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公司治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法律与经济系列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律金融理论”是这本由周天舒所著《中国公司治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使用的核心研究方法,其倡导从一个实证角度来观察、分析法律演进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借助这种理论,分析了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两个重要问题:(1)公司法层面上,公司内部治理的演进模式及公司董事义务的构建;(2)证券法层面上,行政监管于矫正公司内部人与公众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中起到的作用与存在的不足。 作者简介 周天舒,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副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公司法、证券法、法律与金融监管。2011年应邀参加剑桥大学商业研究中心主办的“法律、金融与发展”(Law, Finance and Development)研究项目。在《中国法学》、Hong Kong Law Journal,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new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言 法律与金融理论与公司治理——基本理论框架及问题的提出 一、法律与金融理论与公司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二、法律与金融理论与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公司法、公司治理的核心法律经济学理论 一、公司法的核心制度与经济学理论 二、公司治理的法律经济分析 第二章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公司治理法律改革研究 一、中国公司治理的法律改革与公司治理融合理论 二、法律规则驱动的路径依赖 三、探寻“均衡状态”的成因:比较法的维度 第三章 董事义务与中国公司法:基于法律移植理论的研究 一、董事诚信义务:英国公司法的启示 二、探寻“牟取公司机会禁止原则”的决定因素 三、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基于浙江省两个判例的分析 第四章 证券市场执法、公司治理与法律与金融理论 一、法律与金融理论与证券市场执法:一个理论框架 二、中国语境下的证券公共执法 第五章 私人诉讼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以虚假陈述案为例 一、虚假陈述案件中的金融学基础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行为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问题 三、中国针对虚假陈述案的公共与私人执法 四、结果影响的分析 第六章 证监会对内幕信息传递人的选择性执法研究:以20l1~2015年的内幕交易案件为样本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证监会对内幕信息传递人责任认定的学理解析 三、证监会对内幕信息传递人的选择性执法及其问题 四、证监会对内幕信息传递人选择性执法原因初探 五、结语 第七章 证监会是否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保护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共执法、碎片化的权威主义与社团主义 一、研究背景 二、证监会行使事后执法权力的总体情况 三、证监会是否保护了公平竞争环境:虚假陈述与内幕交易案例分析 四、基于合作的监管模式:温和的执法与社团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公司治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法律与经济系列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天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871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6 |
CIP核字 | 2018269696 |
中图分类号 | D922.291.914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