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喜马拉雅西部早期佛教泥塑(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喜马拉雅西部早期佛教泥塑(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精)》是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大卫·施耐尔格罗夫西藏及佛教艺术高级讲师(David L. Snellgrove Senior Lecturer)克里斯汀·卢扎尼兹研究喜马拉雅西部早期佛教泥塑的专著,作者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该书,从泥塑艺术入手,系统呈现了喜马拉雅西部艺术发展、演变的简要历史和这一遗产在该地区的延续,有助于读者解释喜马拉雅西部地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本书一共配置了300余幅插图,涵盖书中讨论的所有内容本研究主要以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喜马拉雅西部早期艺术遗迹中的泥塑为对象,经过大量的考察和详细的分析,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的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专著。
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以泥为胎的雕塑
古典印度技术
喜马拉雅西部雕塑技术
西藏中部的早期泥塑
第二章 佛陀的驻锡地
西藏西部最早遗迹
三大寺的修建
塔波寺
入门殿
内殿
集会大殿
罗巴寺
早期建造的小寺
底雅寺
普寺
恰让寺的修建
觉林寺
两个连续的艺术传统
12世纪西藏西部遗迹
那科寺
译师殿
上殿
拉隆寺
大日如来佛殿
金殿
贡让寺
东嘎石窟
不同的传统
阿齐寺遗迹群
阿齐寺
集会大殿
三层殿
文殊殿
曼珠寺
大曰如来佛殿
四臂弥勒殿
两臂弥勒殿
四像塔
松达寺
集会大殿
二菩萨殿
独特的传统
第三章 诸佛比较
图像志
佛陀
菩萨
佛母
护法神
构图
图像体系
风格与构图
喜马拉雅西部早期绘画风格
雕塑和绘画之间的风格关系
雕塑风格
装饰与背光
坛城雕塑装饰
特殊装饰
宝座构造与背光
缠枝莲
制作技术
雕塑的安置
人体支架
黏结材料和绳子

塑形
配饰装饰
装彩
塔波寺坛城雕塑的比例
第四章 晚期佛像
古格
金纳尔
拉达克
附录
塔波寺坛城雕塑比较
那科寺译师殿题记
松达寺坛城雕塑
参考文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喜马拉雅西部早期佛教泥塑(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克里斯汀·卢扎尼兹
译者 译者:熊文彬//赵敏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100303
开本 8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1594
CIP核字 2018047362
中图分类号 J315
丛书名
印张 4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334
236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