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06-2010)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国际学术影响力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 期刊论文年度分布

二 期刊论文语种分布

三 期刊论文来源期刊分布

四 期刊论文作者所在机构情况

五 期刊论文的合作国家/地区情况

六 期刊论文受国外基金资助情况

七 期刊论文被引用情况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国际学术影响力

 第一节 导论

一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二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节 2006_2010年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的情况

一 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的年代分布

二 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的学科领域分布

三 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合作国家/地区分布

四 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的作者所在机构分布

五 BKCI-SSH收录中国内地著作的被引用情况

 第三节 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 学术著作数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二 学术著作涉及语种较为单一

三 学术著作集中于部分学科领域

四 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五 高等院校是学术著作的主要产出机构·^

六 学术著作的被引用频次较低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

 第一节 导论

一 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界定

二 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第二节 统计分析

一 SSCI和A&HCI收录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概况

二 SSCI和A&HCI收录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论文概况

三 SSCI和A&HCI收录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论文被引分析

四 SSCI和A&HCI收录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分析

五 SSCI和A&HCI收录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施引文献分析

 第三节 结论

一 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期刊数量少、学科领域集中

二 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偏低

三 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呈良好态势

第五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第一节 2006-2010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一 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分析

二 全国高校入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受聘讲学情况分析

三 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社科考察情况分析

四 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进修学习情况分析

五 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合作研究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06-2010年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一 本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二 专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06-2010年不同隶属关系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一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二 其他部委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三 地方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第四节 2006-2010年不同学科属性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一 综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二 理工农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三 高等师范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四 语言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五 财经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六 政法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七 艺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八 民族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九 体育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分析

 第五节 2006-2010年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情况统计分析

一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统计排名

二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受聘讲学统计排名 

三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社科考察统计排名

四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进修学习统计排名

五 教育部直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国外合作研究统计排名

第六章 学科影响力

 学科与数据来源

一 学科对象

二 论文所属学科

三 论文的归属

四 数据说明

 第一节 哲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二节 宗教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三节 语言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四节 文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 小结

 第五节 艺术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六节 历史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七节 考古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八节 经济学学科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结论

 第九节 政治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节 法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一节 社会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二节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三节 图书馆学情报学国际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四节 管理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五节 教育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十六节 心理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比较与分析

四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评估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回顾与评估

一 期刊论文影响力分析

二 著作影响力分析

三 期刊影响力分析

四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分析

五 学科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影响和阻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原因

 第三节 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 鼓励和培养具有国际研究视野和研究能力的中国学者

二 打破地区、系统和机构壁垒,组建高质量的学术团队和学术合作平台

三 实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走出去”战略

四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结语

附录

 附录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

 附录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附录3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附录4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

 附录5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附录6 我国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WOS学科类别对应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由姚乐野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06-2010)》一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及教育部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站在国际学术发展的高度,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原则,从论文、著作、期刊、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以及学科五个方面分析,综合评估“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水平和整体发展状况,对于制定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升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建立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由姚乐野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06-2010)》一书的特点是突破了以往单纯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及其引用情况做评价指标,且局限于国内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的固有做法,而是站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从期刊、期刊论文、著作、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以及学科五个方面综合分析研判“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水平,并且坚持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大量展示相关的数据、图表,提高了《报告》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外,本《报告》的研究结论对于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情况,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水平,对于下一步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审定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策略,建立既能展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又适应国际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综合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发展报告(2006-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乐野主编
译者
编者 姚乐野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74784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9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312416
中图分类号 C12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