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宁波有意思(精)
内容
作者简介
柴隆,时常关注宁波的人文历史,时常深入宁波市井生活,寻找城市历史的遗迹,这一切都源于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深热爱与眷恋!那斜阳西下的寻常旧巷,那沧桑厚重的人文气息,那浓郁的人间烟火味儿,都让他有了用文字描述的冲动……
作者热衷于宁波地方史志研究,致力于宁波传统文化的保护,为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宁波政协文史委特约文史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对宁波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撰写《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宁波卷》《亲历浙东合作》《北仑足迹》等著作,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所涉领域较广,以记录宁波地方民俗文化见长。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国宁波”,把书当作城市形象口号,宁波在全国当数第一。一座文化深沉的城市,令人心生敬意;一座书香萦绕的城市,令人心生向往。港是宁波的生命所系,港兴则城兴,港通则天下通!在浙江十一个地市的广告语里,没有一个像它一样,可把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一网打尽,似乎国内除宁波外还没有一个城市能集“书籍”和“贸易”的特色于一身。
宁波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要比隔壁绍兴、台州高,与省和直辖市只差了半级。这个半级,给宁波带来了较高比例的财政留成;这个半级,给宁波带来了“较大”制定政策法规的权力;这个半级,至今为宁波发展锦上添花。杭州的车牌以“浙A”开头,宁波的车牌以“浙B”开头,宁波在浙江省的地位如何,不言而喻。
前些年,央视制作的《上下五千年》播出,全国人民看得津津有味很过瘾,宁波人却坐不住:不对啊!应该是上下七千年!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我们宁波河姆渡书写了第一页。
河姆渡遗址中,稻谷和干栏式建筑的发现,修正了我国学术界把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唯一摇篮的结论,确认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另一个发源地,使得河姆渡文明有了与黄河文明相抗衡的资格。宁波人足足提早发育了两千年,他们能不聪明吗?
要说宁波的人文底蕴,一个天一阁的分量就足够重了。“南国书城”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背靠一整个都市的繁华,脚踏明州城千年沉积的土地。藏书楼的主人范钦,以他多年的藏书之举成全了一座“书香”的城市。“读书、著书、藏书”三位一体的藏书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宁波读书人,层层书页间折叠着四百多年的沧桑,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观瞻。
有这么一根文化标杆,是宁波的幸运。天一阁,让宁波这座带着海腥味的港口城市散发出浓郁的书香,让宁波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文化味。
四明迁客张孝友画了一轴《南乡旧梦图》,描绘出一幅老宁波风情画——江南祖屋,临街枕河,枇杷门巷,秋桂金馥,轩窗盈翠,香斗供桌,妇孺拜月,河港波暖,桥堍夜市,酒肆错栉,菊园箫鼓,画舫吴歌,临水楼台,花鬓云影,芳城不夜,其繁华世态犹回思神往,画桥暮树,迷茫月色,少年芳邻,竹马之侣,包括了船舶、石桥、鱼米、药材、梅雨、社戏、马头墙、藏书楼……所有江南印记、所有江南风物、所有江南味道、所有江南风雅……宁波都能一一对上号,你若到了宁波,便可会意。
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中,宁波像是个提早发育的孩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早熟品种”:当宁波沐浴河姆渡的文明曙光时,我国海岸线上的先民基本处于文明的空白;当宁波先秦时期设县建制,广州还是邻近番禺的宁静村庄;当宁波唐代建州(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已是“海外杂国,贾舶交至”的繁华城市,当时的上海还只是一个海滨渔村;宋代宁波已成为闻名国际的四大港口城市之一,天津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滩涂;及至近代宁波作为“五口通商”被迫开埠,青岛、大连等城镇化才刚刚起步,更不必说改革开放后才崛起的深圳。
跟人一样,城市也有别名、雅号或者绰号。
比如广州叫花城,重庆叫山城,南京叫石头城,城市的性格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让人浮想联翩。唯独宁波,好像没有个像样的性格绰号,“甬城”有点拗口,“明州”有些大众,倒是“句章”这个称呼,有点花头。古代宁波建制沿革,鄞、郧、句章三县的历史源远流长,“卧薪尝胆”的勾践要向后代子孙彰显自己灭吴封伯的功绩,将原有南方边地的“句馀”,扩大而改称“句章”。句者,勾践自称也;章者,彰其封为伯爵之功。能把“句章”两字读得准确无误的,也许只有宁波人自己。
郧县,这个“郧”字不好写,似乎被人遗忘多年。传说秦始皇东巡观沧海在郧县逗留,当千年“它山堰”水利工程作为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后,郧县县令王元的丰功伟绩,似乎唤起了宁波人集体对郧县的追忆,于是这块金字招牌重新被擦亮。
要数鄞州区人没忘本,新区的道路命名,接连取了几个郧城东路、郧城中路、郧城西路的好名字,只可惜,海曙“郧城饭店”摇身一变为“锦江之星”,想当年,“郧城饭店”好歹也是宁波召开“两会”的指定饭店。从句章、郧、鄞的这些古老称呼中,就可以看出宁波的老底子并不薄。
宁波,这个一直叫到现在的正式地名,听着挺新潮,但究其实,已经有了六百多岁的年纪。这名字由鄞县人单仲友提议,诞生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为避讳国号,他建议将“明州”改为“宁波”。这个马屁拍得恰如其分,讨了开国皇帝的欢心,所以朱元璋亲自拍板,将“宁波”的名字定了下来。
“明州”是宁波的古称,但宁波的古称,当然绝不止“明州”这一个,只是“明州”这个名称好听又好记,所以但凡肚子里有几滴墨水的宁波人,多多少少都会稍稍附庸风雅地自称“明州人氏”来显摆点历史文化的底子。
说起宁波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会挣钱,这种本领从先人那里传承下来。从唐
导语
柴隆著的《宁波有意思(精)》介绍:“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国宁波”,把书当作城市形象口号,宁波在全国当数第一。一座文化深沉的城市,令人心生敬意;一座书香萦绕的城市,令人心生向往。港是宁波的生命所系,港兴则城兴,港通则天下通!在浙江十一个地市的广告语里,没有一个像它一样,可把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一网打尽,似乎国内除宁波外还没有一个城市能集“书籍”和“贸易”的特色于一身。
内容推荐
柴隆著的《宁波有意思(精)》介绍: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一座有着古老文明的城市,从河姆渡文明到宁波帮的兴盛,它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但他从未被历史所束缚。港是宁波的生命所系,而港口正是开放的代表,宁波,一直用开放的心态和开拓的心态前行着。在柴隆的段子里,宁波甬城街巷市井味和烟火气,宁波人的精明与世故、坚韧与大气,宁波的底气和朝气,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展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宁波有意思(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柴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828082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4
CIP核字 201815061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86
14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