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经述评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茶的起源
一、茶的祖国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三、“茶”字的字源
四、茶树生育的生态条件
五、茶树的栽培方法
六、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
七、茶的效用
第二章 茶的采制工具
一、采茶工具
二、蒸茶工具
三、成型工具
四、干燥工具
五、计数和封藏工具
六、采制工具的发展
第三章 茶的制造
一、茶叶的采摘
二、唐代饼茶的制造法
三、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
四、现代主要茶类的制造工艺
五、茶叶品质审评
第四章 煮茶的器皿
一、“伊公羹”和“陆氏茶”
二、从鍑到瓶
三、饼茶的特殊用器——碾
四、煮茶器皿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第五章 茶的烤煮
一、烤和碾
二、火——燃料的选择
三、煮茶用水
四、煮和酌
第六章 茶的饮用
一、饮茶风尚的传播
二、佛教僧徒——饮茶风尚的传播者
三、饮茶的习惯
第七章 茶的史料
一、《茶经》中的历史资料
二、《七之事》补遗
三、茶的专门著作
四、历代茶政沿革
第八章 茶的产地
一、唐代茶叶产区
二、从唐代茶叶产区看我国的名茶
三、我国茶叶产区的发展
四、茶叶产区与茶叶品质
第九章 茶具和茶器的省略
第十章 《茶经》的挂图
引书目录
我国包括试种地区在内的产茶县(1981年)
茶经译注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茶经》版本
陆羽传记
出版后记
导语
陆羽所著《茶经》总结了唐代的饮茶方式,成为茶学经典。而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是茶学又一里程碑式著作。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
五载成书,熔铸众位茶学泰斗心血
本书从1979年开始编写,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与钱梁、张堂恒等茶学泰斗共同商讨,数易其稿,直到1984年才完稿。编写阵容强大,治学态度严谨,后世关于《茶经》的著作难出其右。
本书简明易懂,涉及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对于一般的茶爱好者或者大众读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入门级茶学读物。而且本书论述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从事茶叶生产、研究人员,都有学习价值。自从1987年出版以来,本书就成为茶爱好者无法绕过的经典,长销三十余年。
内容推荐
吴觉农先生从当代茶业发展状况出发,联系有关茶的历史材料,对《茶经》所涉及的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茶具、饮用、史料和产地等内容进行阐释与评价。既借由《茶经》回顾了历史经验,又联系当下,对当代茶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此书主体部分为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客观评价,后面附有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译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经述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觉农
译者
编者 吴觉农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08938
开本 16开
页数 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620
CIP核字 2018161715
中图分类号 TS971.21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58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