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五胡是秦汉至隋唐八百年间我国北境和西北境最主要的民族。其内迁的部分,都与汉族融合,为伟大的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无论在中国古代史,还是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史上,五胡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陈琳国著的《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即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暨五胡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系统介绍了中古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从内迁、混居到与汉族融合的全过程,并通过这个历史过程反映了这个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概貌。
图书 | 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五胡是秦汉至隋唐八百年间我国北境和西北境最主要的民族。其内迁的部分,都与汉族融合,为伟大的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无论在中国古代史,还是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史上,五胡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陈琳国著的《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即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暨五胡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系统介绍了中古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从内迁、混居到与汉族融合的全过程,并通过这个历史过程反映了这个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概貌。 作者简介 陈琳国,1943年生,福建省龙海市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民族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伟大的步履——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凝聚力》、《可汗的子孙》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匈奴内乱、南迁与杂胡化 一 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 二 南匈奴南迁的前后 三 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 四 汉晋陇右河西的三种胡 第二章 东、西羌与羌人的抗争 一 羌人的原始居地及其抗争 二 东羌与西羌 三 羌人内迁关中 第三章 蒙古草原的动荡与乌桓、鲜卑 一 乌桓内迁与东、西部乌桓 二 蒙古草原的动荡与鲜卑的兴起 第四章 十六国的纷争与民族分布 一 第一阶段:永嘉以后至后赵之亡(311—350年) 二 第二阶段:后赵之亡至淝水之战(350—383年) 三 第三阶段上:淝水之战至北魏统一北方(383—439年) 四 第三阶段下:淝水之战至北魏统一北方(383—439年) 第五章 汉及前后赵、诸燕国、前秦政治制度 一 汉、前赵:汉化政治制度的先驱 二 后赵:重用汉族文士,实行胡汉分治 三 诸燕:以礼制奠基,以门阀立国 四 前秦:力削氐羌酋豪,力主夷狄应和 第六章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 坞堡壁垒与汉人大姓豪族经济 二 “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 三 关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四 前秦劝课农桑与社会经济 结语:民族融合——十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古北方民族史探/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琳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74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4 |
CIP核字 | 2009147093 |
中图分类号 | K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5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