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怀臻演讲集(共3册)(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罗怀臻著的《罗怀臻演讲集(共3册)(精)》系作者多年来从事戏剧创作、戏剧评论、教学指导,在讲课、讲座和发表文章等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文字材料,内容丰富、生动,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三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戏剧改革发展的历程和作者个人的发展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共收录《理论卷》《实践卷》《教学卷》三册。
作者简介
罗怀臻,祖籍河南许昌县,1956年出生于江苏淮阴市。现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和“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剧本创作涉及昆、京、淮、越、沪、豫、川、甬、琼、秦腔、黄梅戏及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芭蕾舞剧等剧种或形式。代表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班昭》、京剧《西施归越》、越剧《梅龙镇》、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舞剧《朱鹳》、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出版著作《西施归越》、《九十年代》、《罗怀臻剧作集》(3卷)、《罗怀臻戏剧演讲集》(3卷)、《罗怀臻戏剧文集》(6卷)。作品曾获得各种国家级文艺奖项逾百种。部分剧作被译为英、法、日、韩等国文字出版演出。
目录
理论卷
序在世纪的交汇点上
戏曲的属性
传统戏曲百年来的三次转型和当代转化
重建中的中国戏剧——“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
跨进21世纪的中国戏曲
“都市戏曲”的创作实践与理念形成
传统戏曲的文化自信
戏曲文学的时代性
成都:中国戏曲的“九三年”
80年代的戏剧情结
当代中国戏剧创作现状与前瞻
种植传统戏曲的当代记忆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戏曲
在创新中继承
戏曲现代化散论
复兴中的海派戏剧
让戏剧重新回到城市
上海与武汉:“码头对码头”的访问
当代都市文化先进性的思考
都市戏曲与上海文化
传统戏曲在现代媒体中的传播——一台晚会所传达出的文化思考
昆曲复苏:我们怎么与传统相处
与时代和城市同行的中国昆剧
我与上昆的戏缘
剧本创作是戏曲焕发新生命的基础
戏曲艺术如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当代戏曲创作六问
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之我见
我对戏剧评论的期待
从“青评班”到“西湖论坛”
文艺评论的现代文化立场
我所期待的舞台美术
当前舞台艺术创新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淮剧进沪百年:敢问路在何方
我对上海淮剧的新期待
东北戏剧的历史文化记’忆
地方戏曲的“现代性表达”与“地域性传承”
中国戏剧版图上的岭南戏曲
现代化进程中的潮汕戏曲保护
大豫剧所唤醒的民族原乡记忆
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戏曲
实践卷
教学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怀臻演讲集(共3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怀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47560
开本 16开
页数 125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15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2390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53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3
159
9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