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字那点事儿
内容
作者简介
  高惠敏,笔名阿敏,男,籍贯无锡,首都师大文学院退休教师,还不够北京公交免费年龄。素喜溜边独行,不爱扎堆起哄,没自信也有进步,得益多在能透过墨迹看懂别人的心思和苦衷。上世纪80年代一本《怎样写钢笔字》,第一版即风行50万册。  写字几十年,送的、卖的、扔的、刊发的、刻石的、招摇于大庭广众的,都不计其数;也有些乱七八糟的书法头衔,既不值钱,还记不全,不说也罢。自忖人求拙书,多与“喜欢”有关而与“收藏”无缘,因为货虽不错,但苦于“业主”身价不好捉摸——本人既非书界领袖,还爱拿权威开涮;受过大师引领,却又不肯全跟着跑——所以“升值潜力”难以把握。从未有过显赫“成就”,但出展、入会、吃请、得奖、坐台、外访、出镜、题字、写书、演讲、受捧、挨骂以及人被拉着照相,一样都不少。老这样得便宜卖乖,想说“不好意思”,都觉得矫情——见人书法集有“几缕墨痕,一副皮囊”的说辞,倒觉得也像自己的写照。
目录
知道篇
造型有规律,形态本相近
平行并等距,原则易把控
空白须类同,笔画皆服从
偏旁相搭配,形体不固定
空白这概念,意思有几重
个头有大小,相处也和谐
汉字有主笔,突出有规律
空白管笔画,各体都有份
规律有特征,简明又普适
做到篇
目标够得着,进取讲实际
但求一般好,指导要具体
临帖有讲究,更要做习题
师生要互动,问答举实例
模仿借坐标,落笔有根据
各类练习题,训练有目的
规律重运用,综合作考察
几方作判断,多头得帮助
通识篇
超越黄自元,又遇新问题
书法建学科,理论是根基
规律须简明,量化易执行
概念有特指,表达须理性
精彩页
造型有规律,形态本相近
(一)
想跟大家聊聊写字的事。
是不是又要给我们上书法课呀?免了吧,我们没空没兴趣。有同学喜欢书法,报班拜师、比赛得奖,但我们多数人不是那个料,而且书法课与平时写字真是两码事……
是的是的。写字有天赋有兴趣是很容易进步的。现在社会上还有各种书法学校培训班工作室,真草隶篆提按顿挫,老师敬业学生聪明,还真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而且成绩卓著。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写字整体大滑坡,多数人写不出像样的字。所以,社会更需要“大面积救灾”,当务之急是帮助那些不喜欢书法的人解决书写问题。绝大多数人只想把写字当个工具,希望有个简单的办法就能把字写个大概齐、过得去。所以,现在开聊“只求过关”的话题,说不定还真和多数年轻人对心思,听听试试应该也不是坏事。放心,不耽误多少事,最后你会发现还是挺简单挺有用的。
书法老师教书法,大多是点横撇捺的老路子,遇到好苗子很容易见成绩。传统的做法虽然值得尊重肯定,但毕竟与眼下大多数人的要求还有点距离。假如只“掐尖”不“救灾”,就与“普通人写好一般字”没多大关系。绝大多数人并非不想把字写好,但若要花很多时间来研究、练习,他又觉得既没信心也不愿意——这样的现实我认为是客观的、合理的。字写不好,不能全怪学生不用功,更应该检讨老一套的教材教法与新时势是否严重脱离。
兴趣归兴趣,现实归现实。一定要承认在知识和机会目不暇接的当下,书写的好坏在整个人生中的地位分量,已经风光难再今非昔比。所以,咱试图来设计一个不太花时间的书写捷径,开头还要讲一点写字的“最低级道理”,建议读者先听听,如果觉得还新鲜还有益,不妨再拿起笔来试一试。不满意或嫌没用,再拜拜不迟。
(二)
如果我说,所有汉字的造型,其实都由一个“幽灵”(《共产党宣言》语)管着——只要逮住它,叫它听使唤,就能把所有汉字都写对写好——这话你一定从未听过,哪有这样的事!别着急,听我慢慢聊开去。
以前我们总听说,每个书法家写字风格都是很独特的,同一个字,历代的书法名家写出来也一定大有差异。所以,不管是谁讲书法课,主要都强调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各有什么特点,历来如此,大家也觉得真是这么回事。
事实究竟如何呢?现在我们随便找两个字,看看书法家写出来究竟是个啥样子:
看了上面两个图,你感觉如何?是不是相同之处远多于相违之处,怎么回事? 以前的书法课介绍各种名家手迹,都是各讲各的,从不把它们放到一起,来对照比较有哪些相通之处。现在我们让它们同台展示,就不难发现,若将细节暂时排除而只看笔画排布大局,原来各家各体其实是相当接近的。比如,“华”字的横画基本都是平行等距的,“武”字的那个斜钩的角度也是差不多的。再看得细些,“华”字的竖画距离也很接近,而“武”字的横和竖不论是距离还是长短,其实也大同小异。
这个发现很有价值。与只强调差异相比,研究汉字架构的共性也许更有意义,至少,对初学写字的人来说,这样做更容易找到规律,事情会变得更简单明白些。
(三)
现在我们来看汉字的撇捺一一其实它们的角度和形态也很有规律。
下图五行字,基本囊括了汉字架构的所有撇捺形态,此时我们会发现,撇捺处于汉字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走向就显现相应的规律性变化。如果把“一波三折”“逆人平出”之类的用笔细节都简省掉,它们的形态只有斜、平、纵和先竖后斜四种情况。
请注意,我们说的是“大致的走向”——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
换个角度说:撇在字中的位置,只有“字顶、字侧,字中、其他,,四种类型,而捺(点)就更简单,只有“字底”和“字中”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单论走向,撇只有四种,捺只有两类。它们的走向,在什么位置就一定是什么样——而且就那么几种。.这么一归纳,是不是你一下子就知道了所有的撇捺该怎么写了?多简单呀!同时还会冒出一句口诀来,叫做:撇分四种捺两类,全由位置定“终身”。
看来,所有的撇捺都由“幽灵”管着,各得其所随遇而安,谁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机制字、印刷体是不是一样呢?也做一张图:呵呵,也同样哦,原来如此,而且不必费心去记住!不过且慢,汉字中的撇捺为什么必须如此,那个“如来佛”究竞是什么,它又如何掌控所有汉字的正确架构的,你知道吗?是哆,事情没那么简单,饭要一口一口吃,但我可以保证,以下所说内容都好懂,也容易接受和操作。
(四)
马上有人会说“不对不对!”同一个字会有多种写法,凭什么你规定的字样就是唯一正确的?比如左边单列的这个“香”字,它的顶撇就不偏平而是45度,难道它就不是好字,就不能模仿学习?
确实,书法家写字,百人百样,但从大面上看,却又呈现出一种“大致的取向”,上面的“华”和“武”也表明了这个情况。讨论问题,一定要分辨它是在哪个层面上说什么事。“南方爱米饭北方爱面食”,概括了
导语
高惠敏著的《写字那点事儿》是我国硬笔书法最早的倡导人之一、全国首个书法学博士点创办人之一,首都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我国著名书法家高惠敏(阿敏)关于书法和写字经年累月的研究。
这是一本“离经叛道”的写字书,本书所有图解都直指汉子架构规律,它不讲点横撇捺怎样提按顿挫,只说掌握了怎样的诀窍,就能看懂和写好所有的汉字。
首创“幽灵”写字法,用“空白类同”准则教你快速掌握写字门道,提笔即可操演汉字的造型规律。
不“拔尖”只“救灾”,使专业的写字书从云端走向地面,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真正实用工具书。
序言
读者拿到一本书,通常都会先翻看前言和目录
,以了解其大致内容和写作缘由。
但这本书有点特殊。前言尽可闪过,不妨随便
挑几个图例看看再说。所有的图解都直指汉字架构
的规律,它不讲点横撇捺怎样提按顿挫,只说掌握
了怎样的诀窍,就能看懂和写好所有的汉字。
大多数人都想把字写好,不过这目标现在有点
遥不可及。书法家编书谈字,没动笔就先被“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所激厉,于是,简单的书写就变成
宏伟的书法;“抢救书写”的初衷就自然演绎成“
弘扬传统”的壮举。其实,大众最想了解写字有什
么规律和诀窍,对深奥繁难的欧颜柳赵真草隶篆未
必都有兴趣;“书写”是个工具掌握就行,好多人
字写得漂亮可爱,其实并不知晓多少书法的理论和
历史,更谈不上什么“人文情怀”和“艺术观照”

小学生学画人脸,都知道有个原则叫“三停五
眼”。世人五官虽有千差万别,但只要把这个比例
画对,外行笔下的“面相”也就能看得过去。笔者
相信,汉字的百媚千娇也有类似的核心要素,不过
要把这“钥匙”找出来并非易事,还要通过论证叫
人接受、帮人掌握,面临的困难和阻隔就可想而知
。最要命的障碍可能正来自深入人心的书法传统—
—一方面书法家都热衷研究各派各帖的个性差异,
却无意琢磨究竟是什么“基因”造就了所有的好字
——由“特殊”推想“普遍”、从“个别”归纳“
一般”,在传统思维中从来就没有一席之地;另一
方面大众对书法也充满敬畏,“楷如立、行如走、
草如跑”人人皆知,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郑板
桥的“难得糊涂”,诸多个案耳熟能详,但全体汉
字都领受了哪些“共享的福利”,按什么原理就能
写好所有的字,却从未听说也决想不到还有“这等
好事”?
鉴于以上的沉重复杂,要把写字的道理讲得简
单明了就必须另起炉灶。为方便读者“尝新尝鲜”
,本书特地把原本完整的“学术系统”拆分成较短
的段落组合,以利“跳着读”——哪怕只有三五处
感觉有意思、有共鸣,作者的目标就算达到。这是
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读者若愿意暂别老一套,接
触新意识,本身就是令人感动、需要感谢的事。
本书体例,分为“知道”“做到”和“通识”
三部分。“知道篇”通过大量汉字现象,从感觉到
理论,论证汉字架构的“好坏”及其缘由,以及汉
字美形最少必备哪些条件;“做到篇”则立足于实
际教学,多用课堂教案来具体说明,怎样有效提高
学生的书写能力。先“知道”,后“做到”,写好
字岂不就大功告成?最后附录的“通识篇”,讲了
一点关于规律和学科的个人理解。不少书法老师对
总结规律也有兴趣,不过规律须具备怎样的特质,
提炼它该有什么学理准备,大家的认识好像还不够
趋同,所以,确定概念和厘清思路还是有必要的。
书名题署“写字那点事儿”,既是为配合以前
出版的拙著《书法这点事儿》(也属另类思路),也
是想一针见血点明主题:汉字架构有规律,而且果
真就只有“那么点事”。限于能力,要把事情说得
既清楚又周全实属勉为其难;所选图例,也因是逐
年课堂所积而略显不够统一;再加上,要给写字加
进一点科学成分,扭转一下思维定势,“吃力不讨
好”可能也是难免的——但笔者还是想试一试,在
课堂上取得实效的思路和办法,通过图文互证的方
式,能不能另辟一条蹊径、体现一点新意。
内容推荐
高惠敏著的《写字那点事儿》这是一本关于写字的“离经叛道”的书。大多数人都想把字写好,但从写字到博大精深的书法,层层精神包裹早已让人望而生畏。写好字真的这么难?其实,大众最想了解的不过是写字有什么规律和诀窍。本书即抛开一切繁文缛节的约束,另辟蹊径,正本清源,明白地告诉你:书写不过就是个工具,掌握就行。摒弃“书法教材”的老套,帮助读者顺利完成一条从怀疑到吸引、到尝试,再到接受和认可的汉字形象认识之道。全书图文并茂,“干货”十足,富于较高的实操性和艺术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字那点事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惠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26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18042721
中图分类号 J292.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2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