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说清华学者们的爱情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以细腻优美的文字,再现清华大师们的情感故事。再理智的学者,也有浪漫的一面。 尘封的传奇,映射着今天的爱情故事。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其中群星璀璨,许多清华大学的校友都是我国学术界的巨擘,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子迟、冯松、莫休编著的《细说清华学者们的爱情往事》囊括了包括清华乃至全国历史上许多学界泰山北斗的情爱故事,如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导师,马寅初、吴宓、吴晗等学术巨匠,蒋廷黻、费孝通、乔冠华等各界名流,以及林语堂、朱自清、曹禺、钱钟书等文学大师,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等科学巨擘。书稿分为《学者名流的浪漫情缘》、《文学大师的旖旎情史》、《科学巨擘的温婉情怀》三部分,语言优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内容推荐

李子迟、冯松、莫休编著的《细说清华学者们的爱情往事》讲述了清华大学自创建以来历代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包括卓越校长、杰出教授与毕业生骄子),即清华大师们,他们在情感方面(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并涉及他们的求学、人生、事业,以及国家、民族、时代与清华的变迁)的23个经典故事,分别介绍10位学者与名流、8位文学家、5位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杰出历史人物的另一面。

自然,在清华100年的漫漫路途中,其风流人物、英才俊杰堪称灿如群星、辈出无穷。《细说清华学者们的爱情往事》所收录的23例个案,完全是以诸主角的故事之精彩程度为主要收选标准,而收罗其中最可观者。但好在众多真正杰出的清华校友,如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导师,马寅初、吴宓、吴晗等学术巨匠,蒋廷黻、费孝通、乔冠华等各界名流,以及林语堂、朱自清、曹禺、钱锺书等文学大师,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等科学巨擘,均已为本书所“一网打尽”。

目录

序言/1

第一部 学者名流的浪漫情缘

 梁启超与李蕙仙、王桂荃、何蕙珍:站在大师身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们/3

 马寅初与张团妹、王仲贞:旧式婚约产生的两位妻子,陪伴他白头偕老/19

 陈寅恪与唐贫:41载风雨情,她要去追寻天堂里的丈夫/31

 赵元任与杨步伟:令世人艳羡的“神仙眷侣”/44

 吴宓与毛彦文、陈心一、邹兰芳:最严谨的学者也有最痴情的一面/57

 蒋廷黻与唐玉瑞、沈恩钦:驻联大使婚变案竟闹上了联合国/75

 罗家伦与张维桢:千万里鸿雁传书,维系“生生世世最爱”/84

 吴晗与袁震:爱上“睡美人”,不离不弃走过风雨人生/97

 费孝通与王同惠、孟吟:长存在大瑶山里的爱/111

第二部 文学大师的旖旎情史

 林语堂与赖柏英、陈锦端、廖翠凤:我爱的人高处云端,爱我的人就在身边/155

 朱自清与武仲谦、陈竹隐:荷塘月色般的两段美好婚恋/173

 闻一多与高孝贞:命运织就的婚姻之锦,在患难岁月里伸展/186

 冰心与吴文藻:一世情缘,由一段误会开场/211

 梁实秋与程季淑、韩菁清:纯美的爱情之花,两度灿烂绽放/226

 朱湘与刘霓君:追随屈原投江,是殉情、殉诗,还是对家的绝望?/247

 曹禺与郑秀、方瑞、李玉茹:人生如大剧,大剧如人生/264

 钱锺书与杨绛:平实而美丽的清华之恋/284

第三部 科学巨擘的温婉情怀

 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与林徽因:情爱只是人生的一部分/307

 华罗庚与吴筱元:夫妻俩一同长眠在故乡的桨声灯影里/332

 钱学森与蒋英: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的完美结合/347

 杨振宁与杜致礼、翁帆:从相濡以沫半世纪,到“重回青春的欢喜”/366

 邓稼先与许鹿希:默默忍受分隔28载的相思苦,一切都是为了祖国/379

试读章节

赵元任与杨步伟:令世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号重远,出生于天津,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赵宋皇室后裔,六世祖是清代学者赵翼,父亲赵衡年中过举人。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1909年考取清华留美官费生,到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1914年获学士学位。翌年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1918年获博士学位。次年回康乃尔物理系任教。1920年回国在清华学校讲授物理学、数学和心理学。同年冬为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担任翻译。翌年到美国,任哈佛讲师。1925年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为四大导师之一。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8至1939年教学于美国夏威夷大学。1938至1941年教学于耶鲁大学。之后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一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其间加入美国国籍。从1947年到1962年退休,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45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1959年到台湾大学讲学。次年当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1973年回国探亲,受到周恩来接见。1981年再次回国探亲,受到邓小平接见,并接受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翌年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离奇。

1921年5月31日这天,胡适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赵元任打来的,对方邀请胡适第二天到自己的住处去,请他吃饭。

胡适和赵元任的私交甚笃。1910年,他们同时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官费生,一同进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1914年同期毕业。回国以后,赵元任还经常与胡适一起进行学术探讨,谈论音韵学和语言罗马化等问题。

胡适见是老朋友相邀,便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赴约前,他还特意拿出一本有自己注释的《红楼梦》,像礼物一样精致地包起来,准备带给赵元任。

别具一格的婚礼

到了赵元任的住处以后,胡适看见屋子里除了赵元任外,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赵元任的未婚妻杨步伟,另一个则是杨步伟在医院里的女同事朱征。他们几个人彼此都很熟悉,所以寒暄了一阵之后,大家便坐下来吃饭。这顿饭菜是杨步伟亲手掌勺做的,四碟四碗,非常精致可口。吃完饭后,赵元任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对胡适和朱征说:

有件事要麻烦二位,今天是我和未婚妻杨步伟的婚礼,如果你们二位愿意在我们的婚书上签名做证婚人,我和步伟将备感荣幸。  “怎么,你们今天?”胡适和朱征相互看了一眼,感到很意外。他们没想到,今天这顿本以为随随便便的饭局,竟然是他们的婚礼。不过,胡适转念又一想:“赵元任出过国、留过学,也许他并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于是,他们在吃惊之余,答应了赵元任的请求。首先,新郎和新娘郑重地签了名。接着,由胡适做赵元任的证婚人,朱征做杨步伟的证婚人,他们也在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了保证这份婚书的合法性,赵元任和杨步伟还特意贴了4角钱的印花税。

正当胡适后悔自己没有带一份结婚礼物时,他忽然想起来了,不是带来了一本有自己注释的《红楼梦》吗?于是便将那本书拿出来,笑着对赵元任和杨步伟说:“不好意思,我就把这本书作为送给你们的结婚礼物吧!”因此,胡适也成了送他们结婚礼物的第一人。

赵元任和杨步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结婚的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晨报》以特号大字的标题——《新人物的新式结婚》,把这件事当作新闻来报道,一时引起轰动。

其实,依据赵元任和杨步伟当时的家庭关系、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他们要想举办一场体面、排场的婚礼并不困难。再说,当时社会也风行那种繁文缛节。但是,他们俩决定向世俗挑战,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了这么一种方式:

他们先是到见证过两人爱情的中山公园照了一组照片;然后选出一张好的贴在通知书上,向亲朋好友们发出了400多份,通报他们结婚的消息。通知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当你们接到这项消息的时候,我们已在1921年6月1日下午3点钟,东经120度平均太阳标准时结了婚。

再就是当天下午,他们把好友胡适和朱征请到家中,做他们的证婚人。

当时,赵元任的另一位好朋友、美国威斯康星州“夜可思”天文台的比斯布罗克教授,在接到赵元任结婚的英文版通知书后,还以为这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呢!他便将通知书贴在天文台的布告牌上,让同事们看看1921年6月1日下午3点钟,东经120度平均太阳标准时,是否发生了某种天文现象。

赵元任和杨步伟“无结婚仪式”的婚礼,不仅开了风气之先河,而且在收取贺礼方面,他们的做法也非常独特。为破除社会上“俗陋的虚文和无为的繁费习气”,他们告诉各位亲朋好友,他们夫妇只接受两种新婚贺礼:一种是书信、著作、诗文或音乐曲谱等;另一种是如果送礼者实在要送钱,就以个人的名义捐款给“中国科学社”。除了上述两种贺礼之外,其余的他们一概不收。

不想,他们这种“激进的”方式,还得罪了一些亲朋好友。比如,最疼爱赵元任的一位姑妈送给他们一个花篮,赵元任认为花篮既不是文字又不是音乐作品,便打算将花篮退回给姑妈。当时杨步伟劝说丈夫:“别,那个花篮是姑妈的一片心意,我们总可以将它看做是姑妈精心制作的祝贺卡片呀!”可是赵元任不听,还是坚持将花篮退回给了姑妈。事后,赵元任也有点后悔,他觉得自己不该做得这样绝,伤害了姑妈的一片心。

后来,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都说赵元任的婚礼“很简单,简直不能再简单了”。

P44-48

序言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它那清澈蜿蜒的万泉河、繁茂如茵的大草坪、宁静清灵的荷塘月色、贵族气息的工字厅、洁白神圣的二校门、高雅华贵的大礼堂、古朴精致的清华学堂,让多少学子为之终生无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勤奋而又睿智的清华学子,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美丽的金色年华。

2011年4月24日(即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纪念日。作为中国最好、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许多排行榜上一直是第一),作为中国几位现任主要领导人的母校,且又是百年校庆这样特别重要、特殊的日子,“清华大学”绝对是中国社会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策划并与人合作创作了这部《清华大师们的爱情》。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那些大师伟人们往往是高高在上、神圣完美、可望而不可即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显得一点也不真实。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平常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爱恨痴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都是有血有肉、性情鲜明的,他们的情爱故事也都是丰富、曲折、独特的,如学者名流的浪漫情缘、文学大师的旖旎情史、科学巨擘的温婉情怀……实可谓斑斓缤纷,多姿多彩,很有欣赏的价值。

本书讲述了清华大学自创建以来历代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包括卓越校长、杰出教授与毕业生骄子),即清华大师们,他们在情感方面(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并涉及他们的求学、人生、事业,以及国家、民族、时代与清华的变迁)的23个经典故事,分别介绍10位学者与名流、8位文学家、5位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杰出历史人物的另一面。

自然,在清华100年的漫漫路途中,其风流人物、英才俊杰堪称灿如群星、辈出无穷。本书所收录的23例个案,完全是以诸主角的故事之精彩程度为主要收选标准,而收罗其中最可观者。但好在众多真正杰出的清华校友,如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导师,马寅初、吴宓、吴晗等学术巨匠,蒋廷黻、费孝通、乔冠华等各界名流,以及林语堂、朱自清、曹禺、钱锺书等文学大师,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等科学巨擘,均已为本书所“一网打尽”。

愿这本小书,能让读者了解大师们的不同侧面,领略清华的文采风流。

李子迟

2011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说清华学者们的爱情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子迟//冯松//莫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1850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