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大型教师专用百科全书。包容了现代教育理论、学生主体、教师职业规范与素养、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教育管理与评价、教育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等内容。内容广泛权威,可做为各级教师案头必备书,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图书 | 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师专用百科全书。包容了现代教育理论、学生主体、教师职业规范与素养、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教育管理与评价、教育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等内容。内容广泛权威,可做为各级教师案头必备书,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目录 前言………………………………………………………(1) 日IJ吾……………………………………………………(1) 凡例………………………………………………………(1) 总序………………………………………………………(1) 目录 ……………………………………………………(1) 中等学校…………………………………………………(1) 条目分类目录 …………………………………………(1) 中学教师的教育学基础素养…………………………(1) 中学教师的道德素养…………………………………(227) 中学教师的法律素养…………………………………(236) 中学教师的教学一般素养……………………………(281) 中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349) 中学教师的科技素养…………………………………(465) 中学教师的美学素养…………………………………(530) 中学教师的管理素养…………………………………(566) 附录………………………………………………………(582)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一……………………………………(615) 试读章节 Zhu Xi yu zhuzidushufa 朱熹与“朱子读书法”(Zhu Xi and Zhuzi Aproach to Reading)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婺源,出生在福建尤溪县。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65岁时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但到职40天即被罢免。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大教育家,他毕生讲学不断。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如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是理学的重要入门书;《小学》一书,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很有影响的蒙学教材之一;《四书集注》刊行之后,不久就风行天下,自元朝皇庆二年(1313)之后,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的必读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朱熹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部分。“天命之性”禀受天理而成,是极清纯的,而“气质之性”则“理”与“气”杂而有之,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去蔽明善,“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要“复尽天理”,就必须“尽人伦”,所以“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以此为据,朱熹对当时学校只重视应付科举考试而忽略伦理道德的状况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那是“忘本逐末”,必然导致“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朱熹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作为一个既有区别、又是统一的完整过程来考察。他把人的一生约略地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朱熹称之为“教事”,教孩子知其当然。关于小学教育的方法,朱熹主张先人为主,及早施教;要求教育方法形象、生动,能激发儿童兴趣;并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知其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广泛而有序地读书,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研究,并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理,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此外,他还提出了“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等一套以自我修养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①循序渐进。主张读书应该按一定的次序,不可颠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②熟读精思。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③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人为主,牵强附会。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效耳。”④切己体察。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⑤着紧用力。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为此,朱熹把读书形象而又深刻地比喻为救火治病、水上撑船和破釜沉舟。认为读书应该有如救火治病那样的紧迫感,水上撑船那样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那样的勇往直前的精神。⑥居敬持志。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方法。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朱熹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教育宝库,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深入,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P24-25 序言 《中国教师新百科》是国家教育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组织编撰的一部大型教师专用百科工具书。它是面向21世纪教育,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求新、求实、求活的原则编写的一套综合性教师案头工作用书。全书分《中学教育卷》、《小学教育卷》和《幼儿教育卷》三卷,由国内200余位中、小、幼教育专家历时两年,精心编写而成。 《中国教师新百科》体现21世纪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着眼于提高中、小、幼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儿童服务。《中国教师新百科》侧重于为广大教师研究和解决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提示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反映改革开放20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理念、新课题、新事物、新观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中国教师新百科》各卷的主要内容,均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教师必备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教育学及教育实践为主体。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①2l世纪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如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和教师职业规范等。②教育的目的、功能、地位,教育制度、体制的改革,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等。③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史、教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教学评价等。学科教育学及教育实践主要包括:①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及教育科学方式等。②课程的设置与课程改革等。③学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流教学理论流派,学科教学发展趋势等。④教育实践方面的主要问题和理论发展等。 《中国教师新百科》以百科条目的形式编撰,但不完全拘泥于百科全书的体例。条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为了方便阅读,条目正文按内容体系排序。条目的撰写既力求简明扼要,又兼顾资料的丰富性和论述的完整性。三卷的编写思想和总体方针一致,具体内容和知识重点则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各自设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条目框架。 《中国教师新百科》在成书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有力支持,确保了它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它不仅适用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适用于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学生和教师教育工作者。 《中国教师新百科》的出版和发行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恳切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批评和建议,为本书的修订再版指明方向。 《中国教师新百科》总编辑委员会 2002年8月20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柳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0663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2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27 |
出版时间 | 2002-08-01 |
首版时间 | 2002-08-01 |
印刷时间 | 200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61 |
丛书名 | |
印张 | 40.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85 |
高 | 4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