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色共和(民国政坛风云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时期有位奇人叫李宗吾,著有一部《厚黑学》,被有些人称为天下“奇书”。该书写于民国时期,当时国家积弱,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李宗吾从现实的思考出发,通过分析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种种权术的运用,讽刺了当时政府的腐败和那些丑态百出的官员。当年的现实如今已成为历史。张立胜编著的《血色共和(民国政坛风云录)》以“厚黑学”的学说为参照,以民国时期国家元首的更替为线索,以时间为经,以重大事件为纬,叙述了民国38年间扑朔迷离的政局变幻。

内容推荐

《血色共和(民国政坛风云录)》由张立胜编著。

《血色共和(民国政坛风云录)》内容如下:

清朝覆亡,民国建立,革故鼎新。中国在亚洲较早建立了共和制,以大总统代替了皇帝,似乎也引领了世界潮流。民国前期,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等纷纷登场,谋求大总统、执政、大元帅等最高位置,但均未能久任其位,能居位三四年便是长久者。一旦成为国家元首,他们自己本以为可以御临天下,谁料想麻烦便随之而来,他便会成为矛盾的焦点。正如王士珍曾意味深长地说:如要害人,最好是请他当大总统……

目录

绪论

南京临时政府篇

第一章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开国总统,来去匆匆(1912年1月1日—4月1日)

北洋政府篇

第二章 袁世凯的大总统之路:一代枭雄,利令智昏(1912年3月10日—1916年6月6日)

 夺取临时大总统之位

 击垮首届责任内阁

 会见孙、黄、黎三巨头:相逢一笑泯恩仇

 “当选”正式大总统,加强集权

 八十三天皇帝梦

 利令智昏,身败名裂

第三章 黎元洪初任大总统:黎菩萨与北洋虎之争(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30日)

 因缘际会,继任大总统

 府院之争:势同水火

 引发张勋复辟,狼狈下台

第四章 冯国璋代理总统:北洋系“狗”“虎”争雄(1917年8月—1918年10月10日)

 黎“下”冯“上”的波折

 新府院之争:北洋“狗”与“虎”斗智使法

 奇怪的“御驾亲征”

第五章 北海“渔翁”徐世昌: “文治”总统,难御武夫(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乱世巧宦

 “文治总统”

 应对“五四学潮”

 “花冠不整下堂来”

第六章 黎元洪复任大总统位:再度出山的悲剧(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再度出山

 出走的“悲剧”

 “劫”后余波

第七章 曹锟:贿选总统,昙花一现(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3日)

 副总统之黄粱美梦

 贿选总统

 总统成囚徒

第八章 段祺瑞“执政”:一朝成元首,虎威难再发(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

 奇怪元首——“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段执政“虎威”难再发

第九章 张作霖成就“元首”梦:军阀末路命丧皇姑屯(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张、吴之争

 就任陆海军大元帅

 命丧皇姑屯

从西南军政府到武汉国民政府篇

第十章 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护法梦碎

 “护法军政府”的坎坷命运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第十一章 岑春煊:出任主席总裁

 西林难调南北

第十二章 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愈挫愈奋

 从军政府大元帅到非常大总统

 “非常大总统”死里逃生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第十三章 胡汉民:领袖地位,失之交臂

 历史上少有的“相爷”

 不足为乱世领袖

第十四章 汪精卫:领袖之梦,有缘无分

 刺杀摄政王的壮举

 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

 当选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

 处理廖仲恺案与蒋介石初次交锋

 从“拥共”到“反共”

 空欢喜一场

第十五章 蒋介石:就任北伐军总司令

 “小字辈”崛起

 黄埔起家

 向权力中枢进军

 迁都之争

南京国民政府篇

第十六章 蒋介石:专制独裁难如愿

 第一次下野

 掌控实权

 编遣会议与裁军纷争

 建立“训政”的“五院制”

 蒋桂战争

 蒋冯阎三角“游戏”与蒋冯战争

 第二次蒋桂战争

 中原大战

 蒋胡约法之争

 汪胡联合反蒋

 蒋汪胡三个国民党“四全”大会的召开

 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孙科组阁

 孙内阁焦头烂额

 蒋汪合作格局的形成

 胡汉民去世

 西安被扣

 蒋氏逐渐登上权力顶峰

 国民党日益腐败

 实现总统梦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

第十七章 汪精卫:领袖梦难圆,汉奸名成真

 汪蒋合作中的纷争

 挟日制蒋.再掀政潮

 汪精卫遇刺

 汪氏春梦一场

 争权失利叛国投敌

第十八章 李宗仁:逼宫实现总统梦

 新桂系崛起

 第一次“逼宫”,倒蒋排汪

 竞选副总统

 第二次逼蒋下野

 划江而治,成为泡影

附表 民国时期历届国家元首更替简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孙中山与黄兴等商讨组织政府和行政人选时,二人都有意以同盟会的高级干部为班底。但是复杂的局势使他们不得不有所调整。

这次武昌起义,清廷垮台,原是基于墙倒众人推的形势,同盟会、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各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孙中山和黄兴二人长期从事革命,在革命党中有极高的声望,但亦有其不足。孙中山初抵上海时,革命军正当粮饷匮乏,当时谣传他带回华侨所捐巨款,足解燃眉。新闻记者也就以此相问,孙中山答曰:“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孙中山的好口才虽能使听众有高涨的革命热情,然亦显示出,他并无应有的政治经济实力,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的表现及南京临时政府维持较为短暂的重要原因。黄兴,曾是同盟会的主要领导,有军事才能。因此成为陆军总长的人选。在内务总长这一职位上,孙、黄二人的内定人选,原为宋教仁,因其颇有才气,光芒四射,所以不仅招致“党”外人士的嫉忌,甚至同盟会内也有反对的声音。孙中山只好改荐原江苏都督、前清巡抚、亲立宪派的老官僚程德全了。再加上一个立宪派的张謇(实业总长,1894年甲午战争那一年中的状元)和汤寿潜(1892年进士),那么这个总长布局中“拼盘”性质就更加彰显了;因为张、汤二人都是前清极负时誉的立宪派中坚。光复前。张、汤二人分任中国东南最具影响力的江、浙两省的咨议局议长,而汤且是杀害女革命者秋瑾的主谋。

教育总长原内定为章炳麟,也以章氏不孚众望而改荐蔡元培。然而孙中山为了争取这位曾经公开反对自己的国学大师、革命老将,特设一枢密院顾问之高位以安置之,但是章炳麟却不肯就任。这背后反映了革命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章炳麟虽曾为同盟会会员,但他也是光复会的发起人。这两个革命团体就始终未曾统一过。且矛盾甚烈。光复会的另一巨头陶成章于1月14日枪杀于上海。此后两派斗争无已时。光复会老同志逐渐与老立宪派结盟以抵制同盟会。章太炎拒绝就职就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诚然。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成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虽难免是各派的大拼盘之嫌,但它以革命派为主。同盟会的成员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更有朝气,更有组织,也有群众基础。因此在黄兴的积极筹划之下,临时政府实行了“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原则,各部次长级人选,基本上是年龄在三十上下的、留学海外年轻有为的同盟会青年骨干,其中除汤芗铭一人曾一度脱离同盟会外,蒋作宾、魏宸组、吕志伊、景耀月、马君武、王鸿猷、居正、于右任都是著名的同盟会员。这些人热情较高,常常代理总长发号施令,处理政务。因此,当时便有人说这一临时政府是“次长内阁”。另一方面,南京临时政府这个新内阁,虽然少长成集,而革命首义地区的武汉,以三武为代表的先锋人物中,除一位历史反革命黎元洪之外,几乎全部排除在外,难免给民国以后的历史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下面简述一下唯一例外的次长汤芗铭。汤芗铭(1885—1975年)字铸新,湖北蕲县(今浠水县)人,1904年,在巴黎时,曾人盟于同盟会之革命组织,继而后悔,与同伙偷割孙中山的皮包,窃回文件,颇为同学、同志所非议,因与革命党绝缘。然汤亦湘中才子,冲幼为秀才,17岁中举人。后来又人北洋海军学堂习海军(一说为福州船政学堂,似不可信)。不久由鄂督端方资送法国留学。割破孙中山皮包之后,遂潜往英国续修海军。回国后在海军提督萨镇冰之下任职。武昌起义时,萨镇冰奉命率海军舰艇,溯江援鄂,芗铭亦随往。此时其长兄汤化龙(1874—1918年,1903年进士,曾任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武昌起义后,在军政府任民政总长)于是致书汤芗铭,嘱其策动萨镇冰率海军起事。萨虽未接受,然终于弃军而去,所余舰艇数艘,遂指定由资望较深的海筹舰长黄钟瑛与汤芗铭统率,加入革命阵营。沿江助战有功,此时由黄兴荐黄钟瑛为海军总长,汤为次长。黄初提名时,同盟会会员对汤曾有异议,卒因孙中山先生不念旧恶,汤终得次长职位。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后,汤成为袁氏的亲信。P10-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色共和(民国政坛风云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立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03387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