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孩子的心(樊登给中国家长的养育书)
内容
内容推荐
父母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经由漫长的阅读与学习之路,即便未来依然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终于可以说,这已是我走过千山万水才到达的高度。
在《读懂孩子的心(樊登给中国家长的养育书)》中,樊登读书创始人亲身试验能对孩子形成长期滋养的理论,并对此进行深度解读和认真梳理,从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提取教养智慧:关于关键期、关于叛逆、关于写作业、关于独立、关于天赋、关于内向、关于学习、关于社交、关于未来的竞争力……
旨在帮助面对孩子依然迷茫的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实现自由而有边界的教育。
作者简介
樊登,北京交通大学应用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博士,99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IBM可复制领导力”中国区高级讲师,管理名著《管人的艺术》译者,国内多家著名商学院EMBA及总裁研修班讲师,曾创办《管理学家》杂志并担任董事总经理,中央电视台烹持人(《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给你一个亿》等栏目)。
目录
第一章 无条件的爱的力量
童年的秘密:孩子成长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尊重孩子的本能
完成老师的任务
发展天赋的发现
帮助孩子正常化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让我们更懂孩子的心
判断内向与外向的标准
对内向孩子的理解与爱
享受孩子独特的气质
帮助挖掘孩子的潜质
母爱的羁绊:妈妈如何与女儿相处
自恋导致取悦,而非爱
母女关系的十根毒刺
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四步走出自恋的深渊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叛逆时的特别关爱
理解叛逆的孩子
超越权力之争
强化积极转变
调动全面支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自由、信任的艺术
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要比孩子更爱动脑筋
家与学校,双面努力
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品格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力量与温柔同行
爸爸给一个家带来了什么
微型人生的理念与排序
创造有质量的家庭时间
积极爸爸更容易收获事业
第二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
让孩子远离焦虑:先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焦虑因何而起
减轻焦虑的教养方式
父母放松是接纳的前提
给孩子的焦虑管理计划
关键期关键帮助:孩子是无限的未来
关键期的特点及应对
养育环境的好与坏
孩子打架到底怎么办
为人格建构保驾护航
翻转式学习:孩子当下的学习与未来的教育
人类教育的可笑之处
教育存在缺陷的根源
可憧憬的未来教育
瑟谷学校的成功试验
爸爸军团: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成立“爸爸军团”
独特的六位“爸爸”
为了真正地活过
留给女儿的财富
正面管教:创造自由又有规矩的家庭风格
严厉与骄纵之路走不通
学习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有趣、有效的管教工具
第三章 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神奇的游戏
神奇的词语理解游戏
辅助孩子而不是替代
角色扮演,玩偶,找办法游戏
呵护孩子的自立能力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走出误区迎接爱
与孩子相处的典型误区
情感引导让亲子沟通顺畅
无条件的爱有边界
孩子能找到乐趣所在
不吼不叫:平静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与信任
找到外部触发器
吼叫背后的心理
日常戒吼策略
吼叫之后的补救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沟通密码
理解孩子的感受
让孩子与你合作
关于惩罚和奖赏
处理愤怒的方法
养育男孩: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历程
男孩成长的三个时期
智力与语言发展的特性
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
妈妈在家庭中的角色
养育女孩:让女孩找到一生幸福的动力
女孩自有养育规律
女孩的成长五阶段
独特的五大危险区
女孩与父母的关系
参考文献
序言
别以教育的名义伤害孩子
我有个朋友是一位知性、优雅的女士,平时聊天温文
尔雅,对艺术、设计和哲学都有所涉猎,看起来应该是没
有烦恼的中产阶级。但有一天,她突然在微信群里求救,
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得心脏已经不好了。她忍不住发脾气
,孩子哭,老公生气,她自己也难过。她说:“家教类的
书也没少看,为什么一到辅导作业就不行了呢?”我问她
:“是不是父母在学习方面对你非常严厉?”她说:“是
啊,我爸爸那时候很凶,也经常把我骂哭。”我说:“所
以,你明白了吗?孩子没有学会知识,更需要冷静和好奇
地探索。有个人在旁边不停地施加压力,根本就是‘猪队
友’嘛!孩子80%的精力都用来对付父母的坏脾气了,整
天担心被父母骂,怎么可能专心学习?再这样骂下去,恐
怕她这辈子数学都学不好了。你想想,你刚学开车的时候
,旁边有个人一直骂你,你能学好吗?”“可是,”她说
,“我为什么就是忍不住发火呢?明显有一股无名火在向
上蹿,按不住啊!”“知道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吗?”
我说,“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无法进入你的意识时,它就
是你的命运!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事情,当你认
为那是没办法的无名火时,正是你的潜意识在控制你。我
知道你的父母一定对你很凶,所以当你情景再现,看到孩
子学习困难时,当时的痛苦、屈辱和愤怒就都涌现出来了
。而这次,你不想再做个受害者。你希望让人知道这不是
你的错。所以,你会说‘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你为什
么总是记不住’这样的话。这些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推
卸责任、划清界限!因为你还是当年那个没有长大的8岁小
女孩!”
我想这不是我这个朋友一个人的故事,几乎在每一个
家长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和孩子相爱相杀的故事。家长
们很委屈、很无助,但是绝不放弃继续用错误的方法“帮
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们很可怜,但他们在不断地适应
这些奇怪的家长。适应的方式就是“成为考试机器”“在
内心排斥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是的,这
是孩子对我们的报复,用他们一生的平庸和没有安全感,
向父母们证明——你们当年错了!你可以让我考上大学,
但你无法让我爱上探索;你可以让我出国留学,但你无法
让我为自己负责;你可以让我找个对象,但你无法让我享
受生活。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做一件事
的时候,你如果不做,是会很恐慌的。有时,即便明知道
是错的,也不得不尝试一下。很多家长可以扛到幼儿园毕
业,不给孩子报幼小衔接什么的。但是,到了一年级,家
长群里开始团购各种课程的时候,他们就不淡定了,尤其
是有人说:“一年级的时候很关键,最重要的是帮孩子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办法是:“陪他写作业!”
我真的不知道这些流行的、带来焦虑的错误方法是谁总结
出来的,他读了哪本书,有什么理论依据。当家长因为太
喜欢参与而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的习惯真的就养成
了,只不过这个习惯是“写作业需要家长陪”!
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不是由一个又一个年
级、一门又一门功课组成的简单体系。而现在教育出现的
问题就是把复杂系统的问题用简单系统的方法解决。如果
认为一个孩子既要语文好、数学好、英语好、计算机好,
又要跳绳好,那么你很有可能获得一个疯了的高考状元。
孩子不是用各门功课的成绩拼凑出来的,孩子是一个生命
体!这个生命体有他的思维方式,有他的判断标准,有他
的梦想和追求。这些东西如果有了,并且也是健康的,他
为什么会不愿意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跳大绳呢?而且
,他总有一天要离开学校,离开排名和成绩。没有这些内
在动力,你怎么保证他不会混吃等死过日子?
原因是,家长们大都太懒了。他们更愿意学习和理解
能够看到并且熟悉的东西:考试和竞争。你告诉家长要学
习“复杂”体系,学会情感引导,学会发掘和面对自己的
潜意识……大多数人会望而却步。很多人宁肯选择“反正
我尽到父母的责任了”,那么父母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还是尽到了伤害孩子的责任?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但
同时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历来如此。唯一的破解之
道,是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教育方法没有一劳永逸的,
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
向孩子展示出了自己的决心和学习的乐趣。父母的自尊水
平上升,就不容易拿孩子出气,进而孩子的自尊水平提升
,就会有更好的自律水平。一个家就是这样从恶性循环进
入良性循环的。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所以,要有信
心。
曾经有一个太原的书友告诉我,有一天早上,她开车
送孩子上学。路上车里播放着我讲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
玩具》。这时,6岁的小男孩要求妈妈靠边停车。妈妈以为
出了什么事,赶紧找地儿停了。孩子从后排爬过来,搂着
她亲了一下,说:“妈妈,幸亏你加入了樊登读书!”这
位书友跟我说这件事时眼里含着泪光,就像我此刻跟你诉
说一样。
导语
樊登为了教育好孩子,曾遍阅近1000本亲子图书,于是,他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读懂孩子的心(樊登给中国家长的养育书)》是他以独家体会与阅历解读近20本经典,帮家长快速掌握人类教育的规律,读懂孩子、信任孩子、帮助其发展,实现自由而有边界的养育。如果你是一名家长,不知道该如何选书,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必读书。
精彩页
蒙台梭利提到了一个词——皈依,是因为很多孩子已经偏离正常很远了,但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他们回到正常的状态。
有一群墨西拿地震后幸存的孤儿,他们丧失了亲人,也没有家园。当进到儿童之家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不正常的,晚上常常听到他们大声地叫喊和哭泣。
老师们带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教他们学习像王子一样用餐,像最好的侍从一样端菜,让这些孩子逐渐从震后的伤痛中慢慢地恢复过来。他们又重新开始欢笑,重新开始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这就是一个正常化的过程。
还有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是什么?儿童之家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富家子弟,他们总不在状态,对什么都无所谓,觉得什么都不好玩。一个孩子对各种各样的东西丧失了兴趣,因为他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他在家里有太多人愿意替他打理各种各样的事,所以有了这样的状况。
老师和家长们给了这些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相信一个孩子能够回归正常化,绝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还跟这个孩子自身的调节能力有关系。这些富人家的孩子在这儿待了几天以后,慢慢地开始探索,也开始玩简单的玩具,开始专注于去发现他们想要发现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正常化的过程,也叫作“皈依”。
如果大人用了很多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导致孩子出现以下不正常的行为。
第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叫作“神游”。
神游就是孩子不像别的孩子那么专注,他做任何事都不投入,注意力不会集中,上课的时候会看别的地方。
我小时候的数学老师跟我妈妈说:“樊登上课的时候,眼睛像个小老虎一样。”我放了学不复习——只是做作业。但是,我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地盯着老师。
嘟嘟现在学习成绩也好,我问他怎么把分数考这么高。他说:“我就是一个办法。”我说:“什么办法?”他说:“我上课的时候就盯着老师,认真地听他说什么,这样下课玩就可以了。”
孩子的专注度尤为重要,有一个孩子被老师反映上课从来不认真听讲,成绩一塌糊涂。我们就问是怎么回事,一了解马上发现,她爸爸妈妈老吵架。当一个家里充满暴力情绪的时候,很多争执让孩子觉得恐惧,他的注意力是没法集中的。
还有一个造成神游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多数人迷信孩子的童年与玩具紧密相连。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拥有太多玩具。
第二个不正常的状态是障碍。
过早地给孩子进行过度教育的家庭,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成绩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你给他造成了学习的障碍,你没有让他按照他的节奏去探索这个世界,而是给他灌输得过多,让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或者是傲慢心理,使他不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学的。
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数学,等到他上一年级后,发现这些内容自己都会,就开始不屑于学习这些,最后的结果就是听到数学就烦,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当障碍产生后,再想扭转孩子,让他重建对探索和学习的乐趣,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P12-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孩子的心(樊登给中国家长的养育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樊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43052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79
CIP核字 2019000420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