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共7册)
内容
亮点展示

001.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作为当代文学大家,季羡林的文章是他在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心灵与阅历完美融合的表现,是现代人的宝贵财富。

为此,我们从中精选了季羡林先生1933—2007年创作的文章,并依据中高考作文分类方法,选编了记人、叙事、抒情、写景、游记、议论、阅读写作的7 类文章,每类文章独立成册、有的放矢,不仅可作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材料,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范本。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共7册,适合7-15岁中小学生阅读。共配有105幅吴冠中的唯美画作,每册15幅,采用超感纸印刷,高度还原色彩。季羡林先生的经典文字,配以当代水墨名家吴冠中先生的典藏画作,让孩子在翻开阅读时,便享受到文字与图画的和谐美好。

季羡林的散文用词朴素易懂、简洁凝练,结构严谨,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经得起推敲和咀嚼,他笔下的人类及大自然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小女孩、一树海棠、几只兔子、一场雨……他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他笔下显得鲜活而感人。读者可以从其“话家常”的叙述中体悟“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天人和谐”等人生道理,从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获得美好的文学体验。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吴冠中(1919年—2010年)

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其油画和水墨风景大多取材于江南风光,用几何性的形体组合、鲜明纯正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表现诗一般的意境。

内容简介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共7册,是一套指导孩子写作的文学读物,适合7-15岁中小学生阅读。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所选文章为季羡林先生1933—2007年创作,依据应试作文分类方法,从季羡林先生众多文章中编选其有关记人、叙事、抒情、写景、游记、议论、阅读写作的7 类文章,每类文章独立成册、有的放矢,不仅可作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材料,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范本。

季羡林的散文用词朴素易懂、简洁凝练、结构严谨,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经得起推敲和咀嚼,用亲切优美的语言将人间的道理娓娓道来。阅读季羡林的文章,也是一次美好的文学体验。

此外,全7册共配有105幅吴冠中的唯美画作,每册15幅,采用超感纸印刷,高度还原色彩。季羡林先生的经典文字,配以当代水墨名家吴冠中先生的典藏画作,让孩子在翻开阅读时,便享受到文字与图画的和谐美好。

目录

1.《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人物卷》

古代散文大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节奏和韵律,本来都是诗歌的特点;但是,在优秀的散文中也都可以找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间架上。好比谱乐谱,有一个主旋律,其他旋律则围绕着这个主旋律而展开,最后的结果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读好散文,真如听好音乐,它的节奏和韵律长久萦绕停留在你的脑海中。

——《写文章》

2.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记事卷》

中学生的文章,几乎都不是什么大题目,好多看起来只是身边琐事;然而,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一样,其含义一点也不小,而是非常非常大的。他们那童稚的目光,晶莹澄澈,天真无邪,穷幽烛微,不为大人们常有的成见所蔽,能看到成年人,特别是我们老年人所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东西。而且写作技巧也淳朴无华,只有实事求是之心决无哗众取宠之意。

——《<中国著名中学作文精华·北京四中卷>序》

3.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写景卷》

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能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

我们写东西,在一篇文章中最好不要使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季羡林选集跋》

4.《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抒情卷》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

——《季羡林选集跋》

5.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议论卷》

一个人写论文,不管多长,总都有一个整体概念,整体结构,起承转合,前后呼应。如果一旦分拆开来,则驴唇难对马嘴,宛如一个八宝楼台,分拆开来,不成片段。

——《<季羡林学术文化随笔>跋

6.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游记卷》

他们写庄重典雅的大文章时一定是惨淡经营的,讲结构,讲节奏,字斟句酌,再三推敲,加心加意,一丝不苟。但是,如果即景生情,则也信笔挥洒,仿佛是信手拈来,自成妙文。

信手拈来的妙文是在长期惨淡经营的基础上的神来之笔。

——《读<敬宜笔记>有感》

7.《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读写卷》

鲁迅先生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说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现在,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同在别的方面一样,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管得过死,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法。

——《偷看小说》

前言

中信出版社推出丛书《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邀我写序,受恩师教诲多年,我把所知道的季先生与此相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实属责无旁贷。

曾经有位青年作家向我诉苦,她上小学的侄儿对作文犯怵。我给她出主意,让她找几篇季老的散文,例如《神奇的丝瓜》《老猫》等,给孩子反复看,然后再让他仿照着描写身边的植物或动物。果然,不久之后孩子的作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见到本书书名,我不禁会心一笑,这套《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的编撰思想恰恰与我不谋而合,本丛书分为写景卷、抒情卷、人物卷、议论卷、叙事卷、游记卷、读写卷,篇篇都是范文,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指导。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师,还是一位深受读者尊敬的散文大家。季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自幼饱读司马迁、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名家的作品,后又对近现代作家巴金、老舍、沈从文、冰心的作品颇有研究,国外的歌德、雪莱、蒙田、薛德林、泰戈尔等名家的文章更是烂熟于心。他博采众家之长,下笔如有神助。

先生在中小学阶段,写作文基本上都用文言文,高三开始写白话文,受青年作家董秋芳老师指导,他的作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王昆玉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亦简劲,亦畅达”。他 18 岁便开始发表作品,终生笔耕不辍。他的散文语言优美,风格淳朴,思想深邃,布局谋篇“惨淡经营”(出自唐? 杜甫“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指苦心构思),字里行间更是饱含爱祖国、爱人类、爱生命、爱自然的深情和会通古今的大智慧。

季羡林先生在写作时,也十分留意文章的结构,认为好的文章不单要文通句顺,结构上也要很讲究,力求层次分明,富于节奏感。除此之外,应更加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如果有横空妙语固好,貌似平淡亦无不可,但要平淡得有意味,可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结尾的诀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1980 年,《季羡林选集》在香港出版,作者在书中谈到写作经验的要点:第一,“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第二,“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第三,“要像写诗那样写散文”,注意炼字、炼句;第四,“要在整篇文章结构上着眼”,起头、中间和结尾都要认真对待,“要有一个主旋律贯穿全篇”,“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季老还主张青年学生多读古文和古典小说,如有可能,再多读些外国作品,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作文秘决’一类的书是绝对靠不住的。想要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

然而,文学写作只是季羡林的“业余爱好”,他的主业是印度学、东方学和古代语言学。由于这些学术领域给人冷僻艰深的印象,不少人以为季老的作品难以读懂。其实不然,民俗学家钟敬文评价先生文字是“野老话家常”;比较文学大家乐黛云先生曾称赞季羡林的散文为“三真之境”:“真情、真思、真美”。季老的散文作品被多次选入中小学教材,读他的散文,孩子们不觉隔膜,没有“代沟”,由此喜欢上了这位“世纪老人”。

精彩书评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节选自《感动中国》致季羡林的颁奖词

恩师*大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

——钱文忠

给我*有启发的作家是季羡林。我的朋友金圣华,觉得我写作,要鼓励我,因为我刚刚开始很没有信心,他传了一篇文章给我,是季羡林的《老猫》,没有很难的词汇,也没有很多的成语,但写得很有感情。让我觉得写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语或者很艰难的字,只要把感情、自己*真的真性情写出来。

——林青霞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白岩松

季老真性情,直接、不矫情造作,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不再只是一个光环围绕的大师,而更是成了一个同辈的朋友,不再是“季老”,而是“老季”。这距离是那么的近,喜怒哀乐,犹在眼前。

——年轻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共7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绘画:吴冠中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83041
开本 32开
页数 15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130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5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5
140
1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