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每个家长都应该打开来看一看,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

理论结合案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书在手,教子无忧!

本书对中国上千位父母教子成败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思想和总结,得出了最适合中国父母培养杰出孩子的亲子沟通模式。

本书不仅能帮助您怎样做父母,怎样爱孩子(坚持教育爱,升华血缘爱,杜绝溺爱,见《0岁方案》),怎样鼓励孩子,怎样不伤害孩子的心灵,还能帮助您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更关键的是,还能帮助您让孩子接纳您的意见、要求和指导。

内容推荐

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说话的态度、内容和品质,会奠定孩子一生的思维和品质!

本书理论结合案例,给出了最能说服孩子的25种对话模式,告诉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信心十足,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积极、健康、亮丽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让孩子自信自强,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幸橱陕乐的人生。

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在某些时候比语言更加要紧,因为对孩子说话, “怎么说”往往比“说什么”更重要。

目录

父母的话决定孩子的成败

第1章 激励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孩子,你真棒!”

2.“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行!”

3.“别怕,你比我当时强多了!”

4.“你会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附录:打击孩子土气的6句话

第2章 尊重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

2.尊重孩子的隐私

3.莫羞辱,尊重孩子的人格

4.勤询问,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5.勤商量,尊重孩子的发言权

附录:最伤孩子自尊的10句话

第3章 信任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信任比制度更重要

2.“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决定。”

3.“妈妈绝对相信你!”

附录:父母不信任孩子的8句话

第4章 抚慰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下次一定能考好!”

2.“我们一起来找出失败的原因!”

3.“你怎么能这么小看自己呢?”

4.幽默一下又何妨

附录: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应该说的9句话

第5章 赞美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发自内心地予以夸奖

2.在众人面前赞扬孩子

3.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勤奋

4.夸奖孩子一定要及时

5.夸奖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附录:赞美孩子不恰当的6句话

第6章 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批评孩子一定要艺术

2.批评孩子是项“五个一”工程

3.要就事论事,适可而止

4.该沉默时当沉默

附录: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20句话

第7章 诱导孩子聊天的最佳对话模式

1.不要总是帮别人说话

2.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再开口

3.“无论何时,我们都是值得你信赖的朋友!”

附录:使孩子对你关上心扉的9句话

第8章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最佳对话模式

1.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2.教孩子学会预习

3.让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帮孩子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

5.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附录:毁掉孩子学习兴趣的16句话

第9章 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对话模式

1.要经常锻炼身体

2.热心参加家务劳动

3.教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4.大家都要爱整洁、讲卫生

附录:容易使孩子养成坏习惯的10句话

第10章 培养孩子优秀心理品质的最佳对话模式

1.帮孩子除去嫉妒的“肿瘤”

2.让孩子不要盲目攀比

3.让孩子走出自私冷漠的心灵世界

4.别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5.让孩子不再脾气暴躁

附录: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10句话

第11章 回答孩子疑难问题的最佳对话模式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爸爸为什么欺负妈妈?”

3.“我是从哪来的?”

4.“死亡是怎么回事?”

附录: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应该说的15句话

第12章 针对不同性格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让悲观的孩子走向乐观

2.让安静的孩子走向活泼

3.让脆弱的孩子走向坚强

4.让平凡的孩子走向乐于竞争

附录:不承认孩子个性特质的6句话

第13章 说服与劝告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用赞美来说服

2.用“拆屋技巧”来说服

3.用故事来说服

4.说服孩子不妨用一点暗示

附录:无法说服孩子的8句话

第14章 向孩子道歉的最佳对话模式

1.向孩子道歉要及时

2.向孩子道歉时要真诚坦率

3.允许孩子批评指正父母的错误

附录:父母做错事时不该对孩子讲的8句话

第15章 消除代沟问题的最佳对话模式

1.以童真的视觉看世界

2.经常举行家庭座谈会

附录:让代沟越来越深的10句话

第16章 应对孩子的反叛行为的最佳对话模式

1.解决同孩子的矛盾不妨用“巧败”

2.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3.巧妙帮孩子度过心理逆反期

4.如何让孩子接受大人的指令

附录:有可能导致孩子走向叛逆的10句话

第17章 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的最佳对话模式

1.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孩子的思维

2.引导孩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3.让孩子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附录:让孩子懒于思考的8句话

第18章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的最佳对话模式

1.公正对待动手打人的孩子

2.积极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3.让孩子自主选择朋友

4.会分享的孩子才会爱

5.正确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

附录:父母破坏孩子交友的10句话

第19章 教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最佳对话模式

1.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2.让孩子拥有一颗博爱宽容的心

3.“我很高兴你有一颗同情心!”

附录:有可能使孩子变坏的6句话

第20章 教会孩子理财的最佳对话模式

1.让孩子搞清楚钱的概念

2.节约是一种美德

3.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附录:让孩子毫无理财观念的8句话

第2l章 对孩子谈性的最佳对话模式

1.用拉家常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2.告诉男孩遗精是怎么回事

3.正确面对孩子的自慰行为

4.和早恋孩子的说话技巧

5.“性是美丽的,但不可以随便!”

6.离婚是怎么回事

附录:忽视孩子性教育的6句话

第22章 面对孩子常出现的问题的最佳对话模式

1.孩子磨蹭怎么办

2.孩子挑食偏食怎么管

3.孩子追星怎么劝说

4.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附录: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最武断的10句话

第23章 父亲和孩子沟通的最佳对话模式

1.教育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

2.放下严父身段,爱需要表达

3.对儿子说:“我们都是男子汉!”

附录:父亲最伤害孩子的6句话

第24章 母亲和孩子沟通的最佳对话模式

1.对孩子说:“无论如何,妈妈都会爱你!”

2.学会向孩子示弱

附录:母亲最伤害孩子的8句话

第25章 听比说更重要

1.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2.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

3.不要以强权口吻让孩子服从

4.倾听的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附录:父母让孩子闭上嘴巴的8句话

试读章节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

一天,A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儿子拿着他心爱的牛角冒着大雨在院子里挖石头,身上雨水混着泥浆,浑身脏兮兮的。那牛角尖也不知是否依然还存在。A女士正气得想好好教训儿子一顿的时候,儿子手中拿着几块石头,满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妈妈,你看这石头上的花纹,真漂亮,放在我们家的金鱼缸里,小金鱼肯定喜欢得很。”儿子举着石头对A女士说。

“是的,你真有眼光,这石头的花纹很特别,像向日葵,哦,还像一只缩着头的乌龟呢。”A女士看着儿子无邪的脸,不由改变了主意。

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A女士一怒之下打骂儿子一顿,以后她儿子心中始终会存有阴影,会因顾虑母亲的责备而放弃去做许多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上。大自然的万物,总是各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万紫千红的世界,百花争妍,精彩纷呈。

唯独轮到看自己的孩子时,总觉得他处处不如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期望过高、过于单一,要求每一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多数的花朵都达不到要求。

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让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规范,而忽视孩子的个性成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语,就是此种教育观念的反映。而所谓的“规范”又是由老师和家长单方面制定的,许多时候它甚至成为压制孩子的一种工具。

不明白有的老师和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但是在跟孩子较劲,而且还是在和大自然(孩子的基因)较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对于家长,教训则是:不要盲目与教师保持一致。不能把“配合老师的工作”简单地理解成“老师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做”。家长若发现老师的办法总是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最好去请教一下教育专家。那样至少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孩子的问题或许能解决得比现在好一些。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上面所讲的事例一定要引以为戒,虽然你可能不会像上面所提到的老师和家长那么“傻”,但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习惯,不要跟孩子较劲。

自然界没有一条相同的河流,也没有一座相同的山峰,亦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一个相同模样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有什么必要非得强求自己的孩子要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呢?

自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以来,我们大家就知道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然而,在自然界还有—条比“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与众不同”。

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如此才可能成功。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天赋、兴趣、爱好、潜力也是有差异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同样,任何教育的第一前提也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应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只有尊重差异性,尊重孩子与众不同的兴趣和理想,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去关心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走进每个个体的心灵去完成唤醒的工作,才有可能实现不拘一格塑造人才的美好愿望。

2.尊重孩子的隐私

莉莉自上初中后,就把自己的东西锁在一个小柜子里,钥匙总是藏起来。一天晚上,妈妈发现女儿的钥匙放在桌子上,又惊又喜,准备打开柜子看看女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这时,丈夫制止说:“你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女儿的反感。”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女儿醒来就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

妈妈不容置疑地说:“没看!”。

女儿叫道:“我在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丝,怎么不见了?”

母亲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幸亏听了丈夫的话。

女儿打开柜子,看见里面的东西纹丝不动,道歉说:“冤枉你们了。”

母亲有点儿沉不住气了,马上说:“本来我是想看的,可你爸没让我看。”

女儿说:“只要你们看了我就能发现,我所有的东西都有‘暗道机关’!”

女儿的话让母亲大吃一惊:她这不是把我们当成“特务”了吗?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给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了他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北京市一名初二学生如此诉说。

调查显示,当孩子和同学聊天或者打电话的时候,有50%以上的家长会坐在旁边听甚至是躲在旁边偷听。“其实我和同学只是随便聊聊天,但是看到他们在旁边偷听就是别扭,所以每次打电话我都躲到自己的屋里,把门关上。”一位女学生说。而孩子的家长也表示出自己的无奈:“她有什么话都不跟我们说,这是我们唯一了解她的办法。”

这个学生的心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青少年时期对隐私的需要超过他一生任何其他时期,甚至成年期,如果你认为隐私对你很重要,那么它对你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在孩子的生活空间上应如此,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和感情空间上更应如此。所以,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走近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烦恼,给他们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因此,作为家长万不可采取偷听(孩子之间的电话、谈话)、偷看(孩子的信和日记)、偷察(跟踪孩子,向孩子的同学朋友“刺探情报”),甚至打骂体罚、“刑讯逼供”等手段来窥探孩子、监视孩子和干涉孩子。否则,只能使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距离越拉越远,甚至还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P12-15

序言

父母的话决定孩予的成败

孩子处于“适应性学习”发展期,他们适应的对象和环境莫过于父母和家庭。父母的言行,特别是对孩子的每一个神态、每一种表情、每一句话,几乎都会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并铸就他们的潜意识板块。

父母对孩子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性语言,在孩子的一生中往往成为判断对错的原始依据。虽然孩子在成长中还会被外在的环境有所修改,但这种修改决不会触及他儿时的核心观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说话的态度、内容和品质,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自我意象和思维定式,是乐观、自信、富有理想和气概,还是消极、自卑或得过且过、自暴自弃。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话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想必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好父母要怎样对待孩子,要用好哪些语言而不该说哪些话,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毛病和缺点,怎么样才可以迅速地予以纠正和改善,怎样才能让孩子活泼听话、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地成长……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那把“锁”难开,钥匙就在父母手上。父母要琢磨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什么态度和言语上的错误。你是“积极暗示”给孩子积极的心态呢,还是“消极暗示”,让孩子在消极的心态中痛苦挣扎。孩子的过失其缘由很大程度在于父母从小的教育态度和言传身教,孩子犯错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能这样看待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您怎样做父母,怎样爱孩子(坚持教育爱,升华血缘爱,杜绝溺爱,见《0岁方案》),怎样鼓励孩子,怎样不伤害孩子的心灵,还能帮助您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更关键的是,还能帮助您让孩子接纳您的意见、要求和指导。

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和实践,更有效地使用这本书。我们不敢说书中所讲的内容是最好的,但如果您真正理解和忠实采纳了,您的孩子就一定会有进步。

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也是爸爸妈妈的一句话,亦可以让孩子陷入深渊,一生都在痛苦中挣扎。父母的态度和语言就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所以作为父母,应当是爱神和智者。

要终止家庭中的语言伤害,让孩子快乐、积极、健康、亮丽并有勇气克服缺点和困难。同时我们也告诉父母们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信心十足,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让孩子自信、自强,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幸福快乐的人生。

《北京青年报》曾在北京朝阳区八里庄某小学老师的协助下,在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你最不喜欢爸爸妈妈说的哪句话?为什么?”以下是从154份问卷中选出的部分问题答案。

不喜欢他们说:“你真讨厌。”(一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你这个笨蛋。”(一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你真爱管闲事。”(二年级)

不喜欢爸爸骂别人,不喜欢他们吵架。(二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离婚……”离婚这件事影响我的学习,也影响我的心情。(三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股市……”因为他们一说起股市,有时就连帮我听写都不愿意。(三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你真笨。”因为他们有些事没和我说清楚就让我做。然后又说我笨。(三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去,上一边去,快点。”因为这样并不能让我改正缺点,应该给我讲道理。(四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儿童节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觉得这样很不尊重我的节日。(四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我听到这样的话就会生气,我长大为什么没出息?我一定会有出息的。(四年级)

不喜欢爸爸妈妈问我问题时,老让我快点想,因为越这样,我越想不出来。(四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出去玩吧,回来写十遍课文。”因为我觉得学习也是可以放松一下的。(五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你怎么这么烦?”因为这么说的意思好像是:“你死了吧,别来烦我。”(六年级)

不喜欢他们说:“儿子,还玩哪!你就没有一点危机感?”因为我只要歇一会儿或看一会儿电视都不让,就别提出去玩儿了。(六年级)

我们感激这个调查,这是有责任感的媒体所做的一件有责任感的事情。我们相信,当无数家长面对这些文字时,孩子们的回答,会如一记记重锤敲打在他们的心上。

家庭教育,在很多父母看来就像在打仗——而对手,就是自己最亲爱的孩子。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民内部战争”,一场没有绝对胜负方的“战争”,每天都在家庭中一再上演。来来回回地博弈,只为了争夺家庭中的话语权,争夺在沟通中占上风的机会。在一次次盲目的暗战中,家庭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孩子们的兴趣和希望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话语博弈中被扼杀了!

在这本书里,我们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有时比语言内容更加要紧。因为对孩子说话,“怎么说”往往比“说什么”更重要。

总之,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年轻的父母们在普普通通的假日里,安安静静轻轻松松地与孩子共同度过没有口角、没有烦恼、没有误解、没有吵闹的美好时光,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

冯德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德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32337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