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破产法(中国破产法的现代化从大清破产律到企业破产法1906-2006)/远观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陈夏红主编谢琳、涂晟、张承儿译的《中国破产法(中国破产法的现代化从大清破产律到企业破产法1906-2006)/远观译丛》集中展示了境外学者对中国破产法的研究。这些文章的主题,既涉及正在实施的2006 年 《企业破产法》,也涉及1906 年 《大清破产律》、1935 年 《破产法》、1986 年 《企业破产法(试行)》等历史性文本。中国破产法的发展史,就是破产法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从1906 年《大清破产律》到2006 年 《企业破产法》,中国破产法从无到有,走过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在这百年转型中,中国破产法植根于外国破产法的经验,更扎根于中华大地,有坚持也有变动,接正统更接地气。本书作者或品评中国破产法的文本与体系,或臧否中国破产法的制度与现实,是者是之,非者非之,为我们提供一种“远观”中国破产法现代化的视角。这种视角,或许能够成为中国破产法现代化进程中的参照。 作者简介 陈夏红,甘肃岷县人,法学博士,供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兴趣为中外破产法及法律史。曾著有《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协助江平先生完成其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编有《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学人自述》《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四卷本、《孙中山答记者问》《孙中山演讲录》《思想的气象》《思想的交锋》等。在《法制日报·法学院周刊》开有专栏“破产法札记”;在《法治周末》开有“方寸正义”专栏。 目录 总序大洋彼岸的回声 序言 2006年《破产法》 中国特色的“大到不能倒 中国新《破产法》:皆大欢喜的结局 中国的新《破产法》:文本与有限的比较分析 漫长的冻结 破产实践 在新兴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破产法:深圳经验 珠光集团破产案:中国国有企业跨国破产 立法案例分析 中国的持续性经济改革:破产立法引路 1986年《破产法(试行)》 《破产法(试行)》立法史话:基于立法 过程的研究 历史与文化 大清破产律:一部法案史 1906年4月26日的《大清破产律》 历史与文化在破产和破产制度发展中的作用 法律移植的危险 译后记 导语 陈夏红主编谢琳、涂晟、张承儿译的《中国破产法(中国破产法的现代化从大清破产律到企业破产法1906-2006)/远观译丛》按照中国破产法的发展时间与主题分成四个部分,精选11篇论文,囊括了最近一百年来破产制度在中国的运作与实践。本书适读人群:研究法律和破产法的学者;研究中国当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学者;对中国破产法感兴趣的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破产法(中国破产法的现代化从大清破产律到企业破产法1906-2006)/远观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夏红 |
译者 | 译者:谢琳//涂晟//张承儿 |
编者 | 陈夏红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2015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5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1 |
CIP核字 | 2017180261 |
中图分类号 | D922.291.92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