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黑发女大学生之死(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通(Robert Stone,1937—2015),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之一。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曾参加美、国海军,退役后从事文学创作,出版七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亡命之徒》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另有五次入围该奖决选,还曾入围普利策奖,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奖金。 书评(媒体评论) 罗伯特·斯通借由一场悲剧去想象人类恶行的写 作功力,丝毫不逊于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小说家,即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亚克……面对笔下遭逢苦难的众 人,斯通是无情的主人,玩弄着破碎的慈悲。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罗伯特·斯通的文字如石碑般隽永,如宝石般精 密,浑然天成地走在格雷厄姆·格林身后……他是个 狡猾的作者,有办法让读者倾听,深陷,经由那些熟 悉的情节而逐渐探索到事物的本质。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犀利!黑色电影的元素,加上犬学与大学城居民 的冲突,斯通臻于完美的观察让罕见却沉着的创作手 法更上一层楼。 ——《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斯通笔下的人物带有罕见的深度,每一个角色都 值得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从第一页起使弥漫着 可怕的气氛,读者将无法挥去脑中故事的残影。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一 “你看起来像被俘虏的白人。”雪儿贝对茉德说。 茉德照着浴室门上的镜子,见到自己裹着一条萨利什印第安毯子,像冬天一样苍白。她把毯子拉紧一点,包住大腿和肩膀。她的肌肤非常白皙,但是洗澡后显得很红润。 “真的?” “真的。”室友说。 茉德在套房凸窗旁缩成一团,阵阵砭骨冷风从建筑灰泥和老旧砖石之间的隙缝钻入,她冷得瑟瑟发抖的模样很性感。在公园另一头,惨淡曙光照在哥特式塔楼的小尖塔与花饰窗格上,人行道两侧的榆树树干自东南向西北逐一散发出灰光。乍然间,街灯通通熄灭了。 多么萧瑟,多么动人,她好庆幸人在屋里。她喜欢清晨,喜欢取暖抵抗十字栈宿舍凛凛的穿堂风,不用在屋外冷酷的街道上受冻。她把毯子拉得更紧,朝左右甩了甩头发。茉德的头发十分柔顺乌黑,在白皙的肌肤,红润的血色和湛蓝的眼睛衬托下,这一头秀发益发显得闪闪动人。她一直留着长发,没想过挑染或剪成朋克头来搞怪,只是偶尔用电卷棒卷出六十年代流行的少女发型。真漂亮——这是茉德太过频繁且太年轻就听到的字眼。读高中时,她有一次想从大都会博物馆艺术品店偷一本画册,因为有一个老师说惠斯勒画的一个女孩跟她长得很像。 他们在外头的阶梯口拦下她。店长亲自尾随茉德穿过拥挤的大厅,在梯顶阻止她逃走,然后站到一旁,得意得都发抖了。另一位店员叫她从防风大衣内拿出手提袋。茉德哭了,那个丑恶的老太婆很满意。事情已经过了五年,她还是记得那一次受辱的分分秒秒,甚至记得那个春日的气候,以及博物馆门口冷漠观光客手肘互推的表情。她怕失去全国资优生奖学金,怕父亲知情,结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茉德继续揽镜自照,把头向前弯,让头发从前面垂下。她原本考虑主修艺术史,后来改念英文系,专攻写作。她挺直身体照镜子,她的脖子线条优美,肌肉坚实。 她看见公园旁的教堂前方有游民聚集等待领取餐券,像动物挤成一团,从垃圾堆捡来的滑雪衣底下露出发泡塑胶。有两三个想在狭窄的公园栏杆上找个位置坐下。在八十年代,栏杆上装有尖刺,防止有人在那里乞食拉屎,有碍观瞻。一间新开的连锁加盟旅馆把正门设在马路对面。 栏杆改了,市公交车的站牌也移到下一个红绿灯口。有人出来抗议,该抗议时总会有人出面抗议。抗议人士谴责公园管理处给予旅馆方便,迎合民众对游民、穷人及残疾人一贯的偏见。茉德写了一篇既诙谐又激昂的文章登在校刊专栏,嘲讽反对那次大受赞扬的行动。当然,工程竣工后,不止是多数在市中心的上班族,连大部分在附近校舍上课的学生也觉得舒适多了。连茉德也不得不承认,以前每天经过那里都是一种折磨,少了穷人,公园看起来无疑较为赏心悦目。 外头早晨的人潮还未涌现,一辆公交车停在终点站,引擎兀自转动。人车疏落,只有几个值夜班的大学工友朝公园的地下停车场走去。 “哟嘿,”茉德的室友说,“你今天要干吗?”大家都叫她小贝。 小贝是演员,在几部小众艺术电影院放映的那种独立影片里演过重要角色,全名是雪儿贝·马戈芬,老家在肯塔基州东部。她必要时说家乡话,但会模仿很多种口音。小贝为摆脱穷困的成长背景,太年轻就步入婚姻,目前正在攻读戏剧学位。她不是那种明艳动人的演员,但是令人过目难忘,在旧日的好莱坞,纤瘦的身材和古怪的行径应该能让她获得性格角色的出演机会。偶尔有人问起她的婚姻——好奇的同学会问:“那家伙有消息吗?” 小贝会唱茱蒂·柯琳斯的歌来回答:“哦,我第一个爱过的男孩。” “没有,”她告诉他们,“从来没有。”不是真的,那家伙有时会打电话找她。 “你今天跟老大约会?”小贝问。 “约了一大早。”茉德告诉她。 她把头发盘在黑色海军针织帽底下,借了小贝的连帽夹克,套上松垮的工作裤和登山鞋。贴身内衣倒是很讲究,以免遇到如她母亲常说的突发状况,万一被公交车撞了,或者像做妈的刻意没说出口的话——以免一时性起难耐。 她们抄教堂旁边的近路,这时教堂敲起了七点的钟声。走这一条路,茉德会经过公交车站与流浪汉队伍,但她认为避开是畏缩且不道德的行径。 两个女人走到爱德街时,早晨交通高峰开始了,几名路人快步朝大学和公园远侧的办公大楼走去,车辆困在红绿灯口,比较健壮放肆的穷人——主要是排在队伍前头的年轻黑人——钻进车阵中说话。 “哟,喂喂,凯迪拉克大哥。” P1-5 导语 《黑发女大学生之死(精)》由罗伯特·斯通著。 已婚且潇洒的大学教授史帝夫·布鲁克曼,与他聪明俏丽的女学生茉德·史塔克意外发展出师生恋,双方始料未及。尽管茉德出生于爱尔兰天主教家庭,青春无畏的她,却因为在当地报纸投书发表社论,讽刺“反堕胎”示威群众,彻底引发这个新英格兰保守大学城社区群众的激烈抗议…… 内容推荐 《黑发女大学生之死(精)》由罗伯特·斯通著。 女大学生荣德·史塔克,身材高挑,艳丽动人,聪明伶俐,出身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却大胆在当地报纸发文,抨击“反堕胎”游行示威者,由此引起当地大学城保守群众的强烈抗议…… 出于偶然,荣德与潇洒倜傥却有家室的大学教授史蒂夫·布鲁克曼产生了师生恋。布鲁克曼教授决心要与茉德分道扬镳时,莱德在某个清晨被发现暴毙身亡,事发地点就在教授家门口的街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发女大学生之死(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罗伯特·斯通 |
译者 | 译者:吕玉婵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645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6 |
CIP核字 | 2018080897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8 |
宽 | 126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6-750号 |
版权提供者 |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