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宁化客家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作者简介
张桃,女,1971年生,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199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持省级课题和横向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和课题多项,课题成果曾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合著一部,译著两部,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及论文集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宁化客家“游傩”
第一节 古老的巫傩文化
第二节 宁化客家“游傩”的由来
第三节 宁化客家游傩的特色
第四节 宁化客家“游傩”的价值
第二章 宁化祁剧
第一节 祁剧的传人
第二节 祁剧在宁化的普及
第三节 宁化祁剧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宁化祁剧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章 宁化高棚灯
第一节 宁化客家的花灯文化
第二节 淮土高棚百鸟灯的由来
第三节 高棚灯的民间艺术特色
第四节 高棚灯的推陈出新
第五节 客家花灯文化与客家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四章 宁化牌子锣鼓
第一节 曲牌——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遗产
第二节 宁化牌子锣鼓的起源
第三节 宁化牌子锣鼓的应用
第四节 宁化“牌子锣鼓”的音乐特色
第五节 宁化牌子锣鼓的传承与发展道路
第五章 宁化客家山歌
第一节 宁化客家山歌的起源
第二节 宁化客家山歌分类赏析
第三节 宁化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宁化客家祭祖习俗
第一节 宁化在客家流迁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宁化客家祭祖习俗的兴起
第三节 宁化客家祭祖活动的方式
第四节 宁化祭祖活动的特色
第五节 客家祭祖的传承意义
第六节 宁化祭祖的濒危状况及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宁化历史悠久,建县时间较早,在客家民系孕育诞生的宋代,宁化人口的集散、文化教育、经济开发等方面都于闽西各县,在闽、粤、赣的客家大本营各县中,也是佼佼者。所以,经众多学者研究,定位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客家的摇篮、客家的祖地、客家文化的原生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宁化祁剧、宁化牌子锣鼓、宁化客家游傩、宁化客家山歌等客家艺术是客家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凭证,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张桃著的《宁化客家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化客家艺术等有关问题的梳理,为客家艺术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进而丰富和完善客家艺术文化建设。
内容推荐
张桃著的《宁化客家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宁化客家“游傩”、宁化祁剧、宁化高棚灯、宁化牌子锣鼓、宁化客家山歌、宁化客家祭祖习俗,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化客家艺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宁化客家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42869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8077752
中图分类号 K281.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