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摆脱条约束缚,恢复中国主权完整及国际地位平等,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摆脱条约束缚的叙述典范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海两岸均以“废约”历程为主轴诠释外交史。在此叙述结构下,广州、武汉到南京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恒居于民国外交史的正统地位,其废约成果常被凸显,因而“修约”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唐启华著的《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精)》以“修约”为中心,探讨北洋修约之历程及其意义,一方而依据档案,重建北洋修约案例,探索其外交政策与交涉策略之发展;另一方而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史观对话,希望能更丰富多元地理解民国外交史。 作者简介 唐启华,1955年生于台湾基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从事民国外交史的研究,著有《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季官方修约观念与实践 第二章 民初平等订约与修约的努力 第三章 1919年修约方针的确立与推动 第四章 《中德协约》与《中奥商约》的签订 第一节 《中德协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二节 德国对中国战事赔偿问题 第三节 《中奥商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五章 废除《中日民四条约》交涉 第六章 《中俄协定》与北洋修约 第一节 北京政府对旧俄条约权益的清理,1917~1922 第二节 《密件议定书》与中俄旧约废止问题 第三节 1924—1927年中俄会议 第四节 《中俄协定》与北京外交团的没落 第五节 广州政府与《中俄协定》 第七章 北洋平等订约的努力与成果 第八章 五卅之后北洋“到期修约”的发展 第一节 北洋“到期修约”方针的确立与执行 第二节 1926—1929年中比修约交涉 第三节 中法越南修约交涉 第四节 1926一1930年中日修约交涉 第五节 中西修约交涉 第六节 中英修约交涉 第七节 中墨、中秘修约交涉 结论 征引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启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292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28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25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08 |
CIP核字 | 2018132269 |
中图分类号 | D829.15 |
丛书名 | 文史哲研究系列 |
印张 | 4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0 |
高 | 4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