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傅雷作品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作约五百万言,翻译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译作有《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等,著作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目录 贝多芬传 译者序 原序 贝多芬传 贝多芬遗嘱 书信 思想 附录: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 弥盖朗琪罗传 译者弁言 原序 弥盖朗琪罗 上编 战斗 下编 舍弃 尾声 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代序)——论无抵抗主义 原序 托尔斯泰遗著论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书 托尔斯泰著作年表 精彩页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册)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希尔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一八二五年,雷斯太勃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勃罗姆·洪·勃隆太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他,坐在一隅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临死以前与日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向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用着聋子惯有的尖锐的声音,教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在钢琴上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应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为出惊。“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犷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目。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 鲁特维克·范·贝多芬,一七七〇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科隆附近的篷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出身是弗拉芒族a。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尔德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的钉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不致永远厌恶这艺术总算是万幸的了。父亲不得不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当大风琴手。一七八七年,他丧失了他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她是肺病死的;贝多芬自以为也染着同样的病症;他已常常感到痛楚;再加比病魔更残酷的忧郁。十七岁,他做了一家之主,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恐怕他浪费,把养老俸交给儿子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他在篷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傍,便是他终身珍视的勃罗宁一家。可爱的爱莱奥诺·特·勃罗宁比他小二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路。她是他的童年伴侣;也许他们之间曾有相当温柔的情绪。后来爱莱奥诺嫁了韦该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静的友谊,那是从韦该勒、爱莱奥诺和贝多芬彼此的书信中可以看到的。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情爱格外动人,而心灵的年青却又不减当年。 P11-14 导语 《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收录傅雷译,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三个传主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作品记载了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故事,是作者的代表作品之一。传记为翻译大家傅雷所译,译文中,渗透了译者的思想感情,他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让我们挑战悲苦的命运,明知人生是苦难是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奋斗和扮演。 序言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文艺 批评家,数十年笔耕生涯,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 的文艺作品,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深受读者欢迎。傅 雷在文学、音乐、美术理论、美学批评等领域的颇 多建树,至今依然是学界的不刊之论。本次出版的 《傅雷作品集》共分十九卷,涵括翻译著作、文艺 批评、文学创作、时评专论等诸多领域。编者简化 体例、精修版式、审慎编校,希望为读者奉献一套 质量上乘的作品集。 在编选中,鉴于傅雷作品多创作于20世纪30~ 50年代,编者根据现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 标准,酌情进行了修订。如:标点符号方面,统改 了部分文本中顿号和逗号混用的情况。文字方面, 将表示相似的“象”,统改为“像”;表示发现意 义的“见”,统改为“现”;用作结构助词的“底 ”,统改为“的”。对于其他不影响文本理解的非 规范文字使用情况,则采取了较宽松的处理方式, 以免破坏傅雷个人的文本特色。此次编选还对某些 文本做了有益补充。如《英国绘画·译名对照表》 中,傅雷对当时健在的英国画家仅标注了生年,修 订中即为此类画家补充了卒年。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望方家不吝赐教,望读者理解和支持。 内容推荐 《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收录傅雷译,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首重记载传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傅雷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罗曼·罗兰 |
译者 | 译者:傅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0483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2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8 |
CIP核字 | 2018075691 |
中图分类号 | K835.165.76=41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8 |
宽 | 17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