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佛教思想研究/武陵译学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佛教思想几乎涉及其整个文学的方方面面。潘贵民著蒋林、汤敬安、刘汝荣主编的《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佛教思想研究/武陵译学丛书》从作者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环境、人员交往、阅读书籍等方面对芥川佛教相关文学思想源泉进行了综合探求,揭示其对宗教的追求经历的早期对佛教的关心、中期在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徘徊、晚期偏向基督教但又不断回望佛教的清晰过程。对芥川文学作品中的佛教思想研究是理解芥川及其文学的一枚钥匙。 作者简介 潘贵民,湖南长沙宁乡人,吉首大学教师,文学博士。主持各类科研课题6项,其中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项,参编教材、著作4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l项。曾多次被评为吉首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于2010年获“吉首大学教学新秀”称号,2016年获“吉首大学大汉奖教基金优秀教师”称号。 目录 “武陵译学丛书”总序 主编絮语 序 前言 第一章 初涉佛教:《青年与死》《罗生门》《鼻子》论 第一节 《青年与死》——生与死 第二节 《罗生门》——善与恶 第三节 《鼻子》——“我执 本章 小结 第二章 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孤独地狱》《俊宽》《六宫公主》论 第一节 《孤独地狱》——人生之苦 第二节 《俊宽》——“无常 第三节 《六宫公主》——念佛往生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对佛教的怀疑:《运气》《道祖问答》论 第一节 《运气》——世俗的佛教信仰 第二节 《道祖问答》——“本地垂迹”与大小乘佛教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对“信”的批判——《貉》《龙》论 第一节 《貉》——“信”与“不信 第二节 《龙》——三界唯心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佛教地狱思想:《地狱变》《蜘蛛之丝》论 第一节 《地狱变》——“地狱”意象 第二节 《蜘蛛之丝》——地狱救赎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神佛、基督之争:《尾形了斋备忘录》《邪宗门》《阿吟》论 第一节 《尾形了斋备忘录》——信教与弃教 第二节 《邪宗门》——佛法与“邪法 第三节 《阿吟》——贬佛与弃教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涅柴正果:《往生画卷》《尼提》论 第一节 《往生画卷》——众生皆可成佛 第二节 《尼提》——修得初果 本章 小结 余论 一芥川佛教相关文学思想源泉 二芥川佛教相关文学再思考 附录 一、芥川龙之介佛教相关作品图谱 二、芥川龙之介文库佛教相关作品列表 三、芥川龙之介年谱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佛教思想研究/武陵译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贵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081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6 |
CIP核字 | 2018181872 |
中图分类号 | I313.0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