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钩新月天如水/同一首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

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侂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中寓了谈资,您刷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悟。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小经心仃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内容推荐

《一钩新月天如水》是“同一首诗”丛书之一,本书以全新创意,重新激活中国古典诗词,再现诗词本身的乐趣和快意,是一本让读者全面欣赏古典诗歌的读本。晚唐以来,词人迭出,风骚各领,李后主的春花秋月刚了,苏东坡就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虽然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有着载不动的许多愁,却挽不住楼前流水尽朝“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本书!

目录

编者说我“诗”故我在/1

作者说人去余音未散,夜夜梦回唐朝/5

导读同一首诗,N种读法/8

第一章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1

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2

新月如佳人/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

天上最寂寞的神仙/22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27

大多数中国人学背的第一首诗/35

第二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47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4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52

扬州的和尚名声不太好/61

杜牧碰壁处/67

最虔诚的皇帝佛教徒/74

牧童遥指杏花村/80

想依靠纯文学来谋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88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95

小燕子,穿花衣/104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108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113

洁癖文人的另类故事/118

从“花间派”到《大话西游》/124

第三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31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32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138

一条秦淮河不知入了多少回诗/146

唐人七律第一/151

第四章 寻常—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1 55

狗确实是天生的“画梅高手”/156

现代人吃醋,古人吃梅/160

看梅花居然看丢了官/164

26种赏梅的佳境/169

梅妃争宠杨贵妃/177

赵师雄遇仙/182

踏雪寻梅/184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87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89

历史证明,王安石特不爱洗澡,196

王安石变法感言:君难托!/201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208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211

第五章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215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216

中国文化人最理想的生活模式/22l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226

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天然绝配,自成佳对/229

老太监,生南方,居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233

“春夏秋冬”回文诗/239

可以清心也/245

名句索引/251

网上评论摘编/263

试读章节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苦落九鸟,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论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古朗月行》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两句,提到了月蚀,现代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月亮、太阳、地球三点一线,地球遮住了太阳的光线所致。古时候的人们可不懂这些,认为是“天狗吃月亮”,唐朝时民间也流传过嘏蟆精吃月亮。

至于嘏蟆精为啥要吃月亮,地上的人们不管,不过月亮就这么一个,怎么也不能便宜了一个妖精!所以每当月蚀发生时,人们就全民紧急总动员,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来拯救月亮,其中最普遍的是敲锣打鼓,乃至敲击一切能响的东西,以此赶跑、吓退嘏蟆精。《开元天宝遗事》“击鉴救月”条说:“长安城中,每月蚀时,即士女取鉴,向月击之,满郭如是,盖云救月蚀也。”

P7-8

序言

《唐诗地图》最为风行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深圳一位作者打来的,说他也写了一套有关诗词的书,跟同类的书不同,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出版。我请他先寄一些过来看看。过了几天,我就读到了这套书的部分章节。

这套书的确与众不同。虽然同样是围绕诗词,可它结构这些诗词的方式很不一样。它首先没有受年代的局限,从《诗经》到现代新诗,只要是觉得好的,皆入法眼。它更加没有沿袭按作者或按主题编写的惯常思路。这上千首诗词,先被作者融会于心、共冶一炉,然后,依照写作之时的感觉、意绪或者思考,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排列组合,伴着意识流般形散而神不散的自由风致,通过作者那一手灵动漂亮的文字,汩汩而流,自然而出;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作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侃侃而谈,不光品味诗词、月旦人物,而且纵横古今、上天入地,穿插了大量历史知识、文化典故、趣闻逸事乃至当红段子。

这样的内容,这样的结构,这样的学养,这样的态度,复合而成一种醇厚的趣味。我想,这正是这套书最富魅力也最难克隆的地方。

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看莎士比亚,是因为幼年时老师强迫种下的恶果;林语堂也说过,许多中国人离校以后终生不再读诗,是旨趣未到而学校逼其必做所致。我们对这样的经验一点也不陌生。就是功利化的、本末倒置的、活生生抽掉趣味与快乐的被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败坏了我们对美丽诗词的胃口。从小到大,被迫背下的引不起太多感觉的诗句越多,我们对诗词的兴趣消失得便越彻底,这真是太可悲了!

看得出来,作者努力让诗词回归自身,还原被失败的教育遮蔽直至扭曲了的诗词本身丰富的趣味。他不引导您去探究诗词的原意,琢磨作者表达了什么;他更多地怂恿您放开怀抱,追问自己从诗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套书里面,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正统观点,没有中心思想,也没有什么专家意见;有的,是突出的个人感受,是借由个人感受重新释放出来的浓缩在诗词当中的人生与情感,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趣味盎然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愉悦。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夜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丰富了谈资,您刷新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悟;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在眼下这样一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欲望奔突的时代、消费至上的时代、信息过剩的时代、流行文化的时代、行色匆匆的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自我因为受到太多不同方向的牵引而离心离散离异并终至花果飘零。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葆有一缕唐诗宋词的芬芳,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为包括《唐诗地图》和《宋词地图》等在内的“文化快旅”丛书(本社,2004年6月)所写的“策划者说”中,我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依稀感觉,经过十几二十年太多的物质、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潮流异常密集的压缩饼干式的狂轰滥炸之后,中国的心灵,可能开始向往经典的恒定、经典的纯粹、经典的隽永,以及经典所特有的已然陌生却终究亲切的深刻的‘故园之思’。”

当时还是“依稀感觉”,现在显然“强烈觉得”。我强烈觉得,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亲炙中国诗词经典的优雅与美丽,完全是一种福气。这些诗词的经典,是物质之外的性灵,是流俗之上的精华,是驳杂之中的单纯,是重压之下的逃逸,是欲望的解药,是现实的想象,是此时的别处,是人文的温暖,是乡愁的慰藉,是无尽流浪途中远方那一盏撩人的灯火,是中国心灵对文化深处精神密码丝丝入扣的认同,是无可替代的贴心会心与舒心,是离散的自我的向心之力和凝聚之气,是家,是“在”。怅望青山,仰观白云,我“诗”故我在!

所以,当我终于读到作者孙涛近150万字的全部书稿的时候,我震撼,我感动!

孙涛今年才35岁,为了完成这套书稿,花了整整15年。在查找资料的阶段,他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几乎翻遍了深圳书城数千册相关书籍,手抄的笔记高可盈尺。着手编写之初,还没有电脑,他手写的初稿达20多万字,修改时又逐字逐句抄了三遍;中途鸟枪换炮,他全凭一己之力将书稿输入电脑,结果打字速度突飞猛进,至今仍然保持每分钟一百多字的速度。最后修订,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宁可惨淡度日,也辞掉所有工作,专心致志,隐居偏僻小镇10个月!

孙涛通过坚韧的工作,对他心目中上千首中国经典诗词,进行了个性化的和时代性的演绎。他替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通读者,开凿了一条通往诗词世界的迷人之路。一旦上路,您将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不胜收。因为孙涛,读者诸君您有福了。饮水思源,我们都应该感谢他。

孙涛这套大书,对我们的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挑战。除了通常的工作,我们还自动担负起“导游”的职责——作者铺路,编者导游。我们做了多种形式的提示,立起了不少路标,就是为了方便读者您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入口”进来,从容上路,各取所需。我们还专门炮制了《同一首诗,N种读法》,就在后面。这是说明书,也是导游图,您可以参照。您当然也可以完全弃之不顾,凭着自己的性情与智慧,自我探索,走出只属于您自己的私家路径。对于这样的读者,我们首先致以十二万分的敬意!

我们还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反弹琵琶之举:不要图片。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诚然。我们拿到这套书稿的第一反应,也是要图文并茂地处置之。可后来我们放弃了这个惯常的想法。哪怕是再精美的图片,一旦具象,一经坐实,总难免固化、收窄和侵略读者您的想象空间。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我们就想保留诗词自身开放的想象空间,好让您更加不受干扰地以自己的个人视野与之交融,升华出更高的审美境界;让诗词更充分地呈现出纯粹的文字之关和韵律之美。图片当然自有图片的美;可在图片泛滥无孔不入目迷五色审美疲劳的时节,不要图片,素面朝天,是不是反而有一种以白当黑返璞归真的清新空灵之美?这还得请您来判断。

谭庭浩

2006年1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钩新月天如水/同一首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4664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