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精神现象学讲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以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经典原著,《精神现象学》涵括的内容与涉及的历史都极其广大,以意识教化与精神发腱的形式展示出西方文化各层面上的核心问题与关键结构,对哲学爱好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却又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庄振华著的《精神现象学讲读》以原著的章节结构为框架,按照课堂讲解的形式,以意识与精神在各层面的实质为主轴,通俗而简要地将这部著作中对当代生活富有启发的要素呈现出来,可作为青年学生和初学者的入门之阶。 作者简介 庄振华,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出版专著《黑格尔的历史观》(2013年),译有《论世界灵魂》(谢林著)、《德国观念论与当前幸千学的困境》(海德格尔著)等,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核心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序言 第二讲 导论 第三讲 感性确定性 第四讲 知觉 第五讲 知性 第六讲 自我意识 第七讲 理性 第八讲 精神 第九讲 宗教与绝对知识 参考文献 导语 庄振华著的《精神现象学讲读》在原著的十个主要部分(“序言”、“导论”及正文八章)中,依循黑格尔自己的思路进展和读者阅读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紧要关节,分别挑选出若干要点,围绕这些要点展开讲解。当然,这还远不足以全面呈现原著的思想。希望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深人考究这部书细部脉络的读者,可参看笔者不久即将出版的另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义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自然段为单位进行详尽的学术评注,将黑格尔原著置于问题史与影响史的双重视野下进行研究,探讨全书每一个部分的详细脉络与底蕴,以期呈现它与现代性之间既批判又交叠的深刻关联。 本书以课堂讲授的录音为底本整理而成,尽量保持讲解时的原貌,避免专业概念与思想源流方面的深入考证,以作为对《精神现象学》一书感兴趣的青年学生和初学者的入门之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精神现象学讲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庄振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9944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90 |
| CIP核字 | 2018238150 |
| 中图分类号 | B516.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6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