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尼肯编著的《众神的战车》当时引发了轰动,首版后两年内,它就已经再版两次,发行量达到了60万册。1969年同名电影问世,次年在美国上映。《时代》杂志给此书的流行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外星人热”。书中的主题顿时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讨论的话题:是不是曾有外星人来访问过我们的祖先?
讨论很热烈,但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我们之前千百万年的历史中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在古代,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神曾经乘坐飞船来到过原始的地球,在古代,还曾经有过不可思议的技术成就,有过我们目前也只是重新掌握了一部分的知识财富。
1968年,冯·丹尼肯编著的《众神的战车》的第一版在德国出版,由此引发了全球外星人研究的热潮。为完成本书,作者冯·丹尼肯实地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外星人遗迹,包括欧洲英国的巨石阵、意大利瓦尔卡莫尼卡遗址、美洲秘鲁的纳斯卡平原、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遗迹、洪都拉斯的科班、大洋洲的复活节岛、非洲的埃及金字塔、南非的布兰登堡壁画遗址、撒哈拉的塔西里等,拍摄了大量照片,从中精选出强有力的证据,以最清晰明了的笔法,向读者证明了外星人的存在。
《众神的战车》被公认为是全球外星人研究的奠基之作,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关于外星人的观点、推论与证据,全都源于本书。目前已在32个国家发行,总印数超过6200万册,至今仍在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榜上高踞不下,是外星人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阅读本书,在最短时间内,简洁透彻地了解外星人。
我们的历史是由一堆间接知识拼凑起来的。人们利用发掘出的文物、远古文献、洞穴里的壁画和民间传奇编织出某种说得通的假设。看哪,学者都这么想——历史就得这么写。但事实上我们有权利、也应该去质疑每一个成见,每一种现行的假设,因为若是现有的观点都无人质疑,研究工作也就无路可走了。因此,我们的历史一定只有一部分是准确无误的,如果有证据揭示出新的内容,新的假设就必须代替旧的假设,就算我们再熟悉后者也在所不惜。现在看来,是时候提出一个新的假设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围绕它研究历史。
我们对太阳系和宇宙、对宏观和微观世界有了全新认识,工程技术、医学、生物学和地质学正在飞速发展,宇宙航行迈出了第一步——这些成就以及其他许多成就,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让我们对世界有了崭新的理解。
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制造出可以抵御极度酷热和严寒的宇航服。我们已经知道太空旅行不再是个梦想。我们对彩色电视的奇迹早已习以为常,我们也能够测量光速,计算相对论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摈弃成见,满怀好奇地进入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去尝试获取众神赠予我们的遗产吧。
18世纪初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皮皇宫里发现了几张古代地图,它们原属于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雷斯。他的藏品中还包括两本相当精确的地中海和死海区域的地图册,现在都在柏林国家图书馆妥善保存着。
这些地图全部经美国地图学家阿尔林顿·H.马莱里之手检查过,他发现了颇为引人注目的事实:所有的地理特征在图上都有,但是都不在正确的位置上。马莱里便向美国海军水文部的地图学家沃尔特斯求助。于是两人共同在图纸上打好坐标,然后将皮里·雷斯的地图转印到现代的地球仪上:惊人的发现来了!所有的地图都绝对精确,而且不仅是地中海和死海周边,就连美洲大陆,甚至是南极洲的轮廓也分毫不爽地显现在皮里·雷斯的地图上。这些地图还不止是重现了大陆的边框,连内部的地形都一一呈现了,山脉、高峰、岛屿、河流和平原的样貌全部完美地绘制在图上(见图)。
1957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这些地图又交给了耶稣会的莱汉姆神父。他的身份不单是维斯顿天文台的台长,还是美国海军的地图学家。经过一系列一丝不苟的核查。他也不得不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些地图的绘制实在是精确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就连我们极少踏足的地区也画得一样精准。更离奇的是,南极洲冰封了数百年的山脉一直到1952年才被人发现,我们现在的地图也得依靠回声定位才能将它绘出,但雷斯的地图上已经将它们都标注了。
新罕布什尔大学历史学家查尔斯·H.哈珀古德和数学家理查德·W·斯特拉坎最近的研究。更是令人震惊。通过和现代卫星照片的对比,可以看出雷斯地图必然也是高空俯拍的产物。这该如何解释?P2-3
我的第一本书《未来的记忆》出版于1968年3月,算到现在,已有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当时出版它的是艾肯出版社,这是一家德国的公司。写这本书还是在那两年之前的事,那两年内,来自不同出版社的拒信雪片一般地定时飞向我的办公桌:“对不起,我们不能采用……”“我们非常抱歉……”“这不是我们目前的方向……”“我们推荐您找一家对神秘学更感兴趣的出版社……”
后来常有人问我,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怎么会有一家享有盛名的教科书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富有争议性的著作。今天我终于可以坦白了:我从外界得到了帮助,但同时这也是谨慎行事的成果。
1967年的夏天,我认识了当时德国《时代》周刊的科学版编辑托马斯·冯·兰多夫博士。他翻阅了我打好的手稿,细细看过其中一些古怪的图片之后最终说道:“这个不适合我们,你得把它编成一本书出版。”
“我要怎么才找得到一家出版社昵?”
托马斯·冯·兰多夫博士从他的烟斗里吐出一口烟,朝我凝视着说:“我倒是认识一家出版社,你要是愿意,我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不过什么也保证不了。”
他拿起电话,要了艾尔文·巴特·冯·维伦纳普博士的号码,这位先生是艾肯出版社的首脑人物。一股血顿时涌上了我的脸颊,毕竟我清楚一件冯·兰多夫教授还不知道的事:这份手稿早已被艾肯拒绝过一次。自然,接下来这段对话就跟烙在我大脑里似的难以磨灭了。
“我这儿有个瑞士小伙子,他写了本疯子才写得出的书。不过他自己倒不疯。也许你该自己听他谈谈。”
另一头的人问我是不是能马上去他的办公室。那还用问!我给自己打气说,一个这么大的出版社的老板,肯定不会知道他手下员工之前怎么处置我的手稿。
在和一位年轻编辑用过午餐之后,合同就敲定了。这份手稿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将在1968年春天出版。唯一的小小分歧来自于书名:“《未来的记忆》听着不像话,人没法记得未来的事情啊”,那位编辑评论道。不过我固执地拒绝了修改标题的提议。(1969年出版英文译本的英国纪念物出版社将书名改成了《众神的战车》,此书以此闻名于世,所以接下来我还是用这个标题吧。)
《众神的战车》当时引发了轰动,首版后两年内,它就已经再版两次,发行量达到了60万册。1969年同名电影问世,次年在美国上映。《时代》杂志给此书的流行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外星人热”。书中的主题顿时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讨论的话题:是不是曾有外星人来访问过我们的祖先?
讨论很热烈,但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我们之前千百万年的历史中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在古代,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神曾经乘坐飞船来到过原始的地球,在古代,还曾经有过不可思议的技术成就,有过我们目前也只是重新掌握了一部分的知识财富。
我们的考古学也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考古发掘出了几千年以前的电池,在原始人的壁画中出现了穿着带搭扣全套宇航服的古怪生物,玛雅人的天文历法则能一直推算到几万年之后。远古的人们怎么创造出这些来的?
我们的宗教更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许诺要帮助和救赎人类,远古的神也就是这样承诺的。他们为什么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为什么会在原始人身上施用超现代化的武器?为什么企图消灭人类?
神们在朦胧的过去留下了数不清的痕迹,直至今天我们方能阅读和译解。太空旅行在目前还只是个流行的课题,几千年前却早已是事实了。我可以断言,远古时曾有外星人来过地球,尽管我还不知道这些智慧地外生物究竟是谁,又是从哪颗星球上来的,但我还是认为这些外星人曾经消灭了一部分当时的人类,并且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他们就是世上第一批智人。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断言。它将从根本上动摇看似构造得如此完美的精神大厦。我的目标就是为这个断言提供证据。
也正因此,本书在问世三年内,就被翻译成28种语言,在36个国家内出版过,此后的40年来一直不断再版,至今仍被视为外星人研究领域中必读的教科书。
自《众神之车》以来,我又写了20本书,每一本都是同样的主题。读者们显然对“外太空的上帝”有着持续的兴趣,所以我后来写的每一本书都像这本一样,上了畅销书榜单。1973年,一个名叫吉恩·M,菲利普斯的芝加哥律师在美国成立了非盈利性的“远古宇航员协会”(Ancient Astronant,Society),以研究我书中所写的各种主题。纽约理工学院的教授路易斯·纳维亚则曾写过:
“用不带偏见和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我们信仰的神,都是远古外星人’这个假设,你就会发现它既不违背最严谨的自然科学定律,也不抵触我们当前对宇宙的认识。埃里希·冯·丹尼肯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将许许多多考古学、文化、历史和宗教的现象带到人们的眼前,只要人们意识到T外星访客的可能性,它们便突然有7意义。”
印度加尔各答梵文学院的梵文学及印度学教授迪利浦·库马尔·康吉拉在这一点上也提出了自己观察得到的看法:“从古印度文献中无疑可以证明,曾有外太空生物访问过地球,古印度的文明深深地受到了它们的影响。”
事实就是这样。
埃里希·冯·丹尼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