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名的裘德(精)/哈代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无名的裘德(精)》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剧。小说虽然主要描写平凡人物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但其真正的主题意义和思想要广泛和深刻得多,反映了以裘德为典型代表的普通的穷苦人民在当时那种道德和宗教偏见,以及法律和教育体制下的社会悲剧,有力地抨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念及婚姻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作家。做过建筑师助手,19世纪60年代转向文学活动。一生写有许多作品,前期作品长篇小说《绿荫下》、《远离尘嚣》,将宗法制农村生活理想化,反对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中居民》、《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为其代表作。
目录
总序
前言
原序

第一部 在玛丽格伦
第二部 在基督寺
第三部 在梅勒寨
第四部 在沙氏屯
第五部 在奥尔布里坎和别的地方
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序言
这部小说,因为必须先在期刊上发表,所以它
以现在的样子问世的日期,就不得不大大延缓;它
的历史,简单说来如下。从一八八七年起,就有了
一些札记了,到了一八九〇年,根据这些札记,作
出了全书的计划,其中有的情节,是这一年里一个
女人的死亡所提供的。书里的背景,于一八九二年
重新访问过。提纲式的叙述,是一八九二年全年和
一八九三年春天作的,详细的叙述,像现在这样,
则是由一八九三年八月开始,一直继续到一八九四
年。那年快到年底的时候,全部手稿(除了几章)
都交到出版者的手里了。那年十一月月底,以分期
连载的形式在《哈泼氏杂志》上开始发表,以后按
月续出。
但是,这部小说,也和《德伯家的苔丝》一样
,在杂志上发表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稍加
删节和改动。现在这一版,才是以它原来写成的样
子,第一次全部问世的。由于书名难以早日决定,
发表的时候,用的是临时的名字——实在说起来,
这样的名字曾连续用过两个。后来才决定采用现在
这一个,因为总的说来,那是最好的一个,但那却
也是最初想到的一个。
这部小说,本来只是作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为成年的男男女女写的;它只企图把那种会紧随
人类最强烈的恋爱之后而来的悔恨和愁烦、讪笑和
灾难,直率坦白地加以处理;把一场用古代耶稣门
徒拼却一切的精神对灵和肉作的生死斗争,毫不文
饰地加以叙说;把一个壮志不遂的悲惨身世,剀切
沉痛地加以诠释:既然作者只是以这样的身份,对
这样的读者,作这样的企图,因此他感觉不到,他
这本书在写法方面,有任何可以非议的地方。
《无名的裘德》,也和作者笔下以前的产物一
样,只是尽力想把一系列表面现象或者个人感觉,
连贯成形,穿插成书就是了;至于这些现象或者感
觉,前后一致呢,还是前后龃龉呢?能垂之久远呢
。还是只昙花一现呢?这些问题,作者都认为无关
宏旨。
托马斯·哈代
1895-1902年
导语
《无名的裘德(精)》是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895年。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剧。
小说讲述了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则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未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精彩页
那个孩子裘德,帮着把一些零碎东西装到车上,九点钟的时候,费劳孙先生自己也上了车,在他那盛着书的货箱子和别的行李旁边,同他的朋友们告别。
“我要老想着你的,裘德,”车往前走动的时候他微微笑着说,“记住啦,做一个好孩子,对于畜类和鸟儿都要仁慈;好好地用功念书。你要是万一有上基督寺那一天,那你看在老朋友的面上,千万可要找我去。别忘啦。”
大车噶吱噶吱地从青草地上走过去,到了教区长的住宅那儿,一拐弯儿就再看不见了。那孩子又回到青草地边儿上的汲水井那儿了,他原先帮着他的恩人兼老师装车的时候,就把自用水桶撂在那儿。现在他的嘴唇颤动起来了,他揭开井盖儿,要往井里顺公用水桶的时候,先停了一下,把前额和胳膊靠在辘轳架上;他脸上是一片死板沉静的神气,表示他这个孩子,年龄虽然很小,却早已经尝到人生的辛酸艰苦了。他现在低头往下看的那一眼井,也跟那个村子一样地古老,由他现在站的这种地位上看来,它显出一幅又深又远的圆形透视画,终点是由颤动的水面做成的一个光亮的圆盘,离他有一百英尺那么远。靠近井口的地方是一圈绿色的青苔,再往上一些是一圈鹿舌羊齿类植物。
他用一个好作怪想的孩子所有的那种过分伤感的声调,自言自语地说,老师在像今天这样的早晨,曾在这眼井里打过多少次水了。但是从此以后,他可永远也不会再在这儿打水的了。我曾看见过他打水打累了的时候,低着头往井里看,先休息一会儿,再把桶提回家去,那时候他正跟我这阵儿一样,可是他那样聪明人,怎么能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小地方,长远待下去哪!
一颗眼泪由他眼里一直落到了井的深处。那天早晨有些薄雾,那孩子喘的气,在那凝重不动的大气里氤氲,好像一片更浓的雾。忽然有人喊了一声,把他的思路打断。
“你这个懒骨头,快把水提回来,听见了没有?”
这声音是由一个老太婆嘴里发出来的,那时候她正由离得不远的一所房顶上绿苔斑驳的草房里面走了出来,要往庭园的门那儿去。
那孩子急忙对她一招手,表示她的话他已经听见了,跟着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一桶水从井里提上来,因为他本来身小力薄么。他把那一大桶水先放在地上,然后把它倒在自己那两个小桶里,歇了一下,喘了喘气,才提着水穿过了水井所在的那片湿漉漉的草地,那片草地差不多正占在那个村庄——或者说三家村——的中心。
这个村庄不但年代古老,并且人家稀少。它坐落在和北维塞司的丘陵相连的那片起伏高原中间一个山坳里。它虽然那样古老,但是,在本地的历史上,流传下来而绝对没变的古物,却也许只有那眼井的井筒子。因为近几年以来,许多房上开着窗户的草房都铲平了,许多长在绿草地上的大树也都伐倒了;除此而外,原来那个有驼背房脊、木头尖阁和古怪隅栋的教堂,现在也拆掉了;拆下来的材料,有一部分碾成了碎石块,堆在篱路旁边,预备铺路用,另一部分就在邻近一带,砌了猪圈的墙,做了园子里的石头座儿,当了篱路两旁的护路石,堆成花坛里的假山了。一个高大的新建筑——一个英国人看着不熟习的德国哥特式建筑,已经在新的地址上,由一个一天之内从伦敦来而复去的历史遗迹毁灭者建造起来了。原先那座供奉基督教圣贤的古庙,虽然曾矗立了那么久,但是它的地址究竟在什么地方,连从那片由太古以来就用作教堂坟地的青绿草坪上,都找不出痕迹来;因为那些坟墓现已湮没无踪,而原先树在坟墓前面的纪念物,又仅仅是一些只值九便士、只保用五年的生铁十字架。
P4-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名的裘德(精)/哈代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哈代
译者 译者:张谷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41763
开本 32开
页数 50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89
出版时间 1959-01-01
首版时间 1959-01-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80
CIP核字 2003011096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3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