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柿曲(一枚果实的巅峰时刻)(精)/乡居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柿子颇受人们喜爱,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太行山一带的居民更是大量种植了柿子树,使柿子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之一。周华诚、郭琳等著的《柿曲(一枚果实的巅峰时刻)》从柿子文化、艺术美学、生活记忆、情感书写等方面,诠释了中国的柿子文化。可以说,这是中国首部全面书写柿子文化的著作。
作者简介
路景涛,河北云乡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保定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资深企业家,创业导师,资深学者,多所高校客座教授,投资人,众筹、基金、挂牌、股权专家。创办多家企业,现致力于“匠人谷文创小镇”文创产业园。已出版图书《执着与灵性》《中国书法线条研究》《家园》《互联网金融》《社群商业》等。
目录
|卷一 果:前世今生|
柿子简史
柿子家族
花开与花落
柿子有多重要?
柿子赐福
柏柿如意
能结果吗?能结果!
|卷二 味:时刻|
亲密的互惠者
柿子的时刻
种子的智慧
采摘柿子的绝技
甜蜜的诱惑
风干的记忆
这一口滋味绝美
黑暗料理
|卷三 雅:艺文鸿爪|
大唐的柿子
宋人与柿子
齐白石的柿子
老舍与丹柿小院
白鹿原上的火晶柿子
|卷四 风:人间柿味|
一条柿子的沟
不说“柿”
风吹柿黄见南山
红柿,绵软小舌头
北京的柿子
富平的柿子
台州的柿子
|卷五 色:草木之美|
你不知道的柿漆
柿漆的工艺
柿染之美
植物的颜色
主要参考文献
导语
《柿曲(一枚果实的巅峰时刻)》是一本从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等多个视角探寻中国源远流长的柿子文化的散文集。编者周华诚、郭琳等从果、味、雅、风、色等五个方面,阐释了柿子种植历史、柿子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和情感书写,以及柿染工艺的历史与传承,透露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留恋,对社会变迁的迷惘、思考以及无奈,也记录了许多山野趣闻、掌故以及花草、植株等知识。本书文字清新、明快,乡土气息浓郁,有一定的可读性,对帮助读者了解柿子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裨益。
精彩页
红柿,绵软小舌头
文|陈丹玲
多年后,我见到柿子依旧羞怯,不好意思,而隐秘的甜美心思又是实实在在的。
那年的深秋也是奇怪,山野里仅剩一树柿子,没有叶子,没有人家,没有喧嚣,天空和枝丫都是干净简洁的样子,果实裸地悬挂着,惹眼得要死。我仰头久久地看,天是蓝的,果是红的,枝是黑的,有些迷离,也有轻微的眩晕。
记得当天,我一只荷包兜着两枚柿子,很是满足,默默在队伍中走回学校。有的同学寻到了板栗,有的同学剥开了核桃,有的干脆拈来了一拢花生,我们那间教室比整个秋天的田野还要饱满和丰富。收获这件事情,大概如礼炮一般,暗藏着能量,可以把渴睡、委顿、沮丧等状态炸个粉碎,一一清空后,心里就装着你想装的事物、事情和世人,安静又踏实地守在一角。
我安静地守在教室一角,桌面上的两枚红柿子,真是令我骄傲啊,它们好像比其他果实生得好看一些。物,生得好看;人,生得好看,都一直是我喜欢又羡慕的。那是一种让人无可奈何的美好事实。比如,给我们上写作课的安老师,她可真是生得好看。安老师上课,我一门心思偷学她的贵阳话,偷学她笑时微微上翘的嘴角,偷学她讲课时的手势,期末考了倒数,我也不知后悔和后怕。
生得好看的安老师让我观察柿子,描述柿子,思考柿子。她说:“来,把这个柿子吃掉,然后给同学们说说吃的感受。”熟透的柿子圆实柔软,皮薄而亮,汁液在皮下荡漾。我不忍心用手捏,也不忍心用牙咬,轻轻拿起吸。汁液甜美,吸尽时,突然一个细软的东西滑进嘴里。安老师让我告诉同学们吃柿子的感受。我木呆了一会儿,后蹦出一句话:“像吃着小舌头。”是人都能猜到结果——教室里笑声炸开,他们笑得人仰马翻。安老师让我重新打个比方,重新描述。
熟透的柿子汁液丰沛,用力吸尽皮下的果肉,后仅剩里面的几瓣“小舌头”,软软的,不说话,和人的唇齿相依,一丝丝甜往喉咙的深处滑去……柿子告诉我有关果实与喂养初的朴素和动人之美,而在那节课后,“小舌头”的绰号久久尾随我。同学们远远地喊:“红柿子挂岩口,哄妹仔往家走,追开鸡撵开狗,碰碰你小舌头。”一哄而散的嬉笑里透出成长的迷茫,透出俗常的暧昧。我受到羞辱,便有些格格不入,变得沉默起来,而我的性格原本不是那样。
我很讨厌自己看到浆果时的某种感受,它们让我禁不住产生一些仿佛极不光彩的想象。比如看见一串又一串紫黑葡萄,我会联想到非洲大地的房,它们圆润甘甜,美丽动人,闪耀在太阳底下,带着滋养生命的美好和圣洁。可是我再不敢说出来,即便写出来,也跟同学们一样,把葡萄写成闪烁的黑眼睛,似乎这样就要高尚纯洁一些。我妈真会安慰人,说:“可能是小时候总是被外婆抱着到处去求别人喂奶的缘故,吃不饱,下的心病。”我笑得脸绯红。想来更脸红的事是,有一位邻居男生跑来,只为与我分享他新摘下的柿子。我拍掉他伸过来的手,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觉得那是极大的羞辱。男生站在原地莫名其妙,不知所以,我们不欢而散。至此,我绕开他,也绕开柿子树走路。那年我十四岁。
此后,两枚柿子藏在心中,陪我穿过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
“老婆婆打柿子——真是照着软的捏。”这是黔地的歇后语。面上的意思似乎很合理,听起来也挺顺耳,大概是老人家眼睛不太好,挑摘柿子时用手去探索,硬的不敢要,软的正合心意。事实上,会听话的人能慢慢嚼出其中滋味,话中之话饱含了软弱、憨傻、好说话、好欺负的意味。黔地山多,谷深,林也密,大概人们的话语和情感也随了这里的环境——隐忍、曲折。外人要是出此言,那是挑衅,嘲讽。若是妻子和父母对你说这话,话里话外是又爱又恨。尽管如此,与柿子甜软的“小舌头”相比,我和伯爹还是感受到了伯妈舌头的结实和锋利。很多时候,我心里十分不情愿把柿子和伯妈放在一起说事,她远远没有柿子生得好看,我估计伯爹也和我一条心。修公路时,伯爹把田让出来一块。伯妈说:“别人家都没让出来就你积极,软柿子。”货车不小心压了家里的鸭子,司机赔尽了不是。伯爹把鸭子埋了,让司机快开走,别堵了路。伯妈又说:“让司机那么轻松地走了,你真是软柿子。”分家时,伯爹认了一棵小的柏木树,将大的那棵留给了兄弟,伯妈用“软柿子”砸伯爹的耳朵,一天至少“砸”三次,伯爹也不理睬。实在听厌烦了,他也会回击一句:“全天下的人都是软柿子,就你一个人是硬柿子。”伯妈被这句话呛在那里。这时我就会调过头,看看对面的山坡。山坡上有一棵柿子树,十分自我又默然,记不清多少年了,它独自开花结果,结果又开花,坦然地我行我素。我就想,伯爹要真是那棵树上的一枚柿子,其实也不错。
在黔地,柿子也有硬气、锐利、激烈的时候,当然这时柿子还年轻。有一段岁月,我们有幸与柿子一样年轻,寨子里的老人说我们和柿子都是青包包。青包包意味着不成熟,艰涩,脾气硬,性子犟。一两个老人坐在寨口的老柿树下,如磨盘一般坚定又沉默,不管人来又人往,不管蛇入草龙升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柿曲(一枚果实的巅峰时刻)(精)/乡居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华诚//郭琳
译者
编者 路景涛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11738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6
CIP核字 201820370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2
137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