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内容
内容推荐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史学大家朱维铮经典之作全新结集!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一以贯之的传统是存在的吗?
文化传统变化频仍,历史实相扑朔迷离,音调未定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李零、王汎森、姚大力、王守常等学者联袂推荐!
作者在《音调未定的传统》这本书里,展现了更加悠长和耐心的学识和面貌。眼界放宽到整个中国历史传统,哪一个历史学家不希望在全景历史视野中试一试自己的这把宝剑?历史非但没有证明中国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以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去看待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常态:具体到某一个历史阶段,时间和空间经常会发生错位。如何看待和研究这一状况?朱维铮先生在其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十分强调进行任何一种研究,首先必须弄清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追究“为什么”。他的那种将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弄成待解的疑团的“证伪”式研究,让不少同道“憎厌”,却赢得了海内外严肃学者乃至一般读者的认同和尊敬。《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心态的体现。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前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从教52年。200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眼光独到,笔锋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治学范围涵盖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个领域,已刊论文及讲演录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种,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种,《走出中世纪》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目录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卷一 通论八篇
音调未定的传统
错杂的音调
传统的力量
普世的问题
岂可“先立论、后求证”
诠释的悖论
没有一贯的传统
现状的昭示
逻辑内涵也不一致
难说的本土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关于基本概念
关于传统文化
关于文化传统
“证据只能由历史本身中提供”
文化的类型
区域文化
民族文化
考古学文化
科学文化
生活文化
学术文化
语言文化
艺术文化
体育文化
宗教文化
比较文化
文化制度
文化事业
文化运动
系列文化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他
一个反比
排毒与排外
连续性与独特性
分解与整合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瞻
卷二 分论五篇
卷三 另说五篇
卷四 述史七篇
卷五 记诤七篇
附:谈学——朱维铮答李天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维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90834
开本 32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62
CIP核字 2018111908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