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个骑轮箱来的密儿/杨红樱童话手绘完全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杨红樱童话手绘完全本”系列是迄今为止最全的杨红樱童话作品集,收录了除“笑猫日记”系列外所有杨红樱的童话作品。全部插图完全手绘,著名儿童插图画家手笔,精美独特,清新隽永。

杨红樱的童话作品是一个丰富而广大的文学世界,这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是儿童的诗性精神世界。在杨红樱的笔下,既有长篇童话,又有中短篇童话,既有直面现实人世的人文童话,又有张扬科学精神的科学童话,还有融校园、成长、幻想于一体的校园童话,两代人共读共享的亲子童话。这是一个盛开着各种色彩的花苑,也是一个鸣啭着各种鸟鸣的林子。走进去,你如同一脚跨进九寨沟的五彩湖,又如赤脚走过绿色的原野,那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红花绿茵,都有小仙子藏在里面的故事,等待着我们用美的眼睛去发现……

本书为系列之一。孟小乔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在神秘的仙女湖畔,遇见了一个愿意到她家去做保姆的女人。这个神秘的女人叫蜜儿。蜜儿的出现使孟小乔家的生活变得神奇而活跃起来。蜜儿见孟小乔总是在忙功课,就带她到树林里结识了十分会玩的小人精……

内容推荐

五年级女生孟小乔,在神秘的仙女湖畔遇见了愿意到她家去做保姆的蜜儿。这个蜜儿会许多神奇的法术,使孟小乔家的生活也变得神奇而活跃起来。蜜儿见孟小乔学习学得都不会玩了,就带她到树林里,结识了十分会玩的小人精;她给总是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老师,送上了“笑笑糖”和“跳跳茶”,使老师变得笑口常开,活泼亲切;她变出能让人看到美好过去的“往事泡泡”,使孟小乔面临离婚的爸爸妈妈重归于好;期末写评语时,蜜儿让老师带上优点放大镜,平时爱挑毛病的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写了一段优美的评语……

最神奇的是,蜜儿了解孩子们的一切想法,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厌恶什么。她把快乐还给孩子们,把他们视若畏途的学校和课堂,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新奇而美丽的“奇迹”;孩子们再也不害怕学校和学习了,学校和课堂也成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和心灵成长的天堂。

目录

1 仙女湖奇遇

2 神秘的红箱子

3 雪花飘飘

4 心上的毒瘤

5 两只布公鸡

6 出租时间的孩子

7 周末大逃亡

8 卷心菜里的小人精

9 跳跳糖和笑笑茶

10 小偷和假面县

11 换脸皮

12 寻找小人精

13 往事泡泡

14 留住阳光

15 形象小姐

16 优点放大镜

17 盛满梦的篮子

杨红樱·童年·童话(编辑手记)

试读章节

蜜儿拿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孟小乔的同学。

“孟……孟小乔,你……不是说到了你……你家里,你要跟我们商……商量一件事……事吗?”黄莺结结巴巴,好不容易说完这句话。

“是这样的,”孟小乔说道,“你们想不想在今年的新年晚会上,演一个节目?”

“想是想,可是我们四个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老师和同学从来没有选过我们演节目呀!”

“他们不选你们,有人选你们。”蜜儿说。

“谁?”

大家的眼睛都放出光来,盯住蜜儿问。蜜儿把孟小乔推到他们跟前。

“孟小乔选你们。”

听说是孟小乔选他们,大家的眼睛又都黯淡下来。他们心里在想,孟小乔家的保姆真会开玩笑。

“我写了一个童话剧,想请你们来演。”孟小乔开始分派角色,“胡小聪,你来演小灰狼。”

“我演不了!演不了!”胡小聪连连摆手,“我脑子笨,记不住台词的。”

蜜儿把挂在胸前的眼镜戴起来。“啧啧啧,”她一边看胡小聪,一边感叹,“这孩子的脑子里尽是些‘我很笨’‘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念头。”

孟小乔不理会胡小聪,继续分派角色:“侯灵灵扮演兔妈妈。”

“我不行!我不行!”侯灵灵直摆手,“我这么胖,上了台,人家会笑掉大牙的。”

“啧啧啧,”戴着眼镜的蜜儿一边看侯灵灵,一边感叹,“这孩子的脑子里尽是些‘我很胖’‘别人会笑话我’的念头。”

孟小乔不理会侯灵灵,继续分派角色:“黄莺、安静和我分别演小兔甲、小兔乙、小兔丙。”

“我……我……我……”黄莺急得说不出话来。

“啧啧啧,”戴着眼镜的蜜儿一边看黄莺,一边感叹,“这孩子的脑子里尽是些‘我结巴’‘我不能说话’的念头。”

“我也不行!”安静已经把孟小乔摆得整整齐齐的书架翻得乱七八糟的了,“我有多动症,我怕在台上管不住自己。”

“谁说你有多动症?”蜜儿盯住他问。

“我妈我爸,还有学校老师,都说我有多动症。”

“啧啧啧,”蜜儿感叹道,“这孩子脑子里尽是些‘我有多动症’‘我管不住自己’‘我尽捅娄子’之类的念头。”

都说自己演不了,怎么办?孟小乔求助地望着蜜儿。

蜜儿说:“我只想知道,你们到底愿意不愿意演这个童话剧?”

“愿意!”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只是黄莺的声音慢了一拍,“可是……”

“不要说‘可是’。”蜜儿命令道,“现在把你们的眼睛都闭上,不许有偷看的。嘴里念九遍‘我能演’……”

这是一种什么游戏?

胡小聪、侯灵灵、黄莺、安静,包括孟小乔都把眼睛闭上了,嘴里像念经一样念着:“我能演,我能演,我能演……”

蜜儿取下她的大披巾,围绕着这些自卑的孩子挥舞起来,她要用大披巾舞走他们脑子里那些自卑的念头。

当孩子们念完九遍“我能演”,蜜儿停止舞披巾,把披巾重新披在身上,然后对孩子们说可以睁开眼睛了。

“好了。”蜜儿说,“我要去做晚饭了,你们开始排练吧!”

孩子们坐在地毯上听孟小乔朗诵剧本。他们不知不觉地都爱上了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刚才的种种顾虑现在都荡然无存,似乎这些角色本来就应该由他们来演,而且只有他们才能演好。

童话剧《小白兔和小灰狼》的排练,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在孟小乔家悄悄地进行着。

一个惊人的消息也通过欧丽和余洋在同学们中间悄悄地传播着。

“喂,等着看一场好戏吧!”

“什么好戏?”

“孟小乔编剧、导演的童话剧。”

“那个胆小鬼,能编剧、能导演?”

“你们想知道这场好戏的演员都是些谁吗?”

“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除了胆小鬼,还有胡傻儿、侯肥肥、黄结巴、淘气王。”

大家笑作一团,都巴望着早点看这场好戏。

孟小乔他们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可是他们的脑子里全是自信的念头,所以毫不理会这些冷嘲热讽,仍然天天坚持排练。

这些日子,这些有这样或那样毛病的孩子,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一些变化。胡小聪的学习在进步,通过排演童话剧,他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侯灵灵上体育课时也灵活多了,因为排练节目增强了她动作的协调性。黄莺上课居然敢举手发言了,连老师都感到惊讶。其实她本来说话不那么结巴,因为她自己觉得结巴,便结巴起来。现在她觉得自己不结巴,所以说话便不那么结巴了。变化最大的是安静,他以前管不住自己,是因为他觉得反正家长和老师都说他有多动症,他对自己的行为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在排练过程中,当他投入到角色的创造中时,他发现他是完全有自制力的。这就证明他是没有多动症的,他应该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新年之夜,天气虽然十分寒冷,校园里却喜气洋洋。树上到处张挂着大红的灯笼,操场中间两堆篝火在熊熊燃烧。

P33-36

序言

时光积攒经验,阅读塑造成长。阅读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的阅读史就是拓展生命的历史,丰富精神的历史。

在今天这个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图画阅读已然成风的多媒体时代,图书阅读依然显得十分重要。静静地捧读书本的姿态,依然是一种最迷人、最值得赞美的姿态。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这是少年儿童阅读的一条黄金定律。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和喜爱。有了兴趣,喜欢上了书,才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精彩人生大门的钥匙。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的本领和力量,乃是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儿童不喜爱抽象的概念。他们需要的是短小的故事、童话——他们是多么强烈地追求一切富有幻想性的东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没有芭比娃娃,没有钢琴,但不能没有童话。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就让童话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吧。我常常告诉家长和老师:“爱看童话的孩子不会变坏。”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他们获得真、善、美的源泉。在一切文学样式中,童话最富有诗性光华、浪漫色彩、创造思维、自由意志、游戏精神。童话对于儿童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杨红樱的童话作品是一个丰富而广大的文学世界,这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是儿童的诗性精神世界。在杨红樱的笔下,既有长篇童话,又有中短篇童话,既有直面现实人世的人文童话,又有张扬科学精神的科学童话,还有融校园、成长、幻想于一体的校园童话,两代人共读共享的亲子童话。这是一个盛开着各种色彩的花苑,也是一个鸣啭着各种鸟鸣的林子。走进去,你如同一脚跨进九寨沟的五彩湖,又如赤脚走过绿色的原野,那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红花绿茵,都有小仙子藏在里面的故事,等待着我们用美的眼睛去发现……杨红樱的作品不仅是属于儿童的,也是属于那些童心未泯或想要守护诗性精神家园的成人的。

杨红樱的童话如同天边驶来的红帆船,满载着好听的故事,满载着快乐、善良与温暖。你能在“骆驼爸爸讲故事”和“鼹鼠妈妈讲故事”里,找到一个个大大的惊喜;更有那洒满阳光的梦之花,正在“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心田盛开。一片叶子藏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世界。“流浪狗和流浪猫”说着“鸡蛋里的悄悄话”,“亲爱的笨笨猪”去旅行,“没有尾巴的狼”正在演绎“森林谜案”,“七个小淘气”要去“寻找美人鱼”,“猫头鹰开宴会”是否有什么秘密?“神秘的女老师”发现了什么?这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诗性盎然的童话世界:舒缓柔和的节奏,随意挥洒的自由,轻灵飘逸的氛围,优雅单纯的情感……

谁都想聪明,拥有智慧。杨红樱的童话就蕴藏着很多高水平的智慧,这就是她的科学童话。杨红樱的科学童话首先是很好看、很风趣的小故事,读了准让你开心。但在开心之后还能“脑筋急转弯”,明了科学童话里面所呈现的一切。小故事,大道理。童话里面有科学,科学也可化为童话。据杨红樱说,她最早从事的文学创作,就是科学童话。那时她正年轻得像朝霞映红的凤仙花,为了调动班上小学生的语文兴趣,她选择用自己写的科学童话作为校本教材,融趣味、幻想、知识于一炉,使儿童文学真正做到“有益又有趣”(张天翼语)。这一招可真灵,孩子们深深喜爱上了杨老师的科学童话,而杨红樱也从此深深喜爱上了儿童文学——孩子们的喜爱就是她的喜爱。她说过她要破译童心世界,她的笔要永远为孩子们写作。

杨红樱的童话所要表达与倡扬的是这样一种精神:与人为善,导人向上,呼唤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理解、同情、友善、帮助、责任、道义、宽容,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建构起温情脉脉的人性谱系,让人性的光辉战胜邪恶,照彻四方。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是要通过艺术的形象化途径,在儿童心里打下坚实的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杨红樱的童话就是努力践行这一美学目的的优美作品,或者说这正是杨红樱童话具有强大艺术魅力、令无数小读者和他们身边的大读者爱不释手的深层次的美学因素。其实,岂止是杨红樱的童话,那些多次被列入少儿类优秀畅销书榜单的作品,如《爱的教育》、《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等,都是以坚持正面价值精神、坚持高贵的人性原则为其美学责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总是为登上畅销书榜单的作品包括杨红樱的童话叫好。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特别是儿童愿望的文学作品。童话又是可圈可点的胡说八道,人情人理的荒诞无稽。杨红樱的童话是真正的童话,真正的童话总是能与童心世界融为一体,水乳大地般地滋润儿童心田,受到孩子们真心实意的欢迎。

杨红樱曾说过她的儿童文学创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要有好看的故事,二是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三是看了能使人感动。这实在是经典之谈,远胜于那些文学理论教程的滔滔宏论。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如果真有吸引人、打动人的情节,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动人、影响人的深刻内涵,怎么会不受孩子们的欢迎?怎么会不产生文学的精神灯火与生命营养的作用?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我心目中的新世纪十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文章,这十位作家按年岁排序是:孙幼军、金波、张之路、高洪波、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黄蓓佳、郑春华、杨红樱。杨红樱最为年轻,她正处于文学创作的盛年,中国儿童文学无疑应对她提出更高的期待,她的文学创作包括童话还有很大的艺术发展空间与审美张力。我在这篇文章中对杨红樱有过下面百余字的评价:“杨红樱是中国儿童文学三个层次(少年文学/童年文学/幼年文学)中童年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坚守‘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倾注‘儿童情结’的诗性关怀,践行‘儿童话语’的审美追求,向往‘儿童教育’的理想形态,使杨红樱的作品水乳大地般地浸透到孩子们的心田。……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难道还有比受孩子们衷心欢迎和喜爱更为荣耀、幸福的事吗?杨红樱的创作证明:真正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不但是属于中国儿童的,也是属于世界儿童的。”

天天出版社虽是一家年轻的少儿出版社,但它源自有着“皇家出版社”美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因而十分注重打造儿童文学精品,培养读者精品阅读意识,致力于将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广大少年儿童。由天天出版社精心设计、精心编制、精心出版的这一套《杨红樱童话手绘完全本》(12种),从选文内容、文字质量、装帧设计、图文配制等各个环节都下了大功夫,以一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杨红樱童话的完整风貌,可以说这是一套为新世纪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少儿读者“量身定做”的文学精粹。我由衷地祝贺这套精美的手绘本丛书的出版,祝福千百万少年儿童拥有这套美好的、感动人的童话精品!

让童话陪伴童年,用童话抚慰童心。愿优秀的童话作品走进千百万孩子的精神世界。

后记

杨红樱·童年·童话(编辑手记)

童年,当我们年纪愈大,它便离我们愈远,回头看时,仿佛是记忆深处的点点碎片,静静地闪动着微微的光芒。长大之后,有那么多的烦恼,于是人们常常叹息,童年的美好是多么短暂,一去不复返。可是,长大之后,人们也往往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忘记了自己曾经怎样看,怎样做,怎样想。

杨红樱,这个为孩子写作了三十年的童书作家,从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时的那些时光,童年的记忆在她心上留下了那样清晰的印记。多年以后,当她成为一个老师、一个作家和一个母亲,这印记仍时时提醒她,孩子是什么样的,怎样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更多的美好,而不是伤害。

杨红樱的童年记忆明亮而温暖。小女孩杨红樱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漂亮得像一个洋娃娃,非常惹人喜爱。她上学早,五岁便坐进了课堂。五岁的杨红樱显然不是现在的许多家长费尽心力想培养的那种“神童”,和班里那些六七岁的孩子相比,各方面都差着一些。比如写数字,小杨红樱总是把“3”写成“ε”,就这么一直写了三年。回忆起这段童年趣事,杨红樱充满了感情:“我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个爱孩子并且了解孩子的好老师。这个老师一次也没骂过我笨,别的老师因为这个问题批评我时,这个老师就会对他们说,她比别的孩子小,小孩子就是这样的,等她长大些,慢慢就会纠正了。”后来,杨红樱也做了小学老师,她总是记得自己曾经把“3”反着写到了三年级。所以,在她眼里,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孩子。她总是说,孩子是慢慢长大的,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小老师杨红樱班上的孩子,个个都是可爱的,也个个都是快乐的。

个子娇小的小女孩杨红樱,其实胆子并不小。从家到学校的那段路上,有一条隐秘的小道,从那里可以抄近道到达学校。不过,很少有孩子会去走那条路,因为,那条路要经过一个医院的停尸房,对于小孩子来说,死人是多么可怕而不可知的一样东西。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比那些大孩子不如,有一天,小小的杨红樱,不知哪里生出了一股勇气,她屏住呼吸,一口气飞快地跑着穿过了那条小伙伴们都不敢走的小道。学校的操场上,班里的大孩子们快活地玩耍着,被他们看成“小不点儿”的杨红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骄傲和快乐,因为她做了一件他们都没做过的事情。不过,她谁也没告诉,这件事是她自己的秘密,虽然她连“3”都写不好,但她却战胜了许多大孩子都不能克服的恐惧。长大以后的杨红樱,内心仍然充满了勇气,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作家,面对一些反对和诘难时,她没有申辩,也没有动摇,她只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前行,就像当年飞快奔跑的那个小小女孩。

小时候的杨红樱,安安静静,常常出神地独自想着什么。有一个时期,中药铺里高高的药柜,成为她最好奇和最向往的世界。光线昏暗的空间,密密麻麻的抽屉,五花八门的中药名签,对于小小的杨红樱而言,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魔法氛围。她长时间地想着那些抽屉里的各式各样的古怪药材,入迷了一般。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父母都没有时间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小女孩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从没有听到过诸如“不知这孩子整天脑子里在想什么,发这么长时间的呆”一类的干涉和指责。许多年以后,当杨红樱自己也成为一个母亲,常常会想起小时候那些她独自一人静静度过、看起来似乎是坐在那里发呆的美妙时光。一个宁静的午后,上小学的女儿一动不动地坐在床上,嘴巴里微微蠕动着,就这么专心致志地坐了两个小时。杨红樱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她知道女儿一定正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后来女儿告诉她,自己是在数牙齿,因为看到书上说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有多少颗牙齿,她一直在用舌头一颗一颗点数。杨红樱没有斥责女儿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事情上,她认为孩子的内心本来就是和成人的不一样,所以她从不会生硬粗暴地以成人世界的规则衡量孩子。杨红樱总是说,她一直是蹲着看孩子的世界,蹲着为孩子写作的。

杨红樱清楚地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图书是一本《安徒生童话》。她毫不讳言,安徒生童话对她早期的童话创作有着深深的影响,而且她最初的写作就是从童话开始的。的确,在她那些短篇童话中,依稀能够看到安徒生这位忧郁童话王子的影子。实际上,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杨红樱后来创作的那些“快乐”童话中,依然能读出隐藏在幽默情节和风趣语言背后的纤细的情感,忧伤而又温暖,隐隐透出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古典童话的美感。

杨红樱,一个曾经快乐成长的女孩,一个曾经快乐教书的老师,一个曾经快乐编书的编辑,一个正在快乐养育的母亲,一个正在快乐写作的作家。从做小学语文教师的那一天起,三十年来,杨红樱一直和孩子们形影不离。她没有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并且深深感激那个令她能够拥有真正童年的时代,和那些替她守护了童年美好的人们。她说,自己为孩子写作,就是要把童年还给孩子,把童心还给孩子。她,做到了。

2010年4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个骑轮箱来的密儿/杨红樱童话手绘完全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红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02230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9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