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
内容
内容推荐
罗越(Max Loehr,1903—1988)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其1953年的名文《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事实上预测到了中国考古学家将要做出的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推翻了罗越的著名论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的理论,后者对青铜器的分类和统计看似科学,曾长期统治着西方的青铜器研究。作者罗伯特·贝格利在《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重探了这一由于考古发现的介入而结束的学术争论,剖析了其背后的重大方法论意义。他从细读高本汉的文章着手,以生物分类学作比厘清了方法论的问题,辨析了科学与科学表象的区别。作者然后讨论了罗越的研究,为他所从事的艺术史提供了逻辑根据,指出他最关注的乃是重建一部有意义的发明创新史,把艺术设计者和资助者的意图看作风格变化的背后动力。作者在最后一章分析了风格这一概念,得出结论认为,艺术史学家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风格并非艺术品的固有属性,方才制造出了诸多混淆是非的典型理论。本书以罗越的青铜器研究为个案来探索艺术史学科的中心问题,其读者群并不限于中国艺术史学者,而是包括了所有关心视觉材料分析的研究者。
目录
中文版序
译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引论:分类与风格
高本汉与罗越
分类学
青铜器分类
第二章 高本汉的第一篇文章——《中国青铜器中的殷和周》(1936)
第三章 高本汉的第二篇文章——《中国青铜器新探》(1937)
根据纹饰题材对铜器分类
解释A项和B项
特征之选择
第四章 高本汉的后期作品
《几位早期中国青铜器制作大师》(1944)
《再议殷代装饰中的A型和B型风格》(1946)
《Hellstrom的青铜器藏品》(1948)
《早期青铜器纹饰的语法注释》(1951)
《部分青铜器汇编琐记》(1959)
《部分青铜器汇编琐记II》(1960)
《殷代艺术的一些特征》(1962)
第五章 罗越的第一篇文章——《论古代中国青铜器的年代》(1936)
第六章 罗越的《安阳时期的青铜器风格》(1953)
罗越的文章
考古学与罗越的青铜器风格
“克服叁式风格某些局限的另一方式”
动物图像的发明
虚幻动物纹
青铜装饰的意义
第七章 分类
一座满放铜器的仓库
科学
更多的分类者:杜朴、张光直、叶利塞耶夫、艾迪博格
“用复杂的办法铸造铜器”
第八章 风格
表格与图版来源
年代说明
表格与图版
征引文献
索引
西文人名与中译名参照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贝格利
译者 译者:王海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40218
开本 8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1062
CIP核字 2014253284
中图分类号 K876.414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301
23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