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互联网+概念最早提出者易观董事长于扬亲自作序推荐!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权威专著!
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详解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易观互联网+研究院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携众多专家联袂创作!
图书 |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互联网+概念最早提出者易观董事长于扬亲自作序推荐!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权威专著! 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详解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易观互联网+研究院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携众多专家联袂创作! 内容推荐 “互联网+”时代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使得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是什么?互联网“+”什么?“互联网+”如何+?传统企业如何做好“互联网+”?“互联网+”的原动力是什么?作者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在本书中都做了深刻阐述。 目录 推荐序:互联网+时代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 序言一 互联网+时代来临 序言二 “互联网+”时代,8位大佬的畅想 第一章 什么是“互联网+” 第一节 “互联网+”首次写入国家战略 第二节 “互联网+”应运而生 第三节 阿里巴巴=上海市 第四节 无孔不入的互联网 第五节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转型与跨越 第六节 “互联网+”罗马建成 一、信息时代 二、纯互联网时代 三、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时代 四、“互联网+”时代 第七节 “互联网+”定义 第二章 “互联网+”的跨界与融合 第一节 “互联网+”使社会形态发生巨变 一、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崭新的形式 二、互联网让不同的领域学科边界变得模糊 三、社会结构依据兴趣组合,沟通更加平等 四、互联网重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第二节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是翻天覆地的 第三节 “互联网+”不能改变什么 第四节 “互联网+”将改变什么 第五节 案例:互联网+打车 第三章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互联网+”时代 一、互联网商业化1.0时代—消费互联网 二、互联网商业化2.0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 三、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四、迎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五、“互联网+”时代中产业互联网主线 六、夯实与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六、“互联网+”时代中产业互联网的痛点 第二节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连接与聚合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 二、产业互联网化、金融化成为大趋势 三、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时代来临 四、O2O将成为服务互联网的主要模式 五、智慧工业时代 第三节 开放、协作,共赢,参与、互动成为主要价值观 第四节 以产品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 第四章 “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一张图读懂互联网+ 第一节 互联网如何+ 一、企业层面“互联网+” 二、产业层面“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关键要素 一、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技术+ 第三节 “互联网+”的商业机会 第四节 “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一、第一产业:农业的“互联网+”机遇和挑战 二、第二产业: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三、第三产业:服务业“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章 互联网+政府 第一节 永不落幕的政府网站 第二节 微应用上的信息众筹 第三节 互联网是大数据之网 第四节 用数据开放创造新价值 第五节 “互联网+”时代的治理 第六章 互联网+产业 第一节 “互联网+”的含义 一、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渠道+ 三、互联网平台(生态)+ 四、万物互联+ 五、如何理解“+” 第二节 互联网“+”什么 一、互联网+制造业:让工厂变得更聪明 二、互联网+零售业:电商的创造性破坏 三、互联网+服务业:懒人经济催生百花齐放 四、互联网+金融业:从风口步入蜜月期 五、互联网+供应链:革去弊端创造最优化 六、互联网+教育培训:风口下千亿级市场不是梦 第七章 互联网+企业 第一节 六位大佬的互联网化方法论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落地三段论 一、1.0版:优术篇—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业务 二、2.0版:明道篇—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全体人员 三、3.0版:取势篇—用互联网模式开辟新业务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篇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凡是” 二、什么是商业模式 第四节 互联网+企业—管理模式篇 一、互联网+企业组织: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二、互联网+企业文化:以互联网精神为土壤的文化重塑 第五节 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篇 第六节 互联网+企业—生产模式篇 一、用户“智造”产品的时代 二、互联网+制造业背景下的C2B模式 三、人人创客的时代 四、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五、关于工业4.0的畅想 第八章 “互联网+”源动力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思维:正在发生的“下一浪” 第二节 O2O:赶上“互联网+”创业“风口”飞起来 一、概念:“互联网+O2O”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互联网+O2O”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三、O2O的经济价值 四、O2O的社会价值 五、冲击:O2O经营模式理解不到位,O2O发展模式千篇一律 六、“互联网+O2O”的未来走势 第三节 大数据:助推“互联网+”,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大数据的商业模式 二、生活中的大数据类型 三、大数据的发展预测 第四节 “互联网+工业4.0”:走向“中国智造”的强劲驱动力 一、聚焦智能工厂和智能工程机械 二、当前热点:交通控制网络和车载系统 第五节 “互联网+信息化”:重新定义将释放出更大能量 一、“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的主要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六节 “互联网+”与创新2.0:驱动创新发展“新常态” 第九章 “互联网+”未来,无处不在 第一节 万物互联,一切刚刚开始 第二节 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 第三节 互联互通,一切共创共享 第四节 所思所感,一切必将实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4987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2015063932 |
中图分类号 | F27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2 |
宽 | 17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