界大局都出现了很大改变。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城市、发掘文化资产和文化竞争力的新发展方向;对外,我们承诺更大开放,倡议了“一带一路”的世纪性新型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这些对我国文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自然是重要的新动力。
内容推荐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的薛凤旋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并结合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关注点放在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驱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聚焦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凤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5063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3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18257319
中图分类号 K928.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