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典诗词的禅与悟)
内容
作者简介
慕清秋,像宋词一样的女子,吟诵缠绵字句,感怀相思软语。愿以一世浮名,换作持手相望间的浅吟低唱;于烟波浩淼中,以一叶扁舟成就万水千山的相随。
后记
心静时,我们才能倾听到来自内心的、真实的
声音。然而,在这个热闹的都市中,人的心却很难
平静下来。
也许我们会跌倒,会迷失,会狂热地追逐一些
并非内心所需的东西;也许,我们会身不由己,为
了适应外面的世界,为了别人的意愿,即使不甘心
,也只能放手。
生活中遇到许多的不解、迷惘和困惑,就像旅
途中的浓雾,模糊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清真
实的世界。我们如同在雾中行走的旅人,一边摸索
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
凡世间的种种,让我们心中纠结、痛苦,它们
包裹了我们的心。而禅,是一种智慧,它像一束温
暖的光,能够深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最
真实存在的自己,那个除却了身体、地位、身份的
自己,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禅意无处不在,一花、一草、一沙、一树、一
言、一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随处都可以体会
得到。而那存在于古诗词中的禅意,更能打动我们
的内心。
中国的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三言两
语便将人们从物质的世界中拉出,静观内心世界,
静观自己,看到自己的本心,走出迷失的世界,得
到开悟,最后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我们在古诗词中看到了那些诗人们经历了种种
磨炼,最后练就了宁静、隐忍、宽容、淡泊之心。
那份随意与超脱,如何不让人向往?
让我们一起在古诗词的世界里徜徉,在那禅意
中徜徉,还自己一个“浅笑看花开,无争赏叶落”
的意境,还自己一颗随缘自适的本心。
目录
第一辑 悠远·一花一世界
一眼万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宁静绽放: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天涯过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不如心安: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秘境探寻: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
不惹尘俗: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第二辑 虚空·一木一浮生
以我观物: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悲欢离合: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水到渠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放下我执: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人世无常: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纷扰皆空: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第三辑 灵动·一草一天堂
生命之泉: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心存美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境随心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怅然徘徊: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拈花微笑: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时光辗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春日易逝: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四辑 顿悟·一叶一如来
不言自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人生苦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处之泰然: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因缘和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三生因果: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此生空过: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尘埃落定: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第五辑 达观·一砂一极乐
绝处逢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向外求: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
万般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胸怀坦荡: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君子养德: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慧光佛性:溪花与禅意,相对亦无言
人间不寒:即问渔翁何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
第六辑 随缘·一方一净土
灵魂归属: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心如明镜: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生死荣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静水流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浮生若茶: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处变不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低下头来: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思而不乱: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第七辑 沧桑·一笑一尘缘
一盏心灯: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红尘修行: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勘破放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羽化成蝶: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尽心无憾: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自在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心外无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八辑 淡泊·一念一清净
不染一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由在心: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缘深缘浅: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无求无畏: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今生安好: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
世事纷飞: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归零溯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后记
精彩页
浮生若茶: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一)
清茶一杯,杯口处飘着淡淡的雾气,如薄纱袖,如轻罗裳。一缕茶香若有若无地往来于茶杯与品茶人之间,如一位仙女,悄悄地从茶杯中跃起,然后翩翩起舞。
薄薄的香味在空气中萦绕着,生活的繁芜也淡了,品茶人的心情湿润了。
有些人在寻求心静的感觉时,喜欢挑一个安静的角落,泡上一杯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就那样看着杯中的雾气袅袅升起,然后消散。闻一闻茶香,品一品茶味,那心情便如在茶中浸泡过一般,变得清香四溢了。
泡茶需用沸水。应将沸水分几次注入放了茶叶的壶中或杯中,才能使干燥的叶片在沉浮中充分舒展开来,才能使香气升腾起来,然后向外弥漫。
随着沸水的注入,壶中变得热闹起来,茶叶上下翻滚着,拥挤着,细微的清香也被它们搅得溢出了茶壶。水一次次注入,茶叶一次次翻腾,茶香也一次次变得更浓郁。
直到那一枚枚紧缩着身体的茶叶变成一叶叶绿衣仙子,在沸水中从容翩然地舞蹈,那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便让人不由得凝视,久久不愿移开目光。
用沸水沏茶,茶叶在反复的沉浮中渐渐苏醒。
若是用水不同,不用沸水而用温水或冷水,茶叶便会浮于水上,而不是上下翻腾。若是没有了这番翻腾的过程,茶叶的清香也就无法释放出来了。
智者爱喝茶,因为他们在茶中窥见了整个世界,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世间的芸芸众生,何尝不是如茶叶一般历经了沉浮,才散发出了生命的芳香?
(二)
正如事间万事都有因果一样,我们在生命中看到的任何一份美景都不是平白而生的。唐朝的黄蘖禅师在《上堂开示颂》中提到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是同样的道理。
梅花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它那耐得住严寒的高贵品质,不在暴风雪中低头的顽强,让人既生怜爱,又生敬佩。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诗的作者黄蘖禅师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写下这首诗,并非仅仅为赞颂梅花高贵的品质和气节,还借此诗表达了自己在修行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苦难,都会坚持下去的决心。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若不是挨过了寒冷的冬季,经受住了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梅花又怎会散发出素馨沁人的幽香?面对重重困难,种种打击,若不是心意坚定,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又怎能走向成功?
梅花在绽放之前经历了严冬的考验,人在成才之前也要经历磨难的考验,只有通过了考验,付出了努力和代价,克服了困难和恐惧,才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走在人生的路上,若是路面平稳坚实,即使我们从上面来回走过数次,踏破了无数双鞋子,也不一定能够留下足迹。若是路面泥泞湿滑,哪怕只经历一次,也会让我们的脚印印在路上。
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就仿佛一直走在一条平整坚硬的路上,走到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而那些经历了风雨的人们,只要回过头,就会看到泥泞中留下的两行足迹,那便是他们努力过的证明,也是他们生命的价值。
(三)
饮茶之人甚多,懂茶之人却甚少。
人们通常只知用水不同,茶叶的沉浮便不同,若问其中的禅意,一些人便从滔滔不绝变成了哑口无言。
浮生若茶,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
当命运的水冰冷透骨时,我们的身体无比紧张,无比僵硬,不知所措,每一个细胞都缩成了一小团,浑身上下都在打着寒战;当命运之水变得温暖却未曾沸腾时,我们喜欢上这种温暾的感觉,并静静地沉睡其中,忘记了时间和空间,忘记了自己原本可以释放出的力量。
只有当命运之水变得滚烫时,我们的身体才开始复苏,思维才开始跳跃,我们一边承受着滚烫的痛苦,一边享受着自我的释放。我们的生命,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中变得越来越精彩,如同茶叶的味道在一次次的跌宕起伏中由淡变浓,历久弥香。
对于世间的所有生物而言,生命中的起伏都弥足珍贵。
毛毛虫在化蝶之前,要在茧中忍耐许久,然后挣扎许久,直到自己的躯体变得结实,翅膀变得有力,才会冲破外面坚硬的茧,冲上碧蓝的天空,快乐地飞翔。
鹰在四十岁的时候,只有敲掉越来越钝的喙,拔掉越来越弯的爪和越来越厚的羽毛,然后花上五个月的时间等待它们重新长出,才能够继续它余下的三十年生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顺境只能造就幸运儿,却造就不了雄才。只有挫折才能让人成长,只有磨难才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坚强。
P162-165
导语
尘世喧嚣,品诗问道,享禅意人生。慕清秋著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典诗词的禅与悟)》汇集中华诗词中极富诗意与禅意的佳作,以散文化的优美解读,让你在品读这些诗词时体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意,在喧嚣的世界觅得一处别样心境。本书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值得一读。
序言
禅是一种心境,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是
世界反射回来的映像。它无形,却能融化所有的二
元对立:比如善恶,比如远近,比如爱恨。这是东
方土壤上最纯美的花朵,它与传统文化拥抱在一起
,渗透在每一个细枝末节。
在文化中寻找禅意,除了茶道,要数中国的诗
词。两者之所以共通,首先因为节制。世界上没有
一种语言,可以在几个字的排列组合中蕴含万千世
界。诗词可以,它凝练、简洁,懂得戛然而止,又
懂得余味绕梁。像是国画中的留白,不言不语,又
传递出更多信息;像是禅宗主张的不立文字,唯有
心法方可直达本源。
除此之外,诗词与禅一样,共同面对本心、迷
失、开悟、境界。在红尘的浮光掠影之下,虽是凡
夫俗子,也总会有些澄明与顿悟。经过大浪淘沙的
真正诗人,怀揣赤子之心,困顿于精神的流浪,渴
望纯粹,向往故乡,追寻精神的本源。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我们可以
为自己留下一小段时光,带着质朴,带着禅思,走
进诗词世界。无论是捡拾梦想,还是沐浴宁静,都
是美妙的感受。
内容推荐
慕清秋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典诗词的禅与悟)》选录中国极富诗意与禅意的佳作,以散文化的优美解读,带你体悟难以言传的禅中妙意,于喧嚣尘世间觅得别样心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典诗词的禅与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慕清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76398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0
CIP核字 2018057620
中图分类号 I207.227.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