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健康保险欺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聪,山东济宁人,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讲师、青岛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主持山东省社会规划项目、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重大财经应用课题、山东省社科联金融应用重点研究项目等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健康保险欺诈的概念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理论研究 二 国外实证研究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 国内理论研究 二 国内实证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健康保险欺诈概述 第一节 保险欺诈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保险欺诈 二 保险骗赔 三 保险诈骗 第二节 健康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一 购买保单时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二 出险报案时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三 索赔申请时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健康保险欺诈的危害分析 一 健康保险欺诈对投保人的危害 二 健康保险欺诈对保险人的危害 三 健康保险欺诈对保险市场的危害 四 健康保险欺诈对经济社会的危害 第四节 健康保险欺诈的成因分析 一 从投保人角度分析健康保险欺诈成因 二 从保险人角度分析健康保险欺诈成因 三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健康保险欺诈成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健康保险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 我国保险业政策环境分析 二 我国保险业规模现状分析 三 我国保险业业务模式分析 四 我国保险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我国健康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 我国健康保险体系分析 二 我国健康保险规模现状分析 三 我国健康保险业务模式分析 四 我国健康险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国内外健康保险业发展现状比较 一 国外健康保险发展现状 二 国内外健康保险对比分析 第五章 健康保险欺诈现状及欧美反欺诈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健康保险欺诈现状 一 健康保险欺诈形势严峻 二 我国保险反欺诈现状 三 我国健康保险欺诈案例分析 第二节 欧美国家保险欺诈现状分析 一 美国保险欺诈及反欺诈现状 二 欧洲保险欺诈及反欺诈现状 第三节 欧美国家保险反欺诈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欧美国家保险反欺诈比较 二 欧美国家保险反欺诈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健康保险欺诈博弈分析 第一节 健康保险欺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一 基本假设 二健康保险欺诈博弈分析 三 健康保险欺诈博弈结果分析 第二节 健康保险欺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一 基本假设 二 健康保险欺诈博弈分析 三 健康保险欺诈博弈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基于审查成本的最优化分析 第七章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 第一节 国内外健康保险欺诈识别思路的比较分析 一 我国健康保险欺诈识别思路 二 发达国家健康保险欺诈识别思路 三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健康保险欺诈识别上的差别 第二节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的常用方法 一 LOGIT模型 二 AAG模型 三 PRIDIT模型 四 专家系统法 五 神经网络模型 第三节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效果分析 一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效果的衡量标准 二 我国健康保险欺诈的识别效果 三 发达国家健康保险欺诈的识别效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经验分析的健康保险欺诈识别 一 健康保险欺诈的识别因子 二 健康保险欺诈识别因子的来源 第二节 基于LOGIT模型的健康保险欺诈识别 一 假设条件 二 模型选取 三 样本数据 四 LOGIT回归分析 五 LOGIT分析小结 第三节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健康保险欺诈识别 一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二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结果分析 第四节 基于于LOGIT-BP神经网络模型的健康保险欺诈识别 一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二 基于LOGIT-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我国健康保险反欺诈对策建议 第一节 基于保险公司视角下的健康保险反欺诈对策 一 转变经营观念 二 加强承保与理赔环节的反欺诈控制 三 构建反欺诈业务的奖惩机制 四 加强反欺诈人员的培训 五 组建特别调查团队 六 加强识别技术的运用 七 注重对公司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节 基于保险行业视角下的健康保险反欺诈对策 一 发挥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二 完善保险行业协会服务、交流、宣传的职能 三 建立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 四 构建与第三方机构的信息交流机制 第三节 基于全社会视角下的健康保险反欺诈对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语 李聪著的这本《健康保险欺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拟对中国的健康保险欺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尝试和开启健康保险欺诈识别的实证研究工作,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反欺诈措施。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健康保险欺诈的内在特征与规律,提高保险机构识别欺诈风险和反欺诈的能力与水平,有利于健康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而且还对我国的保险诚信建设研究与反欺诈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李聪著的《健康保险欺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从健康保险欺诈概念的界定出发,依据欺诈发生的时间对健康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从不同保险合同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健康保险欺诈所造成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借鉴欧美国家健康保险欺诈与反欺诈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国外健康保险反欺诈的成功做法及启示。在理论研究层面,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理论方法,以医患合谋这一典型的健康保险欺诈问题为例,剖析健康保险欺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引发欺诈的关键要素;在实证分析层面,对多家保险公司健康保险理赔疑似欺诈案件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技术和法律等层面上研究给出健康保险反欺诈的对策建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健康保险欺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74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1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2 |
CIP核字 | 2018283154 |
中图分类号 | F840.6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